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京腔昆韻,這一封書信,來得巧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京腔昆韻》第一課時《這一封書信來得巧》遼寧省 - 大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這一封書信來得巧》教學設計
楊曉宏
教材分析
《這一封書信來得巧》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京腔昆韻》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首戲曲的選段來自京劇傳統戲《定軍山》,前為西皮流水后為西皮散板,屬于京劇行當中老生的唱腔,旋律明朗、流暢,情緒堅定歡快。
教學理念
為體現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起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 使得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都充滿和諧,老師和學生成為互相信賴的朋友, 積極構建快樂、自信、和諧、高效的課堂,努力培養學生人文底蘊、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
學情分析
本節課教授對象是八年級學生,此階段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初步鑒賞音樂的能力,學生的參與意識強,好奇心重,對新知識和事物的探究欲望濃,學生的人文底蘊、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有待于在課堂教學中予以重視,科學引導,重點培養。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京劇國粹藝術,學生增強熱愛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具有民族自豪感。 過程與方法:學生作為唱、念、做的主體,參與學唱、欣賞、演繹等音樂實踐活動,在體驗、
模仿、創造中,感受京劇的藝術魅力。
知識與技能:唱好《這一封書信來得巧》唱段,模仿老生基本身段神韻,聲腔韻味,了解京劇
尖字、團字的唱法、鑼鼓經慢長錘。
教學重難點
重 點:能模仿、唱做老生行當的唱腔韻味和身段動作。
難 點:學唱《這一封書信來得巧》片段,唱好;學做老生身段動作,做好;實踐慢長錘,奏好。
教學用具
Focuscy多媒體課件、白髯、扇子、大鑼、小鑼、鐃鈸、雙響筒。
一、組織教學
師: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做。
(學生隨《京劇鑼鼓》伴奏走臺步:女生兩手掐腰,右手山膀進教室;站好后雙手抱拳。)
二、進入情境
1.教師隨伴奏演唱《貴妃醉酒》片段
師:(手勢示意請坐),歡迎同學們來到京劇的世界,伴隨《京劇鑼鼓》邁著臺步開啟今
天美輪美奐的梨園之行,首先我給大家唱一段(切換播放《貴妃醉酒》伴奏),你們聽!(教師演唱)。
謝謝你們的掌聲,我會更努力的。其實京劇“叫好”也是一種文化,表演到精彩之處,不論什么場合,不論悲歡離合都可大聲喊,“呵!好!”,咱們也學習戲迷叫個好吧?聲音揚起來!
生:呵!好!
師:嘿,真有戲迷的意思!。你們知道剛才老師演繹的是京劇的哪個唱段?
生:(略)。
師:才女!這是《貴妃醉酒》中《海島冰輪初轉騰》的唱段。運用細膩連綿的二黃唱腔,
演繹楊貴妃的形象。她是生、旦、凈、丑四大行當中的什么行當? 生:旦。
師:具體說是花衫,花旦、青衣、武旦的綜合體,(出示圖片)如:《霸王別姬》中身穿魚
鱗甲和披風的虞姬、《四郎探母》中穿旗服的鐵鏡公主。
(設計意圖:利用教師的演唱更有現場感,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三、新課學習
1.出示老生的圖片
師:你們看,這又是什么行當? 生:老生。
師:有才氣,你們怎么判斷出來的? 生:有胡子。
師:嗯,有道理。老生又叫須生、胡子生,擅長武打是武老生。穿長靠的武老生經常使用
武器,武器稱為“把”,所以圖片中老將是“靠把老生”。
師:我們來看一段老生的表演,觀察這位靠把老生是什么職業?有哪些動作吸引了你? (播放《這一封書信來得巧》視頻) 生:將軍。
師: 你很有創見,將軍是什么表情和神態? 生: 英姿颯爽、嚴肅……
師:你為我們表現一下?太棒了。
看老師怎么表現的。跟老師一起模仿一下(一起做),立腰、挑眉、瞪眼,現在大家表情很豐富哈,特別是……(點擊課件)
2.學生學做動作
(1)教師用唱教授分解動作
師:剛才視頻中的老生有哪些動作吸引你?老師喜歡“刀出鞘”,你們喜歡哪個? 生:(1-2個學生) 師:你很善于觀察。 第一遍:
師:京劇中的動作講究畫圓兒,你看“你我他”、“聽根苗”。全體起立,跟老師一起
感受一下。
教師說“倉七臺七”教老生步(膝蓋繃直,腳尖向外勾,腳后跟蹬,另一只腳跟上,再換腳)→ 提示學生站姿子午向,兩手握拳于胯側,架出圓兒→ 邊唱邊指導做動作 → 做整套動作。 第二遍:
師:不錯不錯,你們有悟性,再做一遍加上精氣神兒。(提示精氣神兒、立腰、挑眉、
瞪眼)?茨男┩瑢W做得好。(隨時糾正做得不準確的動作) (2) 隨音樂做動作。 第三遍:
師:你很有天賦耶!剛才大家做得有板有眼,這一次咱們把動作再放大放開,肘部架起,
隨音樂把將軍的英姿颯爽氣概展現出來,眼神隨手走。
(播放《這一封書信來得巧》音頻,可以找1-2個表現突出的孩子到前面做并指導,盡
力做到規范)。
(設計意圖:教師以耳濡目染的反復滲透,讓學生多感受,全體動起來。了解京劇的相關內容是讓學生更加清晰學習的重點。)
3.了解唱段故事梗概
師:請坐,同學們這精氣神兒,太棒了!把這位老將軍的氣概表現得虎虎生風。他就是三國演義中蜀漢名將黃忠,是京劇傳統老戲《定軍山》中的主要人物,(點擊背景音樂配圖片講故事)《定軍山》,也稱《一戰成功》,三國時魏蜀交戰,曹操派大將張郃攻打葭萌關,被黃忠打敗。張郃逃到定軍山,投奔夏侯淵,準備共同對敵。(點擊)兩軍交戰中,夏侯淵把黃忠的部將擒去,而黃忠也生擒了夏侯淵的侄子。正當焦灼之時,黃忠收到夏侯淵的信要互換人質,給黃忠提供絕好機會,并設計斬殺夏侯淵,奪取了定軍山。收到信時,他喜形于色地演唱了一段動員令《這一封書信來得巧》。(點擊出示標題)
4. 學唱《這一封書信來得巧》西皮流水片段。
師: 此唱段運用了與《貴妃醉酒》的二黃腔不同的西皮唱腔,有板無眼的流水板1/4拍,
把黃忠喜悅、鼓舞將士上戰場的英氣表現得淋漓盡致。下面讓我們感受京劇唱腔的韻味。
(1)聽唱詞(先出示無拼音的唱詞)
師:聽一聽唱詞中與普通話發音不同的字有哪些?請記下來。(播放音頻) 生:(略)
師:你很細心!(學生找出一個字,其他學生隨之齊說) (2)說唱詞
師:京劇因為方言影響,有尖團字,要求字正腔圓。舌尖發音- 尖字,卷舌發音- 團字。
老師給你們總結一下。
(出示拼音唱詞,教師領讀一遍尖、團字 → 注意休止符用捻指,做好后學生完整齊讀一遍)。
你們念得真專業呀! (3) 學唱西皮流水:“這一封書信來得巧......頭通鼓,戰飯造,二通鼓,緊戰袍,三通鼓,
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
第一遍:學生隨原唱小聲哼唱后,教師糾錯及示范演唱難點,以此達到所要求的效果。
(“這一封書信來得巧”起唱第一句,指導唱出韻味)
第二遍:同學們 “基本能哼唱下來,我們這遍能不能放開聲音演唱?”老生用真聲,
高音區用假聲, 隨原唱大聲唱,再次糾正并處理唱段 。(“三通鼓把刀出鞘”指導韻味)
第三遍:再唱一遍,但加上角色神態。
第四遍:加動作演唱并糾正動作。(“三軍與爺歸營號”注意甩腔) 第五遍:完整唱做。
四、音樂拓展實踐活動
1.練習慢長錘開場。
師:這個同學唱得字正腔圓,做的有板有眼。你們聽到了嗎?京劇中除了唱還有什么? 生:伴奏。
師:伴奏不可缺少,京劇中打擊樂器的伴奏稱為鑼鼓經,我為大家表演一個鑼鼓經,(邊
讀邊走老生臺步,鼓勵學生“叫好”)專門表現人物穩步進場叫慢長錘(出示鑼鼓經文字譜及樂隊圖片)。
4/4 大 臺 ││:倉 七 臺 七 :││倉 七 臺七 臺│倉大大┃┃ 板 小 大 鐃
鼓 鑼 鑼 鈸
(學生讀一遍文字譜→講解每個字代表一個打擊樂器,板鼓用音色相似的雙響筒高音部代替,教授各樂器演奏方法后,并分別讓一名學生操作,先試著打一打,教師糾正演奏動作,注意樂器音色,學生再參與演奏,其他學生幫助讀節奏 → 邀請學生到前面用雙響筒、大鑼、鐃鈸、小鑼合作演奏慢長錘,其他學生齊讀。)(注意教師的手勢、學生演奏教師不說節奏)
師:漂亮!為他們叫個好!
2. 師生共同完整演繹《這一封書信來得巧》
師:哪位同學到前面表演黃忠?這位男生,我為他稍作打扮,(一名學生到前面打扮成
“黃忠”戴白三)。伴著鑼鼓經,讓這位黃忠老將軍帶領大家一起表演,全體起立,黃忠老將軍們準備好了嗎?樂隊準備好了嗎?請欣賞傳統京劇《定軍山》選段《這一封書信來得巧》……(全部動起來,邊唱邊做動作完整演繹)。
(設計意圖:在學生熟練掌握戲曲旋律之后,加入學生實踐活動,全體參與,完整生成,檢驗本課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更深刻的體驗京劇的表演形式,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對學生在后續學習戲曲的內容中埋下伏筆,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探究與渴望)。
五、教師小結并寄語
(唱罷直接播放視頻,激發傳承、傳播之心)
師:(視頻最后)京劇藝術需要我們傳播和傳承,老師送給你們一首詩:“京劇京腔國粹寶,中華子孫齊叫好,堪稱國粹臻完美,一起說,文化傳承不可少!”京劇國粹,當之無愧,這節課黃忠老將軍的英姿颯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再次伴隨鑼鼓經拿出黃忠老將軍的風姿走出教室,來(動作架起),同學們再見。úシ拧毒﹦¤尮摹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