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江蘇民歌,無錫景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少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江蘇民歌學唱《無錫景》貴州省 - 遵義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無錫景》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學唱《無錫景》,分析歌曲的旋律及歌詞特點。 2、了解方言演唱是民歌的一大特點。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江蘇民歌《無錫景》,能唱出江南民歌細膩、柔美的獨特韻味。 2、對比欣賞相同曲調,不同風格的《無錫景》,了解方言是民歌的一大特點,嘗試方言演唱歌曲。
3、有興趣參與歌詞創編的音樂活動,通過小組交流、討論、演唱等活動,培養學生熱愛我國優秀音樂文化、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 跟琴流暢的演唱歌曲,體驗方言的演唱 教學難點:唱出江南民歌細膩、柔美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好!在上課之前呢,我給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聽一聽呢?那我有個要求,你們聽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猜一猜這首歌曲是哪個地方的民歌?
演唱《摘菜調》
剛才我演唱的是一首我們遵義的民歌《摘菜調》,這首歌曲描述的是一位農家姑娘到自家菜園里摘菜時,見到茂盛的瓜菜,表露出的歡喜之情。里面呢有一些我們的方言演唱,像“幺妹”“海椒”等。
民歌是勞動人民反映生活,表達思想情感的一種形式。我國著名音樂家洗星海說過,民歌是中國音樂的組成部分,要了解中國音樂,就必須研究民歌。今天,我們就一起走入無錫,去品味江蘇民歌的獨特韻味 。
二、學唱新歌《無錫景》
下面我們完整的來欣賞一遍《無錫景》
(提出問題:(1)歌曲把我帶到了無錫哪些美麗的地方?(2)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呢?是細膩、婉轉的還是熱情爽朗的呢?)
1、感受歌曲:第一遍完整欣賞歌曲《無錫景》 (1)。歌曲把我們帶到了無錫哪些美麗的地方?(梅園、太湖、惠山、黿頭渚、天下第二泉等,同時還了解了無錫的特產:泥人、茶葉)。無錫不僅景色美,音樂更美。 (2)大家覺得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是細膩、婉轉的還是熱情的?(細膩、柔美) 2、唱歌曲
(1)師:《無錫景》是一首流傳十分廣泛的江蘇民間小調,俗稱《侉侉調》,歌曲介紹了無錫的歷史、風光和特產,用細膩、婉轉的旋律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贊美。
(2)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請同學們跟著第一段旋律,用“嚕”模唱。并觀察曲譜,分析歌譜中出現的音樂記號?
首先看到有很多的連音記號,說明旋律要唱得連貫流暢,如一條江南的小河,婉婉延延連綿不斷,符合江南的地域特點。
前倚音:這是民歌中非常常見的裝飾音,要唱得短而輕,這里的裝飾音最大的作用也是更體現了江南民歌的嬌柔甜美的韻味。
《無錫景》的旋律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江南韻味,一首好的、成功的歌曲,離不開詞曲的完美結合,那么歌詞又是怎樣體現江南韻味的呢?。
1、請同學朗讀這一段歌詞體會一下歌詞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生:有呀、么等襯詞 師:對了,這首歌在每句的停頓處,常用了一些襯詞:“呀、么”,你們知道這樣做的用意是什么嗎?
這樣做表現了親切、柔和的語調。你還能找出有特別的地方嗎? 生:勿、寫意、靠勒篤等等。 師:歌詞中采用了很多無錫的方言,因為這是無錫的老百姓自己傳唱出來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語化的歌詞唱起來更加親切。 2、跟著音樂,自主學唱歌曲。
3、師生交換學唱第一段歌詞,大家注意到沒有歌詞中的“城、景、聽”上面對應幾個音?4個音,像這種一字用多個音來演唱的,我們把它稱為“一字多音”,唱出江南民歌細膩委婉的韻味。
4、完整的演唱歌曲第一二段。(提示:坐姿、呼吸、表情:口腔) 四:對比演唱。
1、 現在請同學們欣賞一下這位歌手的演唱,看看和我們學的《無錫景》有什么不同?(旋律相同,歌詞不同,用方言演唱)
這首歌是解放之前、最早最正宗的《無錫景》,用的是方言演唱的,江蘇有三大方言,這是江蘇著名的方言“吳方言,人稱“吳儂軟語”為什么呢?因為她的發音很柔美,嗲嗲的,而我們今天學唱的這首歌曲是解放以后重新填寫的,基本上都用普通話演唱。
接下來我們來體驗模仿一下這種方言。 出示幻燈片
我把一些字音譯了下來,我們一起面帶微笑,帶著細膩柔美的感覺來試著朗讀一下這段歌詞。
同學們朗讀得真好呀,現在有一分鐘的時間請同學們自己加上旋律來試一試。 坐正,坐直,氣息要保持。我們第一段歌詞唱給誰聽的,唱給諸公聽,我們要唱給每一位同學聽,要唱得抒情婉轉,同學們的面部表情稍有點嚴肅,我們要放輕松的來演唱。
教師彈唱(學生用方言來演唱)
同學們唱的很好,唱出了江南小調婉轉、細膩的感覺。
五:嘗試創作。
一曲無錫景唱出了無錫人對家鄉的熱愛,今天我們也來充當小小詞作家,借用無錫景的旋律來唱唱我們的家鄉《遵義景》。(可介紹遵義的紅色文化、紅軍山、鳳凰山、遵義會議、天氣(冬暖夏涼),國酒茅臺等等)。 2、同學們想不想聽我創編的歌詞呢: 《遵義景》
遵義撈沙巷呀,遠近皆聞名,里面美食數也數不清呀,炸洋芋、小豆腐,還有那羊肉粉呀,請你來嘗一嘗,嘗一嘗遵義味呀。 3、請開始你們的創作吧。
4、展示學生作品,并一起來唱一唱。 5、老師評價。 六、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演唱了江蘇民歌——無錫景。學習民歌就是弘揚民族文化,魯迅先生說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同學們課后多多去接近和了解民間歌曲、民間音樂,領略其中無窮的魅力。 教學反思:
《無錫景》是一首江蘇民歌,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歡流行音樂。他們對民歌是排斥的,總覺得是土氣的東西,不愿意接受學習。針對這種現象,我就用我們遵義本地的民歌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去聆聽去感受,我們本地也有這么好聽的音樂,慢慢去接受。在方言體驗環節,我把那些“吳”方言全部用拼音加文字音譯了下來,降低了難度,同學們樂于感受體驗,覺得是很好玩的事情。總體效果還是不錯的。
接下來的歌詞創編環節,我讓同學們創編關于遵義的歌詞《遵義景》,又把學習的《無錫景》的旋律,借用到我們的歌詞當中,讓同學們知道我們不是學唱而已,還能運用到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生活中來。激發同學們愛國,愛家鄉的思想情感。
當然本課中,還有很多不足,上課時還是有些不自信,緊張。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多多向右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多多鍛煉自己,在音樂課的教學中快速成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