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20課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湖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20課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湖北省 - 宜昌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第20課 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
一、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四個子目的內容:軍機處的設立、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和閉關鎖國政策。這四個子目之間關系密切。軍機處的設立、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閉關鎖國政策是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的根源。軍機處的設立、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閉關鎖國政策體現了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在君主專制統治下,貪腐之風在官場、軍隊蔓延,社會矛盾不斷加劇,社會危機重重。同時,社會矛盾日益尖銳,也使統治者認識到只有強化君主專制制度,才能鞏固其統治。閉關鎖國政策導致清朝脫離世界潮流,進一步導致了閉塞、停滯、倒退,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這些表明,清朝時君主專制統治極端強化。君權越來越尊,臣民愈來愈卑,這是君主專制演變的軌跡。
二、課標要求
1.通過軍機處的設置與文化專制措施,認識君主專制在清代的極端強化。
2.通過清朝中期以來的腐敗現象和閉關鎖國政策,了解中國開始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清朝設立軍機處、實施文字獄與文化專制基本知識及其產生的惡果;了解清朝官場的腐敗及其引發的社會危機;了解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過程和影響。 2.過程與方法
⑴充分利用課內外資源,通過分析、歸納,認識清朝軍機處的設立及其影響;收集有關清朝文字獄的故事,理解文化專制對清朝社會的影響,提高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過史料研讀、合作探究,理解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
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⑶多媒體課件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分析清朝強化君主集權的影響、清朝制造“文字獄”的影響等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清朝官場的腐敗、“閉關鎖國”政策后果的分析討論,培養學生擁護今天反腐及
一帶一路政策、珍惜改革開放成果的自覺性。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軍機處的設立、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
處理方法:利用課前故事導學,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歸納清初君主權力逐步加強的史實;通過討論、辯論認識軍機處設立的作用及影響;通過史料分析、圖片對比、歷史演繹等方式,使學生身臨其境,更深刻地體會清朝文化專制的可怕。
2.難點:閉關鎖國政策
處理方法:通過材料分析,引導學生逐層深入了解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實施、影響;引入當前“一帶一路”視頻,學生古今對比,從而加深閉關鎖國政策影響的認識,讓學生形成以史為鑒,關注時事,珍惜今天的信念。
五、學情
針對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形象思維比較發達,對理性的知識不太容易理解的特點,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注重使用生動的故事、形象的圖片等課堂表現形式,以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識。在掌握一定知識的基礎上,還應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使學生能夠通過分析、評價等方法,提高學生全面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六、教法學法
1.教法:
⑴問題引領式教學:使用環環相扣的歷史問題引領整個教學過程的開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質疑、思疑、解疑等能力,有利于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的培養等。
⑵啟發式教學、情境式教學、談話法教學等多種方式的運用。 2.學法:
⑴本課主要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解答,共同完成探究活動任務,對學生進行質疑精神和團隊精神的培養。
⑵通過對史料(文字或圖片)的分析,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七、教學過程
一、對話故事,激趣導入
查嗣庭案
相傳雍正年間,查嗣庭去江西做考官,他出了一道考題 “維民所止”。大意是說,(國家廣闊土地)都是百姓所棲息、居住的。然而就是這道題給查嗣庭帶來了飛來橫禍,很快他被押入獄,含冤死于獄中,家人也遭到流放。
導致查嗣庭含冤死于獄中的原因是什么?清朝的文字獄又是怎么回事呢?這一思想措施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設計思路】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感知清初文字獄的可怕,并激起進一步學習探究文字獄的想法。 二、對話文本,辨析真偽
⑴學生自主學習,找出下面故事中的錯誤。
我有“火眼金睛”
雍正8年,廣州軍機大臣上奏,天津人(八旗子弟)搶奪英商貨物,并致5名英國商人死亡。
翌日,雍正與議政王大臣會議商議,南書房擬諭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市民尋釁滋事但舉報有功,功過相抵,無罪釋放;英商妄議大清對外開放國策,死有余辜;其余英商杖200,貨物充公,逐出境。
⑵師生交流,初步了解書本基礎知識。
【設計思路】設置辨析真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書本基礎知識有初步認識,并能應用。 三、對話歷史,認識專制 1、軍機處的設立
⑴清初皇權是怎樣步步加強的? 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軍機處
【設計思路】圖片和內容逐層展示,讓學生對清初君主專制的逐步加強有更形象的認識。
⑵ 史料(圖片---軍機處一日日程)有人認為軍機大臣權力很大,有人認為他們沒有實權,你支持哪一種觀點,并說明理由。
【設計思路】通過軍機處一日日程,學生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軍機大臣的職責及皇帝權力的強化。
⑶動腦筋--對于設立軍機處的影響,你同意他們誰的說法,為什么?
①軍機處的設立,提高了辦事效率,有好處。
②設立軍機處,官員們什么都得聽皇帝的,他們的政治責任感和創造精神都沒有了,一點好處也沒有。
【設計思路】通過辯論,讓學生了解軍機處設立的影響,培養學生辯證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2、文字獄和文化專制政策 ⑴文字獄 ①史料解讀
你能找出下面語句招致冤獄的原因嗎? 一把心腸論濁清---胡中藻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徐駿 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 維民所止--- 查嗣庭
【設計思路】通過分析詩句,學生知道了文字獄的特點及其可怕后果,培養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
⑵文化專制政策
圖片及史料——四庫全書,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總結清朝文化專制的基本情況。
【設計思路】圖片對四庫全書的介紹,使學生認識到文化是為政權服務的。
⑶歷史穿越:你是生活在清朝的讀書人,對于你所處的生活環境談談你的感受。
【設計思路】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文字獄和文化專制對社會發展的禁錮及人性的壓制,為下一環節社會矛盾的加劇作鋪墊。
3、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 ⑴趣味小故事
乾隆一次對劉羅鍋很生氣,叫他去死,劉羅鍋說: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于是去死了。
過了一會兒,劉羅鍋渾身濕淋淋地回來。 乾隆:大膽,朕叫你去死,你居然敢不去? 劉羅鍋:我剛真去投河了,被一個人罵回來了。 乾隆:誰?
劉羅鍋:屈原,他說我是遇上了昏君才投河的,你遇到明君還來投河?!
乾隆樂了。
——你從故事中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初步認識清朝官場
的腐敗。
【設計思路】趣味故事過渡,一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通過對故事的挖掘,引出清朝官場的腐敗。
⑵和珅(抄家清單) 思考:從以上和珅材料中,你看到了怎樣的官場風氣?這樣的官場
風氣對社會造成了什么影響?有什么現實意義呢?
【設計思路】選擇和珅(抄家清單)圖片,對學生會形成震撼的沖擊,加強學生對清朝官場貪污腐敗的形象認識,結合今天反腐倡廉,使學生認識打擊官場腐敗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⑶圖片(民眾苦難)
觀察圖片,你看到了怎樣的百姓生活?
【設計思路】瀏覽(民眾苦難)圖片,加深學生對專制加強、官
場腐敗導致的貧富差距、民眾生活凄苦的認識。
⑷歸納:清朝社會矛盾加劇的原因、表現、影響? 原因 表現 影響 皇權強化 官場腐敗 社會危機 文化專制 民眾苦難 國力衰弱 四、對話史料,剖析國策 ⑴史料分析
閱讀材料,歸納清朝閉關鎖國的原因?
夷貨非衣食所需,可謂中國不缺耶。絕之則內外隔而構之釁無由生矣,夷雖欲窺伺我也,何可得哉!
——清·《海防纂要》卷七
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
所產茶葉、絲帛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 ——乾隆予給英王喬治二世敕喻
⑵清朝的閉關鎖國是徹底的“關閉國門”嗎?——弄清清朝閉關鎖國的舉措。
⑶史料分析
“閉關自守的中國,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閉在棺材中,不與外界接觸,一旦與新鮮空氣接觸,就立即腐爛。” ——馬克思 馬克思說的“新鮮空氣” 指的是什么?你又是如何看待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呢?——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
【設計思路】材料引導學生逐層深入的認識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表現、影響。
⑷對話今天,點燃激情 視頻——一帶一路宣傳片
【設計思路】學生在了解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的知識后,引入該視頻讓學生古今對比,加深對閉關鎖國政策不利影響的認識,并能以史為鑒,擁護一帶一路政策,實現歷史教學用歷史照亮未來的意圖。 五、對話時空,角色演繹
1733年,云南部分官員商議擬進行紀念鄭和下西洋慶祝活動。(皇帝、官員、百姓、英商如何看待該事件?)
【設計思路】歷史遐想,對學生學習的知識進行全方位的檢測,同時也能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觸發課堂生成。 六、課堂小結 圖表PPT
【設計思路】依據《歷史課程標準》和本課制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的本課小結,也可以作為提綱挈領的板書來使用。這樣設計,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有利于學生從總體上理解本課所學清朝君主專制的加
強,為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和歷史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
七、課程資源開發
1.課程資源 (1)相關書籍:人教版中國歷史教師教學用書、《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著)。
(2)相關網站:http://www.zxls.com http://www.baidu.com
八、設計得失
1.教學設計有兩大特點:一是注重問題引領,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二是注重史料教學方法的使用,注重對學生“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歷史學習方法的培養。
2.教學設計內容過多,容量太大,學生很難用一節課的時間完全掌握。還應該精簡環節,突出重點,進一步按照歷史課程標準制定的基本要求來設計教學活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