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東莞市,植物的生殖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東莞市初中生物優質課《植物的生殖》鄒榮靜(附課件+教學設計+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東莞市初中生物教學能手優質課《植物的生殖》麻涌鎮第一中學-鄒榮靜-課堂實錄
第一節 植物的生殖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 章節、課題名稱 |
第七單元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一節 植物的生殖 |
|||||||||
分冊(模塊) | 八年級下冊 | 授課時數 | 1課時 | ||||||||
作者姓名 | 鄒榮靜 | 所屬學校 | 東莞市麻涌鎮第一中學 | ||||||||
教學內容分析 | |||||||||||
生物的生殖、發育和遺傳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植物、動物和人類通過生殖發育體現了物種的延續和發展。由于植物的有性生殖和發育已在七年級上冊介紹過,所以,第一節從植物的有性生殖的復習引入,通過回顧種子植物的開花、傳粉、受精、結果等過程,引出有性生殖的概念。重點介紹植物的無性生殖及其應用,這部分內容反映出生物學知識是生產實踐的理論基礎。能過“課外實踐”欄目分別以薄荷和蟹爪為例介紹扦插和嫁接,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常見的草莓為例,介紹組織培養技術。 | |||||||||||
教學對象分析 |
教學對象分析 | ||||||||||
1.知識基礎 學生七年級已掌握了植物的開花、傳粉、受精、結果的過程,對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一定的了解。對植物的無性生殖有一定的了解,生活中常會種植一些花草樹木及青菜。 2.心理特點: 學生對植物的種植比較感興趣,動手嘗試為主,所以課前安排學生在教室陽臺種植一些植物,可以提高學習興趣。 |
|||||||||||
教學目標 | 教學目標 | ||||||||||
1.知識目標: 區別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 列舉常見的無性生殖現象。 說明嫁接和扦插成活的關鍵; 描述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與思考,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小組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比較兩大類生殖方式的特點,辨證地認識生命現象; 關注無性生殖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
|||||||||||
教學重點和難點 | |||||||||||
項 目 | 內 容 | 解 決 措 施 | |||||||||
教學重點 |
無性生殖的概念、特點和應用。 |
首先教師通過組織學生依據自主學習的提綱讓學生把握重點知識,在老師的演示、學生的展示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點撥指導。 | |||||||||
教學難點 |
1、掌握無性生殖的嫁接與扦插的操作; 2、理解影響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關鍵。 3、組織培養的原理; |
4、 用實物展示并操作講解 列表比較法 5、 親人體驗操作 |
|||||||||
教學策略 | 教學策略的簡要闡述 | ||||||||||
1、情境教學法: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創設情景引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嫁接與扦插; 2、直觀教學:課堂教師演示嫁接的兩種方式:枝接和芽接;學生展示扦插; 3、比較法:用“表格”比較兩種植物生殖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4、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結合:對于一些基礎的概念,由學生自主學習掌握, 并分組完成“觀察與思考”,培養合作意識。 |
|||||||||||
教學過程 |
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 ||||||||||
教學環節 | 教師的活動 | 學生的活動 | 設計意圖、依據 | ||||||||
一、自主學習 |
1、出示花的結構圖和傳粉、受精的過程圖解。 2、提出問題:什么是有性生殖的概念?有性生殖的優點是什么?舉例生活中見過有性生殖的例子。 3、引導學生回答問題。 |
1、自主填寫相關知識。 2、進行小組討論,什么是有性生殖的概念?有性生殖的優點是什么?舉例生活中見過有性生殖的例子。 3、小組組員進行搶答問題。 |
培養學生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習慣,培養他們小組間的競爭意識。 |
||||||||
二、【探究1 】:無性生殖中的嫁接與扦插 |
1、創設情景過度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中的嫁接和扦插。 周末A、B、C三人在王強家玩,王強家的黃皮樹上的黃皮剛好成熟。王強媽媽:“請你們吃黃皮,我家的黃皮又大又甜。”她們吃得津津有味。 A:我要把剩下的種子拿回家種在院子里,以后我也可以有這么好吃的黃皮了。 B: 我能借用一枝黃皮樹的枝條嗎?我回家就可以插在院子里,可能這樣會更好。 C: 不,我家有一棵很大棵的黃皮樹,但果實很酸,我能借用一枝黃皮樹的枝條嗎,這樣我可以接在我家那棵黃皮樹上. 3、教師展示枝接和芽接;引導學生總結: 嫁接分為 圖( ) 和圖( ) 。就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1和3作為 ),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2和4作為 )。
4、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展示扦插的操作。 |
1、 小組討論以上三位同學的做法和說法,說說她們分別利用了植物的哪種生殖方式?B和C的做法有什么共性?他們與A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結合課本P4-7,回答以下問題: (1)什么是無性生殖? (2)無性生殖的優點是什么? (3)嫁接成活的關鍵是什么? 3、學生通過觀察教師展示的枝接和芽接回答以上問題; 4、要使扦插成活率高,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請與小組成員說說,并在課本中畫出來。 5、一個學生展示扦插,其它同學認真觀察并提出問題。 |
1、 通過學生結合問題來自主學習課文,形成問題的正確答案,然后歸納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共同研討,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2、 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3、 聯系生活中的例子說說有哪些植物有 |
||||||||
三、【探究2 】探究植物的其它無性生殖方式 |
提出問題:1、請你說說還有哪些無性生殖方式? 2、 舉例說明它們用了植物的哪些器官來進行繁殖? 3、 組織培養的原理是什么? 4、 說說組織培養的概念、優點及在農業生產的運用。 |
閱讀課本P3和P5 并進行小組討論:1、請你說說還有哪些無性生殖方式? 2、舉例說明它們用了植物的哪些器官來進行繁殖? 4、 組織培養的原理是什么? 4、說說組織培養的概念、優點及在農業生產的運用。 |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精神,由小組長帶領組員討論。 | ||||||||
四、【小結與歸納】 |
教師![]() |
小組討論后進行回答 | 加深印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 ||||||||
五、練習 |
1、展出課堂檢測題目。 2、引導學生進行點評。 |
做題 學生之間相互糾錯 |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鞏固知識、應用知識。 |
||||||||
板書設計 | |||||||||||
第一節 植物的生殖 一、有性生殖: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長成一棵新的植株。 優點: 二、無性生殖:不需要由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 1、嫁接:枝接、芽接(接穗和砧木)保持接穗的性狀; 2、用葉、根、莖進行繁殖; 3、組織培養:無菌條件下 優點:抗病毒;周期短,繁殖量大;保持親本的優良特性。 |
|||||||||||
教學 特色 |
教學特色 | ||||||||||
本節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來闡述植物的有性生植和無性生殖。為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采取直觀操作的方法來演示嫁接和扦插,活躍課堂氣氛。善于拋出問題啟發學生去思考,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合作完成探究,增強了團結合作意識。舉生活中的例子,充分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生物學特色。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