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新媒體新技術,創新互動課堂,一等獎課例,兒童詩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一等獎課例《兒童詩》—泡桐樹小學西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一等獎課例《兒童詩》—泡桐樹小學西區
附表1
2017年觀摩活動教學設計表
一、基本信息 | ||||||||
學校 | 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 | |||||||
課名 | 兒童組詩 | 教師姓名 | 珂藝滔 | |||||
學科(版本) | 北師大版 | 章節 | 九單元 | |||||
學時 | 一學時 | 年級 | 三年級 | |||||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吟誦古詩,感悟古詩大意,能夠吟誦和背誦古詩。理解兒童意象。 2、能力目標:初步具備自學古詩的能力;能通過學習鍛煉提高自己的吟誦能力、想象能力和觀察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吟誦,品味古詩,讀出古詩的畫面情感,感受兒童的不同意象。 |
||||||||
三、學習者分析 本班學生學習吟誦已經快兩年了,學生能拿到一首古詩自由吟誦,基本能通過聲音體會古詩文的涵義,對于古詩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可以放手讓學生嘗試自己學習。 |
||||||||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難點:1、初步具備自學古詩的能力 2、通過吟誦,品味古詩,讀出古詩畫面情感,理解兒童意象 解決措施:1、借助電子書包古詩文資源,學生自主學習,學會通過譯文理解古詩文字面含義; 2、通過古詩文吟誦品味古詩聲音的意義,再通過電子書包互評、交流更深入、準確理解兒童在不同古詩中的形象。 |
||||||||
五、教學設計 | ||||||||
教學環節 |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 教學內容 | 學生活動 | 媒體作用及分析 | |||
一、復習舊知,總結提升 | 0’25---7’27 | 復習所學兒童古詩;總結不同的兒童形象 |
1、 吟誦所學兒童 古詩; 2、 探索5首古詩 的異同之處 |
1、 各種形式吟誦 古詩; 2、 探索交流古詩 中的異同; 3、 電子書包分享 不同古詩中的兒童形象,并互評。 |
1、使用電子書包機選功能,力爭使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公平公正,調動每一位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且利于真正督促學生懂得復習鞏固舊知,便于教師真正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2、使用電子書包互評、交流,使學生更準確、深入地理解兒童在不同古詩中的兒童形象,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
|||
二、創設情境,導入學習《小兒垂釣》 | 7’28—8’28 | 情境教學,帶學生入情入境學習,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 營造《小兒垂釣》古詩美好氛圍;簡單介紹創作背景。 | 傾聽、感受 |
1、 使用電子白板 音頻、動畫功能,將學生帶入古詩學習環境,入情入境地學習新課,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2、 使用電子白板 屏幕遮擋功能,使學習重點突出,減少學習干擾因素,便于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 |
|||
三、整體感知,初讀覓趣 | 8’29—16’28 |
1、 讀 準字音,把握詩歌節奏; 2、 對 照譯文,理解詩意。 |
1、 齊誦古詩; 2、 機選抽生誦讀 古詩,并請同學評一評; 3、 齊誦古詩; 4、 提出質疑; 5、 學生利用電子 書包查找資源,合作學習,解決疑問; 6、 利用電子書包 互動題板檢查學生合作學習情況,學生互評學習; 7、 師生交流理解 古詩詩意; 8、 再次誦讀古詩。 |
1、 誦讀 2、 評價 3、 利用電子書包 查找資源,與同學合作學習; 4、 利用電子書包 理解古詩詩意; 5、 利用電子書包 互評交流; |
1、 利用電子書包 機選功能,檢查學生學習情況,便于老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為下一步學習做準備,并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 借助電子白板 勾畫筆功能,批注質疑,記錄生成學習情況,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益; 3、 借助電子書包 古詩文資源,理解古詩詩意,不僅快捷方便,為下一步學習奠定基礎,并鍛煉了孩子如何在信息化社會快速提取有效信息,自主學習; 4、 借助電子書包 互動題板批注功能、互評功能,加深學生對于古詩文詩意的理解; 5、借助電子白板放大功能,凸顯學習目標,便于學生學會從部首的角度理解古詩字意。 |
|||
四、細讀品趣 | 16’29---24’58 | 借助聲音讀出詩歌畫面情感;吟誦理解詩情畫意。 |
1、 吟唱詩歌一二 句,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兒?從哪里聽出來的? 2、 學生加動作吟 誦出專注的小兒形象; 3、 詩創設情境引 出學習詩歌三四句:有人來問路,你怎么辦呢? 4、 師生合作表演, 理解“遙”“路人”; 5、 師小結,理解這 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
1、 吟唱、傾聽、 思考; 2、 從聲音的角度 體會、分析詩情畫意; 3、 表演吟誦; 4、 評價 |
使用電子白板屏幕遮擋功能,明確學習目標,便于集中學生注意力; |
|||
五、總結 | 24’59---25’16 | 明確學習古詩的方法 | 師歸納總結學習《小兒垂釣》的方法 | 傾聽 | 使用電子白板再現功能,逐步向學生展示學習古詩的方法,有助于學生提高專注力,明確學習內容。 | |||
六、拓展學習《池上》 | 25’17---33’46 | 運用古詩學習方法,合作學習古詩 |
1、5分鐘,運用同樣的學習方法,同桌合作學習《池上》; 2、匯報檢測:(1)誦讀(2)評價(3)誰來給我們講講這首詩的意思?理解“浮萍”。(4)抽生吟唱(5)從他的吟唱聲中,你腦海里浮現了怎樣的畫面情感? 3、師小結聲音的意義,全變表演吟誦《池上》; 4、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娃? |
1、與同桌合作學習:討論、利用電子書包查找資源; 2、匯報:誦讀、評價、吟誦、從聲音角度分析古詩,體會詩情畫意; 3、加動作表演吟誦古詩,吟誦出兒童形象; |
1、借助電子白板倒計時功能,讓學生在有效時間內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2、使用電子書包古詩文資源進行自學,有助于鞏固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使用電子書包搶答功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公平公正選拔給學生展示機會; 4、使用電子白板再現功能,凸顯重點學習詞語,明確學習目標; 5、使用電子白板鏈接功能,形象生動展示“浮萍”圖片,有助于學習理解古詩字意。 |
|||
七、總結提升 | 33’47---36’13 | 復習所學古詩,了解兒童文化意象 |
1、 再讀《小兒垂 釣》、《池上》,吟誦出不同的兒童特點,吟誦出他們的可愛。 2、 師總結七首古 詩的兒童形象; 3、 孩子們發現了 嗎,這些兒童詩中,兒童的稱呼不同,在有點詩中叫? 4、 師總結兒童在 中國詩歌中的文化意象。 |
1、 有感情吟誦古 詩; 2、 傾聽、復習; 3、 思考發現規 律。 |
借助電子白板標紅功能、探照燈功能,凸顯學習重點,有助于學生發現規律,總結升華學習主題,加深對兒童詩的學習理解。 | |||
學校 | 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 | ||
課名 | 兒童組詩 | 教師 | 珂藝滔 |
學科 | 語文 | 年級 | 三年級 |
1.應用了哪種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 |||
使用一對一電子書包,學生能有效參與課堂,教師能及時掌握孩子當堂學習情況,提高了課堂效率: 1、 使用電子書包互評、交流,學生在學習中更準確、深入地理解兒童在不同古詩中的兒童形象,從后面學生對《小兒垂釣》、《池上》兒童形象的概括來看,這里的練習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 2、借助電子書包古詩文資源進行自學,理解古詩詩意,對于古詩的字面意思,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便輕輕松松明白了,為后面學生從聲音的角度理解詩情畫面的學習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信息化社會提取信息的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潛移默化的鍛煉、提升。 3、 借助電子書包互動題板批注功能、互評功能,學生對于古詩文詩意的理解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鞏固。 4、使用電子書包機選功能,學生更能感受到參與課堂機會的公平公正,隨時警惕自己被選中,從而認真學習,懂得復習鞏固舊知,學習的積極性也就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便于教師真正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為進一步教學做出適當決策。 5、使用電子書包搶答功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都希望參與其中。 電子白板的恰當使用,也為課堂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 借助電子白板勾畫筆功能,批注學生當堂課質疑,學生能按學習實際情況自主合作學習,解決疑難問題,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益。 2、 借助電子白板放大功能,凸顯學習目標,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此,積極思考,鞏固了從部首的角度理解古詩字意的方法。 3、 使用電子白板屏幕遮擋功能,遮蓋住了必要部分,不僅突出了學習重點,減少學習干擾因素,集中了學生學習注意力,還成功地引起學生探究學習新知的欲望。 4、 借助電子白板倒計時功能,學生在有效時間內合作學習,效果良好,教師也自如地把握了課堂節奏,課堂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5、 使用電子白板再現功能,逐步向學生展示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生跟著老師的思維一步步回想、總結學習方法,明確了下一步學習內容,效果良好。 6、借助電子白板標紅功能、探照燈功能,直接凸顯學習重點,學生很快發現了兒童這一形象在古詩中的規律,明白兒童在不同的古詩中的稱呼不同,但兒童文化意象是相同的,從而加深了對兒童詩的學習理解。 7、 使用電子白板音頻、動畫功能,將學生帶入古詩學習環境,入情入境地學習新課,學生似乎已是那垂釣小兒的同時代人物,從后來對古詩的精彩分析,可以看出,此處的引導很好地縮短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8、使用電子白板鏈接功能,形象生動展示“浮萍”圖片,學生生動形象地理解了“浮萍”這一離自己生活比較遠的詞的意思,為下文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
2.在教學活動應用新媒體新技術的關鍵事件(起止時間(如:5'20''-10'40''),時間3-8分鐘左右,每節課2-3段),引起了那些反思(如教學策略與方法的實施、教學重難點的解決、師生深層次互動,生成性的問題解決等)。 | |||
1、 4’50”-7’25”使用電子書包互評、交流功能,學生交流、互評自己認識的古詩中兒童的不同形象,為兒童詩----兒童文化意象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有利于本課教學重、難點的解決; 2、 10’48”-15’43”借助電子白板勾畫筆功能,批注學生當堂課質疑,學生能按學習實際情況自主合作學習-----借助電子書包古詩文資源,解決質疑;緊接著,教師借助電子書包互動題板批注功能、互評功能,檢查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情況,學生對于古詩文詩意的理解得到了鞏固、提升,課堂的生成性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更重要的是為后面教學重難點---具備古詩文自學能力;通過吟誦品味古詩,讀出詩情畫意,理解兒童意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
3.新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創新點及效果思考(教學組織創新、教學設計創新等)。 | |||
在理解古詩詩意環節,教師借助電子白板勾畫筆功能,批注學生當堂課質疑,學生能按學習實際情況自主合作學習-----借助電子書包古詩文資源,解決質疑;緊接著,教師借助電子書包互動題板批注功能、互評功能,檢查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情況,學生對于古詩文詩意的理解得到了鞏固、提升,課堂的生成性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每一位孩子對于古詩字面的意思輕輕松松就弄明白了,接下來從聲音的角度讀出詩情畫意,學生們更是精彩紛呈,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古詩,并吟出了自己所理解的古詩,可以說學生的古詩文自學能力以及通過吟誦品味古詩,讀出詩情畫意,理解兒童意象的重難點學習得到了很好的攻破、解決。 | |||
4.對新技術的教學適用性的思考及對其有關功能改進的建議或意見。 | |||
可以說,新技術應用對于讀中學習、讀中感悟的課堂來說,表面看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但是教師從學生本位出發,找出了提高課堂效率與有助于攻破本課學習重難點的技術應用也是有很大空間的。祝愿語文老師在閱讀課中能更深層次鉆研新技術新媒體的功用,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福澤每一位學生!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