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學習抒情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yōu)質(zhì)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寫作訓練《學習抒情》華南理工大學附校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下冊學習抒情-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學 習 抒 情
——第二單元寫作訓練
一、教材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圍繞表達中心,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
七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jīng)學習并掌握各種表達方式。本單元是以祖國為主題,編選了四篇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表現(xiàn)了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人民熱愛祖國、發(fā)憤圖強的美好情操,這些作品內(nèi)容豐富,表現(xiàn)手法多樣。我們可以聯(lián)系所學課文,做到課內(nèi)學范例,課外善模仿。在教學過程中切記:1.抒情要自然真切,避免矯揉造作;2.感情要健康真摯,反對抒發(fā)低級的、頹廢的和庸俗的感情;3.方式要運用合理。在行文中要根據(jù)內(nèi)容的需要,恰當?shù)剡x擇采用直接抒情還是使用間接抒情。
另外:記敘文中應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文中的抒情就應是在充分記敘的基礎上有感而發(fā),切不可喧賓奪主。因此,將“啟發(fā)學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學習基本的抒情方法”作為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注意在穿插上下功夫,做到緊扣內(nèi)容、銜接自然,靈活、簡潔、適度地進行記敘中的抒情。
二、學情分析:
抒情,即表達情思,抒發(fā)情感。在寫作中,學生若能恰當?shù)厥惆l(fā)真情實感,定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文章主題。但是,現(xiàn)在的學生在寫作中要么存在情感單薄支撐不起主旨的問題,要么存在抒情過度情感不真實的問題,主要還在于不會選擇和運用恰當?shù)氖闱榉绞健R龑W生區(qū)分兩種抒情方式,并且能夠靈活自由、恰如其分地使用,應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三、教學目標:
1.結合本單元學習的課文,引導學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這兩種抒情方式; 2.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表達效果; 3.啟發(fā)學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學習基本的抒情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表達效果; 2.啟發(fā)學生把握好抒情的度,運用基本的抒情方法進行寫作。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素材:錄制微課《抒情的基本方式》,前置學習任務,由作業(yè)平臺發(fā)送給學生,通過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將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細化;推薦人民日報文章
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別再“藍瘦,香菇”了!看古人怎么抒情》;
2.學生:提前一天完成作業(yè)平臺上有關“抒情方式”的學習:觀看微課、獲取理論常識,完成基礎練習題,了解經(jīng)典抒情古詩詞。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技術支持: 微課錄制與分享、視頻分享、作業(yè)平臺自動批改并形成學習報告,老師根據(jù)學習報告推送個性化題目)
1.錄制微課《抒情的基本方式》,前置學習任務,由作業(yè)平臺發(fā)送給學生,通過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將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細化;
2.推薦人民日報文章《別再“藍瘦,香菇”了!看古人怎么抒情》; 3.共享《朗讀者》中《奶奶的星星》朗誦視頻。
【微課內(nèi)容如下】:結合實例講解知識點:
1. 直接抒情:直接抒發(fā)作者內(nèi)心情感的手法。作者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在感情達到熾熱的程度時,便打開心扉直截了當?shù)匕褍?nèi)心強烈的感情抒發(fā)、傾吐出來。它表現(xiàn)在記敘文中有時是一個語段,有時是單獨存在的自然段。如: (1) 直抒胸臆,如:光未然的《黃河頌》中直接抒發(fā)對黃河的贊美之情: “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xiàn)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xiàn)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又堅強!” (2) 運用修辭,如:
①“終于自由啦!終于自由啦!感謝全能的上帝,我們終于自由啦!”(反復) ②“土地,原野,我的家鄉(xiāng),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 呼告)
③“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自己的地方嗎?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干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 (反問)
④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向前去。(比喻、排比) 【結論】:抒情三忌:“假”、“濫”、“空” 2.間接抒情:間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滲透在敘述、描寫、議論中,感情同寫人、敘事、寫景、狀物融合在一起,這種感情的抒發(fā)是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的。它的呈現(xiàn)形態(tài)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為一體,可表述為:融情于事、借景抒情、托物言情。 (1)借景抒情,如:
《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末兩句以飛轉流動之勢,襯托閑淡寧靜之景,可謂詩中有畫,景中寄情: 【結論】:技巧——細描景物;貼合情感。 (2)借事抒情,如:《爸爸的花兒落了》運用插敘的方法,回憶了有關爸爸的很多事:
①.昨天,爸爸在醫(yī)院與我的對話②.六年前,爸爸用雞毛撣子打我,逼我去上學,后來又給我送花夾襖和銅板。
③.爸爸一下班就澆花,爸爸喜歡種花。④.爸爸讓我獨自寄錢給在日本讀書的陳叔叔。,可不能遲到!” 【結論】:技巧——細敘情節(jié);貼合情感。 (3)借物抒情,如::《貝殼》 “為了這樣一個短暫和細小的生命,為了這樣一個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蒼給它制作出來的居所卻是多精致、多仔細、
多么地一絲不茍啊!請讓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嘆的東西來吧。” 【結論】:技巧——細繪事物;貼合情感。
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二)課中:(技術支持: 智慧課堂師生同屏美文分享人民日報文章《別再“藍瘦,香菇”了!看古人怎么抒情》、 PPT)
1.導入新課:由網(wǎng)絡熱詞“2333”、“嚇死寶寶了”、“猴賽雷”、“藍瘦香菇”引出<《廣
州市中考作文分項分等評分表》 (1)抒情要自然真切 (2)感情要健康真摯
廣州市中考“作文分項分等評分表”
2.抒情的方式與技巧: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善用修辭) 間接抒情:景、物、事 (2)抒情技巧:分析古詩詞中的抒情技巧
項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內(nèi)容 (30分) 切合題意 中心突出 內(nèi)容充實 情感真摯 符合題意 中心明確 內(nèi)容較充實 情感真實 基本符合題意 中心基本明確 內(nèi)容單薄 情感基本真實 偏離題意 中心不明確 內(nèi)容空泛 情感不真實
語言 (20分)
語言準確、 流暢、生動 語言準確、通順 語言基本通順
語言不通順, 語病多
結構
(6分)
結構嚴謹、 條理清晰 結構完整、 條理較清晰 結構基本完整、
條理基本清晰
結構不完整、 條理不清晰
文面 (4分)
卷面整潔、 字體工整 卷面較整潔、 字體端正 卷面基本整潔、 字體清楚
卷面難辨不整潔、
字跡
(1)抒情方式:微課回顧
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總結抒情技巧:借景抒情、細節(jié)寫情、比喻傳情、意象含情、對比融情、雙關見情、夸張寓情、通感移情
3.寫作:完成《記憶中的母校》4個片段
通過智慧課堂“互動”功能實現(xiàn)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邀請組長上臺展示本組作品時,讓學生點評所用的抒情方式及具體化技巧,教師加以適當補充:(技術支持: 智慧課堂“互動”功能:拍照、點評)
《記憶中的母校》
如水,一點一點地從手中流逝的,是那六年的光陰;如風,拂過臉頰卻再也捕捉不到的,是那童年的記憶。榕樹、操場、親愛的老師,鈴聲、口哨、雨打屋檐“嗒嗒“的響,還有那一首熟悉的《森林狂想曲》,不可觸碰。它們都躺在我記憶的深處,一經(jīng)觸碰,便在心中翻滾。
再回首,母校的一草一木是那么熟悉。記憶最深處,是(1) (借景抒情)。它
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 如今想起來,一切都變得那么溫馨,那么美好!
再回首,還記得那天(寓情于事),我們(2)
。
忘不了啊,那一 (托物言情),(3)
。
記憶中的母校,多么溫暖、多么有趣。如果說童年是一片汪洋的大海,母校就是那記憶溫存
的岸邊,(4)如果說童年是 ,那么母校就是 ;如果說童年是 我親愛的母校啊,您就是 。
我是多想對您說一聲: 。
4.總結與作業(yè)布置(技術支持: 智慧課堂分享課件及班級空間“我的任務”功能) 完成《記憶中的母校》一文,并配樂朗誦,上傳音頻作業(yè)至班級作業(yè)平臺。
(三)課后:
1.針對學生通過作業(yè)平臺中所反饋的問題,分享《托物言志及借景抒情》一文; 2.班級空間展示優(yōu)秀朗讀作業(yè)。
視頻來源: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www.jixiangsibao.com
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關于會員| 移動設備| 購買本站VIP會員
本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共享上傳,除本站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和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據(jù),我們將在3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
Copyright© 2011-2021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 版權所有 by dedecms&zz 豫ICP備11000100號
工作時間: AM9:00-PM6:00 優(yōu)質(zhì)課網(wǎng)QQ客服:983228566 投稿信箱:983228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