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無錫景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七年級(下)《無錫景》浙江省 - 溫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無錫景》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課題 人音版七年級(下) 《無錫景》 授課人
瑞安市上望中
學 李佳佳
授課類型 民歌欣賞課 課時 1課時 教具設備
多媒體、投影儀、課件、
紗巾
教材分析
《無錫景》是一首江南民歌,其旋律曲折婉轉、清麗流暢、優美
動聽,屬于典型的江南小調。該曲具有分節歌的特點,歌詞描述了無錫的歷史名勝和風土人情。 歌曲為五聲宮調式。
學情分析 知識與技能方面:七年級的學生對民歌已有一定的認識,知道民歌的分類。對旋律也有一定的把握能力,旋律的進行方式也都有學過。
情感方面: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只要正確引導,他們對音樂會有自己理解。但是在表達方面還是有些羞澀,需要鼓勵。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聆聽學習江蘇民歌《無錫景》,江南小調的音樂特點,增強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認識和喜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聽、看、唱以及律動、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感受江
南小調的獨特韻味。
3知識與技能:①初步了解小調音樂特征。
②能用歌聲表現歌曲的基本風格和情感。
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江南小調的獨特韻味。 教學難點:能用方言演唱出歌曲的韻味。
教 學 過 程
設計意圖
一、 導入
一、導入:
出示PPT 白居易《憶江南》配民族古典樂伴奏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師:這是白居易的一首詩,抒發了對江南美好風光的無限懷念之情。今天,老師就帶你們走進這如畫的江南水鄉——江蘇的無錫。
白居易的《憶江南》師學生都很熟悉的一首詩。以情景導入,帶學生走進如畫的江南水鄉。
二、組織教學
聽無錫景、看無錫景 三、細品無錫景
二、組織教學
聽無錫景、看無錫景 (一)介紹無錫
師伴隨音樂介紹無錫風光
無錫,是江蘇省的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自古就是魚米之鄉,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瞧,有著名的太湖黿頭渚,每當在櫻花盛開的季節里,太湖邊真是美不勝收,還有著名的梅園,滿園開滿梅花是那真是一大奇觀那,還有歷史悠久的惠山古鎮依山伴水、天下第二泉等等,數不勝數,無錫山水結合,以水見長,被譽為“太湖明珠”,那無錫到底有怎樣的魅力呢?我們來聽一首江南民歌《無錫景》(板書)就知道了! (二)初聽歌曲
問題:①請同學們聽聽歌曲中贊美了哪些景點? ②歌曲的體裁是什么?
③歌曲的旋律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三)復聽歌曲
①旋律的進行
師:旋律是怎么進行的?如果你聽出來了,那就請伸出你的手像以前那樣跟著音樂來比劃旋律的走向。 (波浪型) ②畫旋律線
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把比劃的旋律線畫出來 ③旋律的特點
蜿蜒曲折、雋永悠長 ④分樂句
根據旋律線可以分為幾個樂句? 4個
三、細品無錫景 (一)學生視譜演唱
師: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用歌聲感受一下自己畫的旋律線。請看第一樂句,我們來試著唱一唱吧。(師鋼琴彈奏,生演唱)
(二)學生找出最能提現波浪起伏的音型
師:請同學們找找這個樂句里哪些音型最能體現波浪起伏。 生:
教師導語:你能在歌曲里找出同樣形態的音型嗎?
通過圖片的介紹和歌曲的聆聽,初步讓學生感受和熟悉歌曲旋律 用手跟著旋律的起伏律動,先感知波浪型的旋律,再畫出旋律線,體會蜿蜒曲折的旋律線條。
有了整體感知,再細細從旋律中感知江南小調的婉轉優美。
生:、、
師:請同學們邊唱邊用手感受旋律的走向。
師:旋律以級進的方式先上行再下行。那這些音型的地方,如果我們用紗巾來表達的話,應該用什么樣的動作呢?
(三)師生視譜接唱
師:你們表現的太棒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表現這美妙的旋律吧。老師圈出來的部分交給你們,
可以嗎?你們唱的時候也用你們剛剛編創的紗巾動作來為我們的唱增添色彩。 (四)中國民族五聲調式
唱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旋律是有哪些音組成? 宮 商 角 徵 羽
(五)師生對比唱——了解裝飾音
師:讓我們再回到第一樂句,同學們來唱一唱 A 生唱 B 師唱
師:我們唱的有什么不一樣。 生:更加好聽、婉轉
師:那是因為老師加了裝飾音。你可別小看了這兩個小小的裝飾音,江南小調的婉轉就體現在這些地方。 (六)跟鋼琴唱一唱
(七)歌曲中細找情感表達 你能在歌曲中找出江南人的哪些性格特征?小組之間互相哼唱討論一下。
如:“聽”害羞的 “細細那 道道末”細膩的性格 把你說的這種性格用動作來演示一下 同學們分析地非常仔細,也表達得很到位。
先內化,再生成。感知了江南小調旋律的
特點,再從中感知江南人的性格特征,并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四、感受吳儂軟語
五、拓展
六、總結歌曲特點和
小調的概
念
七、 品無錫景
四、感受吳儂軟語 水孕育了江南秀美的景致,更孕育了我們江南小調
的獨特韻味,接下來老師要送給大家一個特別的禮物,
它特別在哪里呢?
1、欣賞方言彈唱《無錫景》視頻
師:它特別在哪?
生:用方言演唱 師:對,是無錫方言,叫吳儂軟語,從字面上我們就
可以知道它有什么特點呢?
生:軟,柔 2、師范唱方言《無錫景》
3、生有節奏地跟讀歌詞
注意吳儂軟語的發音和特點,聲音的位置 4、稱詞
師:你覺得歌詞哪些地方讓你覺得非常有韻味?
生:呀、末......
師:是的,這些我們叫做襯詞,在我們民歌中經常用到,使歌曲更加連貫,更加能夠表達情感。 師:念的不過隱,我們把它唱出來吧 5、介紹吳儂軟語 軟、糯、甜、媚,細軟柔美的講話方式,皆為:“女子講來具有獨特的柔美靈秀之風,男子講來頗具儒雅倜儻之氣。” 6、 生用方言唱《無錫景》 五、拓展 分小組用紗巾編創動作,表現歌曲的韻味
六、總結歌曲特點和小調的概念 我們一起看了無錫景,聽了無錫景,也唱了無錫景,同學們能來說說歌曲《無錫景》都有什么樣的特點? 旋律——曲折婉轉 、優美抒情 調式——中國民族五聲調式
歌詞——吳儂軟語,多用襯詞
七、 品無錫景 1. 欣賞《秦淮景》 過渡語:無錫景,既是歌名又是曲牌名,2011年,由張
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中,插曲《秦淮景》即是作曲家陳其鋼根據《無錫景》為素材進行改編和填詞的,由影片中的“十三釵”用蘇州評彈的咬字方式演唱的,
盡展秦淮景藝妓的風情和影片的特色,成為影片中最受 通過欣賞和教師范唱,激發學生對吳儂軟語的學習興趣。
通過欣賞《秦淮景》,了解民歌在其他領域的運用及它
八、 總
結
板書設計
關注的歌曲,我們來聽聽。
(1)請同學們也來學一學江南女子柔美的動作。 2.欣賞交響樂《無錫景》
過渡語:《無錫景》還被用在了管弦樂曲中。作曲家鮑元愷改編的管弦樂作品《江南雨絲》,其中結合阿炳的《二泉映月》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江南小調《無錫景》。 八、 總結
一曲《無錫景》帶我們領略到江南錦繡風光,一首江南小調讓我們體會到江南獨特的韻味,俗話說得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歌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多去了解和學習我們中國的民歌,去領略其中無窮的魅力!現在就讓我們在優美的無錫景中結束我們的課堂
無錫景
的社會功能,激發學生今后對中國民歌的學習興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