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反比例函數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數數學活動-建設兵團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數數學活動-建設兵團 - 第八師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數
數學活動
1.活動目的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規劃新的課程體系時,規定“從小學到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強調通過學生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常要建立數學模型,運用數學方法,把實際問題轉化為純數學知識來解決,這是思維的創造性過程,是思維靈活變化的體現,數學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 2. 教材分析
函數是初中數學重要的概念,對函數的研究方法一脈相承。它們都是描述變化規律的數學模型,雖然變化規律各不相同,但都概括的出函數解析式;根據解析式,由自變量的值求出相應的函數值,通過列表表示這些自變量的值和函數值;然后把這些值對應的點在坐標系中表示出來;最后用平
2
滑的曲線把這些點順次連接起來,得到函數的圖像。由它們的圖像,同時結合其解析式,我們得到其圖像特征和性質:圖像的形狀、位置和變化規律等。這是學習每類具體函數式采用的相同研究方法,反比例函數也不例外。 3. 設計理念
數學即是科學技術的語言,又是科學技術的工具。反比例函數不僅在現實世界中具有眾多原型,而且在現實世界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本章有許多問題來源與物理學科,運用反比例函數知識加以解決,了解這些問題的物理背景是解決它們的前提。本章從原八年級下冊移至九年級下冊,主要考慮是學生必須熟悉物理背景,而相關的物理背景,學生在九年級物理課中才接觸。實際上,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從其他學科引入數學問題,然后運用數學加以解決始終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面。 4. 教學思路
活動一的目的是讓學生從反比例函數的角度,認識長方形的面積一定時,其長與寬成反比例關系,長(或寬)是寬(或長)的反比例函數。
活動二的內容仍然是“杠桿原理”。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情況下,動力是動力臂的反比例函數。從反比例函數的角度重新認識物理現象,加深對物理現象和反比例函數的認識。
5.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受面積為定值的矩形的長與寬與反比例函數的關系.
(2)通過活動建立反比例函數模型,解釋杠桿平衡原理.
活動重、難點 重點:兩個活動. 難點:第二個活動. 6. 教學過程
一、導學 1.活動導入
問題1:矩形的面積一定時,矩形的長和寬成什么關系? 問題2:如果把矩形的一個頂點固定,拖動這個固定頂點的對角頂點,拖動時必須保證矩形的面積不變,猜猜看,這個對角頂點的運動軌跡會是什么圖象呢?
二:活動過程
活動1探索矩形頂點的運動軌跡 1.活動指導
(1)活動內容:教材P19活動1:探索矩形頂點的運動軌跡.
(2)活動時間:10分鐘.
(3)活動方法:完成活動參考提綱.
4
(4)活動參考提綱:
①下表是10個面積相等的矩形的長與寬,請補齊表格.
②設∠A為這10個矩形的公共角,在下面的坐標系中畫出這10個矩形(假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是1 cm,矩形的長對應橫坐標,寬對應縱坐標),然后取∠A的10個對角的頂點,并把這10個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這條曲線是反比例函數圖象的一支嗎?為什么?(是,它是雙曲線的一支.)
③如圖,過y=k
x
的圖象上任意一點P作兩坐標軸的垂線段,則圖中矩形的面積S是定值嗎?是多少?(是,k)
第③題圖 第④題圖
④如圖,過y=kx
的圖象上任意一點P作某一坐標軸的垂
5
線段,則圖中三角形的面積為2
kS
.
2.自學:學生參考活動指導進行活動性學習. 3.學生活動
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組,依次以圖中網格的四個角處的格點為∠A的頂點,學生分別畫圖后,小組內互相交流.
4.活動小結:(1)把面積為定值的矩形的一個頂點固定,拖動這個固定頂點的對角頂點,這個對角頂點的運動軌跡是反比例函數圖象的一支.
(2)反比例函數的k的幾何意義.
活動2探索力與力到支點距離的關系
1.活動指導
(1)活動內容:教材P19活動2:探索力與力到支點距離的關系.
(2)活動時間:10分鐘.
(3)活動方法:完成活動參考提綱. (4)活動參考提綱:
①如圖,取一根長100 cm的勻質木桿,用細繩綁在木桿的中點O并將其吊起來.在中點O的左側距離中點O 25 cm處掛一個重9.8 N的物體,在中點O右側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向下拉,使木桿處于水平狀態.改變彈簧測力計與中點O的距離L(單位:cm),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單位:N)有
6
什么變化,并填寫下表:
②以L的數值為橫坐標,以F的數值為縱坐標建立直角坐標系,在坐標系內描出以上表中的數對為坐標的各點,用平滑曲線連接這些點;
③這條曲線是反比例函數圖象的一支嗎?為什么? 2.自學:學生參考活動指導進行活動性學習. 3.學生活動
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組,看學生是否能順利完成實驗,關注學生處理實驗誤差的能力.
學生4人一組分組實驗收集數據,然后各自完成后續活動任務后,小組內互相交流.
4.活動小結:彈簧秤的示數F與它到點O的距離L成反比.
三、課堂小結:
1.學生學習的自我評價: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有哪些不足?
2.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1)表現性評價:從學生回答問題,動手操作能力等
7
方面進行評價.
(2)紙筆評價:課堂評價檢測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