視頻標簽:寫作學寫故事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寫作學寫故事-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寫作學寫故事-重慶市育才中學校
筆尖上的魔術
—學寫故事
重慶育才中學 曾辰程
一、教學目標
1、初設人物形象,并將故事敘述完整。
2、發揮聯想和想象,豐富故事細節,寫出情節波瀾。 3、力求故事能給人以啟迪,引發讀者對于生活、生命的思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于設定人物形象,并使之與描寫相符。關注情節的完整性和波瀾起伏。難點在于讓故事值得玩味,也就是有深刻的意蘊。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看過魔術表演嗎?用一個詞形容。但在老師心中,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魔術,真正的魔術是—這個(展示一支筆),因為用這只筆可以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全新世界,今天我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筆尖上的魔術—學寫故事。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將創作融入筆尖,寫故事就像一個魔術,從無到有,妙趣橫生。 (二)人物
1.《西游記》引出人物。
我們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及其善于講故事的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四大名著:《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其中有一部神話故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黃口小兒都鐘愛異常,那就是—《西游記》。說到《西游記》你首先想到什么?
(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這些都是故事中的人物。 2.初定人物形象。
一個好故事在于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在創作之前作者就會對人物進行初步的設定。 孫悟空:善惡分明,勇敢正義,本領高強,堅定果斷。 豬八戒:好吃懶做,貪圖美色,性格憨厚,膽小怕事。 3.想象人物行為。
只有人物不能構成一個故事。人物是靜止的,為了讓他們“活”起來,我們需要設計一
些情節。先來一個簡單的情節:遇到美麗的女妖精。有多美麗,請看施耐庵的原文描寫:那女子冰肌藏玉骨。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半放海棠籠曉日,才開芍藥弄春晴。
豬八戒和孫悟空遇見這樣一位女妖怪會發生什么呢,請同學們發揮聯想和想象進行口頭描繪。待學生分享后進行原文展示。
那八戒見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動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亂語,叫道:“女菩薩,往那里去?手里提著是什么東西?”分明是個妖怪,他卻不能認得。
那女子連聲答應道:“長老,我這青罐里是香米飯,綠瓶里是炒面筋,特來此處無他故,因還誓愿要齋僧。”
八戒聞言,滿心歡喜,急抽身,就跑了個豬顛風,報與三藏道:“師父!吉人自有天報!師父餓了,教師兄去化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兒耍子去了。你看那不是個齋僧的來了?”
(外貌、動作、語言、神態描寫)
只見那行者自南山頂上,摘了幾個桃子,托著缽盂,一筋斗,點將回來。睜火眼金睛觀看,認得那女子是個妖精,放下缽盂,掣鐵棒,當頭就打。
(動作描寫)
為何對孫悟空只有動作描寫?因為作者對其人物形象設定是果斷沖動的特點。所以對他的描寫正與之相符。
由此可見,作者對人物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段,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但選擇哪一種描寫,如何描寫都要符合最初對人物的形象設定。
板書:人物—設定—多種描寫
設計意圖:讀者在描寫中去概括人物特點,而作者也許是恰恰相反的。創作者的心中應當是先有了人物的影子,再用描寫去豐富。寫故事要善于用多種描寫刻畫人物,更為重要的是,所有的刻畫一定要符合最初對人物的設定。 (三)情節
1.情節的完整性和起伏性。
有了這一個簡單的片段的刻畫,還不能構成一個故事。因為情節要完整,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部分。那我們把這個故事補充完整吧。 開端:西行取經過高山。 發展:妖魔作祟變女子。 高潮:悟空火眼破詭計。 結局:師徒四人續前行。
大家覺得這個故事精彩嗎?
(比較無趣,一看到開始就猜到結局了)我們需要給情節加點料,讓它一波三折。 開端:西行取經過高山。
經過:尸魔幻化女子、悟空火眼破詭計,尸魔二變為村婦、悟空揮棒取其行性命,唐僧卻不
辨人妖,反而責怪孫悟空恣意行兇,連傷母女兩命,違反戒律。尸魔三變為老翁,悟空再次識破。
高潮:唐僧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結局:師徒三人黑松林遇魔,唐僧、沙僧均被擒。八戒花果山尋回孫悟空,救出二人,繼續
西行之路。
這就是西游記中著名章節《三打白骨精》 板書:情節—完整—一波三折。 2.故事接龍。
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一個故事的開端,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故事接龍,一人接一句話,那一句話最好構成一個情節,呆會每個小組請一位同學總結整個小組的成果并在班級分享。
他/她走在每天都會經過的廣場上,看見廣場的正中央漂浮著一個紅色氣球,奇怪的是,周圍的人似乎都看不見這個氣球······
設計意圖:這個故事的開端可以給同學們充分的想象空間,以故事接龍的形式,連成一個完整的情節,盡量使之一波三折。 (四)意蘊 1.引出意蘊概念
同學們喜歡哪一個故事,這就涉及到了評價一個好故事的重要標準—意蘊。何為意蘊:文學作品里面滲透出來的理性內涵。 2. 展示學生作品。
意蘊可以包含哪些理性內涵呢?比如我們來看看27班一位同學作品。
別樣人生
作者:初2019級27班楊俊杰
開端:初遇其他人看不見的紅色氣球。
發展:走近發現氣球中的遙控器,按下可以快進人生。從此,每當遇到悲傷、痛苦、失敗的
經歷他都會快進而過。
高潮:時光飛逝,他因年老體衰入院,想要再次按鍵,卻無法奏效。原來,生命已到盡頭。
手中遙控器逐漸消失,曾逃過的一切苦難洶涌而來。
結局:他在痛苦與悔恨中緩緩閉上雙眼,朦朧中再次見到那個紅色氣球,飄在廣場上,等待
下一個擁有它的人。
意蘊:人生不應該只有輕松和快樂,酸甜苦辣百味雜陳,那才是生命真正的滋味。
這個故事告給予了我們生活的啟迪;比如法國作家都德用小弗郎士的雙眼見證了最后一課上法國人民對祖國真摯的情感;再比如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裝》中用大臣皇帝們的愚蠢、虛偽和小孩的善良、純真進行對比,為我們揭示了人性的弱點;還有魯迅《社戲》中那飄渺而又夢幻的水鄉美景,淳樸而又善良的鄉下人民,都如同涓涓細流一般滋養著讀者的生命。
所以,好故事可以啟迪生活,傳遞人情,挖掘人性,滋養生命。 板書:意蘊—深刻—打動人心
設計意圖:引導孩子從小組接龍的故事中去分析意蘊,并展示其他班同學的示范作品,最后列舉出教材中那些經典故事的理性內涵,由此得出,精彩的故事可以啟迪生活,傳遞人情,挖掘人性,滋養生命。只有深刻的意蘊才能打動人心。 (五)魔術
接下來就是同學們的魔術時間,拿起手中的筆。我們按照今天所學,首先完成人物設定,接著構造故事情節,寫下你的故事意蘊何在,最后別忘了給你的故事起一個動聽的名字。稍后請同學們分享。
設計意圖:在小組故事接龍的基礎上,完善人物的設定,深化故事的意蘊,形成最終的故事梗概。 (六)總結
課堂的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首故事歌,幫助同學們記住今天所學:創作故事并不難,人物描寫角度寬,情節完整起波瀾,聯想想象中間串,意蘊深刻讀者才能用心感。 五、板書設計
學
人物—設定—多種描寫 寫 情節—完整—一波三折 故 意蘊—深刻—打動人心 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