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清朝君主專制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山東省 - 威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通過探究清初皇帝的憂、雍正皇帝的喜,了解清朝為強化君主專制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
2、通過探究知識分子的怕、文化典籍的痛,了解清朝為強化君主專制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理解君主集權強化的利弊。
3、知道清中期以來的腐敗現象。
4、知道閉關鎖國政策,了解中國開始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學會以史為鑒,擁護今天改革開放政策,珍惜改革開放成果。
【學生行為】
知道與了解:簡要描述清朝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
理解與應用:理解并列舉出清朝加強君主集權的主要措施。概述設立軍機處和大興文字獄、文化專制的影響。了解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理解中國開始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
【評價目標】
1、通過課末課堂檢測題(選擇、填空),90%以上學生完成識記層面的學習任務。
2、通過材料解析題,80%以上學生完成理解和運用層面的學習任務。 3、通過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回答、討論的情況,80%以上學生達到過程性評價的“良”的水平。
【教學策略】
總體立意:將本節課放在整個清朝發展史的歷史大視野中,清朝曾經雄姿勃發、屹立于世,但隨著君主專制在清代的極端強化,官場上腐敗橫行,再加上“閉關鎖國”政策的實行,清朝逐漸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最終導致喪權辱國、山河破碎。因此,要讓國家發展壯大,堅持民主法治,堅持改革開放是必由之路。
【實施設計】
一個主線:清朝是如何通過強化君主集權鞏固統治,但因為這種制度弊端多多,嚴重阻礙社會發展,終致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
兩個選擇:君主專制、閉關鎖國與民主法治、改革開放
三個模塊:日漸強化的君權——日漸崩壞的社會——日漸衰微的清朝 四個問題:清初設立機構及作用;清朝強化君主集權在政治和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影響;極端強化的君主專制對清朝政治與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閉關鎖國”政策由來、進程及影響。
【方法設計】
錄制微課課前預習、課堂使用多媒體,出示圖片及史料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直觀、直接地感受歷史;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探討,提高學生參與度,同時培養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現場舉例、重現歷史事實等使學生更容易突破難點。
【課前準備】
1、學生自主復習以前學過的清朝的相關歷史。
2、學生搜集整理這一時期清朝社會現狀的相關史料,準備課堂交流。 3、教師制作《閉關鎖國》微課,用于學生課前預習。
【學習建議】
能夠借助微課自主解決基礎知識,并突破難點。課下自己搜集和整理相關資料。從圖片及歷史文獻中獲取知識等。通過和老師互動以及與學習伙伴合作,培養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檢測,能力提升,思想升華。
【具體課堂教學實施】
一、導入
采訪學生,現在比較流行穿越劇,假設你有穿越的條件,你會不會選擇穿越到清朝?理由是什么?
這是串聯本課的問題。
清朝確實曾經強大過,但是網絡、影視作品過分夸大了光鮮亮麗的一面,使學生不太能夠認識一個真實、全面、立體的清朝。
這一步只采訪那些愿意穿越的同學。
【設計意圖】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確實就如最初的感覺,對真正的
歷史知之甚少,對一些與歷史不符的影視作品涉獵較多。現狀是如今的影視作品對清朝史臆想、篡改之處頗多。為免學生被這些不實之處“遮望眼”,以“穿越”引起學生的興趣,每學習完一個板塊,都重回這個話題,讓學生時時身入并神入到學習的內容,以真真切切的體會,深刻理解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對整個清朝發展史產生的深遠影響。學完所有內容,再給學生選擇的機會,呼應開篇,渾然一體,也便于認識一個更全面、真實、立體的清朝。
二、學習新課 大屏幕打出學習目標。
1、探究清初皇帝的憂、雍正皇帝的喜,了解清朝為強化君主集權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
2、探究知識分子的怕、文化典籍的痛,了解清朝為強化君主集權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理解君主集權強化的利弊。
3、知道清朝中期以來的腐敗現象。
4、知道閉關鎖國政策,了解中國開始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學會以史為鑒,擁護今天改革開放政策,珍惜改革開放成果。
【設計意圖】簡單列舉出來,明確本節課的學習方向,因為學習目標有導向、啟動、激勵、凝聚、調控、制約等作用。明確的學習目標還對學生注意集中的強度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提高課堂目標的達成度。
(一)日漸強化的軍權
簡單復習前面學過的清朝建立的時間,遷都北京,建立起對全國統治的相關知識,過渡。
清朝建立了。但是大家要注意,清朝在建立之初,滿洲人口只有100萬,而需要統治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數有1億。咱們算算比例,多少?1:100。假設你就是當時的清朝統治者,你怕不怕這么多所謂的“異族”不服從你的統治?那就想招吧。清朝統治者究竟會采取怎樣的措施來化解這樣的統治危機呢?想不想知道?
看本課的標題。當時清朝統治者的主攻方向就是強化君主專制。
【設計意圖】針對下一目內容設計問題,使學生明白將要學習的新知識是什么,為什么要學習這個新知識,從而激起學生學習上的認知需要、學習動機并激發興趣,也使前后知識聯系緊密,加深了對本課重點知識的印象。同時這樣既發揮了教師“教”
的主導作用,也能發揮學生“學”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二者形成“合力”,以便順利完成本節課學習目標。
清朝君主集權的強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在清初統治者還是很有憂慮的。為什么呢? 1、清初皇帝的憂。 出示材料
清朝還保留著議政王大臣會議,“軍國大事,均于此決之。”“諸王大臣簽議既定,雖至尊無如之何。”
根據材料閱讀課本,回答:
1、對照材料找出清初皇帝憂在哪里?
2、為抑制滿洲貴族的一些權力,哪位皇帝時設置了什么機構?其職責是什么? 學生對照材料閱讀課本先自主解決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可以討論。 師生共同交流答案。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從史料中提取有用歷史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同時從學生的回答中提煉出清初皇帝的憂慮在這里: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太大,導致皇帝沒有絕對的權利來決定軍國大事。南書房設置后議政王大臣會議還在起著一定的作用。為了能轉憂為喜,他們又會怎么做呢?自然進入下一個問題。
2、雍正皇帝的喜。
(參考課本《相關史事》,并補充相關史料,對材料進行研讀,列表格整理。)
軍機處設置背景史料
軍機處為清代所獨創,對清代政治產生過廣泛深遠的影響。它的設立與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關系。它的組成比較簡單,不像內閣有正式衙門,有正式實任官,而是隨時簡派,不用時即發回原衙門。辦事人員少而精,不過三四十人,設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二職,有官無吏,無閑員。它所承辦的均為軍國大政,且有人事咨詢權。高級文武官員遇缺請旨升補,都由軍機大臣開單請旨。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詔、代發的作用,類似皇帝的秘書班子。軍機處地處內廷,直接聽命于皇
帝,隨時承旨,隨時草詔辦理,發出的詔旨不通過內閣,而是交兵部直接發出,保密性強,辦事效率高,成為皇帝加強統治的得力工具。
出示材料
材料一:唯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 ——雍正帝 材料二:軍機大臣“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
——清代史學家趙翼
根據材料閱讀課本,回答:
1、材料一當中的“一人治天下”,首先是哪位皇帝通過設置什么機構實現的? 2、材料二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3、對照課本我們找出軍機大臣的職責是什么? 4、你認為雍正帝喜在哪里?
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先自主解決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再討論。
在回答完第三問后播放視頻,形象感受皇權的至高無上,真正理解雍正帝究竟喜在哪里。
師生共同交流答案。
【設計意圖】通過層層設問,最終發現原來雍正帝喜在這里:軍機處的設置使君主集權進一步強化。用形象的說法,以視頻做輔助手段,使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味,符合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同時通過層層設問,步步引導,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學生參與論證結論,又體現了學生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
列表格歸納清朝不同時期機構的不同點 時期 主要中央機構 機構作用 中央權力歸屬 清初 議政王大臣會議
決定一切軍國大事
權力很大,皇權受到限制
康熙帝
南書房
為皇帝草擬諭旨處理奏章 皇權有所加強,議政王大臣
會議仍起作用
雍正帝 軍機處 輔助皇帝處理政務 軍政大權完全集中于皇帝
手中
清朝統治者從憂到喜的過程也就是中央權力日益歸于皇帝手中的過程。 老師指出:這是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
光在政治方面強化君主集權,皇帝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作為社會精英的知識分子,很愿意抨擊時政,因為他們最懂。清朝統治者又最不愿聽到有人說清朝這里不好,那里不好。輿論的力量是相當大的。所以清朝統治者還會從什么領域進行嚴密控制啊?要采取措施讓這些知識分子不敢越雷池一步。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先不忙著下結論我們先一起穿越一把,去清朝看看當時發生的一些事再做評論。
3、知識分子的怕
(運用歷史故事,展示歷史材料,提出歷史問題。) 展示學生搜集的有關文字獄和文化專制事例。 出示兩個場景
場景一:莊廷龍寫了一本明史稿,請人補寫了明崇禎時期及南明歷史。康熙時,有人揭發《明史》中有違禁內容,于是參與編撰、印刷、銷售的200多人被株連,其中70多人被殺。莊廷龍已死,他的尸體被挖出砍碎。
場景二:胡中藻是內閣學士,所作詩中有“一把心腸論濁清”之句,乾隆帝認為是他故意加“濁”字于清朝國號之上。結果他和族人被殺,禍及師友。
閱讀課本,回答:
1、人們把清朝時這些做法稱為什么? 2、興盛時期是哪三朝?
3、你認為當時的知識分子為什么會怕? 4、這種做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和學生一起分析上述兩個場景,得出感性認識。 學生講他課前搜集的相關的故事。 帶著學生再穿越回來,進行理性分析。
學生自主尋找答案,自己解決不了的再進行討論。
在分析大興文字獄時給學生提供背景材料,以便更深刻地理解當時文字獄盛行的原因。
清朝是一個實行“大滿族主義”、“滿族至上”政策的王朝,對民族關系產生了很大的破壞作用。清初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弭,尤其是漢族士大夫眷戀明朝,對鞏固清廷統治極為不利。為防范漢族人民的不滿和反抗,特別注意加強思想控制。
師生一起交流答案。
【設計意圖】精選具有代表性的場景,使學生對歷史現象有更加鮮活和豐富的認識,也能對相關的歷史現象有更加廣泛的認識。學生談自己的感受,鍛煉了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對文字獄有更深刻的認識。
為徹底清除漢族文化中對清朝這個少數民族政權的排斥,文化上又實行專制政策,造成無法抹去的傷痛。
4、文化典籍的痛 相關史事
材料一:清朝整理編纂書籍有《四庫全書》《清朝文獻通考》《古今圖書集成》《書目答詞》等等。
材料二:《四庫全書》不利于滿清統治的書籍都遭到了清理。《四庫全書》連《天工開物》、《軍器圖說》這些科技著作也被禁毀,《天工開物》直到近代才在日本和法國重見天日。
閱讀課本103頁第一段,回答: 文化典籍“痛”在哪里?
學生答完組織大規模整理文獻和編纂書籍活動后指出,這方面確實做出了一定貢獻,但是對一些文化典籍的篡改卻是對文化傳播造成了不小的傷痛。
引入地方史:榮成圖書館館藏《四庫全書》,里面就有對典籍的篡改。為有利于自己的統治,把岳飛《滿江紅》“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改成了“壯志饑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
【設計意圖】通過身邊的熟悉的事物進入歷史世界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從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件中挖掘歷史信息,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歷史便不再是遙遠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觸可摸的存在。
討論君權逐步強化的利與弊。
引出串聯本課的問題:學到這里,你還愿意穿越到清朝嗎? 引導學生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去看。
愿意的理由恰好是君權逐步強化的利,而不愿意的理由則是君權強化的弊。 因為弊端太明顯,老師最后總結:假設沒有十足的把握穿越成皇帝,老師也不建議你穿越回清朝,那確實是一個日漸崩壞的社會。
(二)日漸崩壞的社會
學生交流自己課前搜集的表現清朝中后期
閱讀課本103頁到104頁,分組討論社會日漸崩壞的原因、表現。 學生交流各自的觀點,并互相補充。 從以下四個方面了解: (1)官場腐敗 (2)軍備廢弛 (3)經濟衰退 (4)民不聊生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搜集整理材料,鍛煉自學能力。課堂交流,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凝聚團隊意識。
引出串聯本課的問題:生活如此困苦,你還愿意穿越到清朝嗎?
老師引領過渡:怕了?老師膽子大一點,盡管幾率比較小,假設真的能穿越成皇帝呢?是不是可以穩坐江山,帶領國家發展,領先世界?
但是,歷史上這個時期真實的清朝又是什么樣子?
(三)日漸衰微的清朝
課前在學校的信息化平臺上發布了微課《閉關鎖國政策》,學生對照上面的任務單進行預習。
課堂主要由學生進行講解。
大屏幕顯示,讓學生解釋閉關鎖國含義。 問:是完全禁止對外貿易嗎?
聯系以前的朝代,在對外交往方面,漢朝曾開通了絲綢之路,唐朝時與很多國家來往密切,中國在世界上有很高聲望,明朝時鄭和下西洋,聞名世界。清朝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
1、多方原因 出示材料
材料一 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國)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瓷器、絲綢等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體恤。
——1793年乾隆致英國國王書
材料二 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
材料三 順治初年,為了對付東南沿海及臺灣的抗清勢力,清政府實行海禁,“片板不準下海”。
根據材料,閱讀課本105頁第一段,回答實行閉關鎖國原因。 學生自主從材料里找出關鍵詞,對應相關原因。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提煉關鍵詞的能力。 2. 演化過程 學生自主學習歸納
3、深刻影響 出示材料 材料一
綜觀18世紀末19世紀初期的中國科學技術,就是這樣:在近代科學的園地里仍然是空白一片;在傳統科學的發展中,則由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斷……整個中國科學技術在封建專制主義的嚴重束縛下,走進了死胡同。在西方科學技術普遍繁榮的年代,中國科學技術卻陷入了停滯狀態,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來說,就不能不是一個極大的悲劇。
——《中西500年對比》
材料二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現在任何國家要發達起來,閉關自守都不可能。我們吃過這個苦頭,我們的老祖宗吃過這個苦頭。恐怕明朝成祖時候,鄭和下西洋還
算是開放的。以后清朝康乾時代,不能說是開放。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
——《鄧小平文選》
材料三
明朝以前,中國是當時世界上經濟、科學最發達的國家……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為止……中國年產鐵約兩萬噸,不及法國1/10,不及英國1/40。中國造船和航海業長期以來一直領先世界,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中國的科學技術,在明朝中后期與西方相比仍互有長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結合材料和課本內容,總結出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提示:從正反兩方面) 結束串聯本課的問題:當時的世界,正呈現出蓬勃的向上發展勢頭,清政府卻基本與世隔絕,你愿不愿意穿越到這個時期的清朝?
假設給你超能力,可以改變歷史,穿越成清朝的皇帝,你會怎么做? 老師總結:世界是開放的,任何國家要發展,都必須實行對外開放。 出示一帶一路圖
2013年,咱們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現在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加入進來。我們向全世界提供了最大的溝通、合作平臺,開放的中國正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