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牛和鵝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獲獎課例《牛和鵝》泡桐樹小學西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獲獎課例《牛和鵝》泡桐樹小學西區
附表1
2017年觀摩活動教學設計表
一、基本信息 | ||||||||
學校 | 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 | |||||||
課名 | 《牛和鵝》 | 教師姓名 | 蔣毅 | |||||
學科(版本) | 語文(北師大版) | 章節 | 第十冊三單元 | |||||
學時 | 第二課時 | 年級 | 五年級 | |||||
二、教學目標 1、 1、從學生的質疑導入課文,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抓住重點語句解決所質疑的問題。 2、 2、探究學習金奎叔的話對我一生的影響,多角度理解我“記得”的原因。 3、 3、結合生活實際感悟本文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
||||||||
三、學習者分析 由于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五年級六班的學生,長期進行了“翻轉課堂”的訓練。具備以下特點:1、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對所學的文章,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式學習。2、口頭表達能力較強,能在充分自學的基礎,抓住關鍵語句,將觀點表達清晰。3、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4、熟悉電子書包的操作,能有效的運用電子設備為學習服務。5、對思辨性問題的思考有一定基礎,但思維訓練缺少路徑,思考邏輯性還不夠強。所以這節課希望能在充分發揮學生優勢的同時,進行充分的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思辨性思維。 |
||||||||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1、 在學生多角度個性化的發言中,通過電子書包投票功能及評價語激發學生興趣,并能準確地運用點播語多角度評價學生,讓發言更有效。 解決措施:通過電子書包投票及統計功能,將觀點不同的學生進行陣營的劃分。在陣營間引導學生展開思辨性思維訓練并展開討論。 2、 引導學生將文中所蘊含的哲理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解決措施:在學生充分的辯論后,通過電子書包所統計的數據,直觀的展示學生看待問題角度變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金奎叔的話,跳出文本中的事件理解對我人生的幫助。 |
||||||||
五、教學設計 | ||||||||
教學環節 |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 教學內容 | 學生活動 | 媒體作用及分析 | |||
一、回顧課文內容導入 | (0’0”- 1’20”) | 整體感知課文 | 通過電子書包的前測題(梳理文章意義段內容),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 引導學生從完整和簡潔兩方面展開對概括的評價,整體感知,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 運用電子書包系統,出示前測作業,幫助學生了解前測情況,建立概括的基礎 | |||
二、梳理課堂主問 | (1’21”- 3’35”) | 根據前測,梳理出課堂主問,作為本堂課的起點 | 通過電子書包系統出示學生質疑問題的統計情況,并引導學生將問題歸類梳理 |
在第一課時學習完成后,同學們還自主提出了一些想要探究學習的問題,將其中有價值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出示問題)圍繞著我們共同的問題展開討論! |
運用電子書包系統出示學生學習前測中的問題梳理情況,并在課堂上進行梳理 | |||
三、圍繞核心主問,展開多層次探究閱讀 |
(3’35”- 26’05”) |
探究文本、品詞析句、 培養思辨性思維 |
引導學生圍繞核心主問自主學習,展開三輪投票及辯論,培養學生的思辨性思維 |
1略讀1-7自然段,初次表明觀點,(運用電子書包投票功能,統計各種觀點人數,并在黑板上做出相應記錄) 2精讀1-7,品詞析句,觀點交鋒,再次修正觀點,進行第二次投票! |
運用電子書包系統出示學生兩次次投票的結果,直觀的展示出學生思維變化的過程 | |||
四、探究文章中心 | (26’06”- 35’25”) | 展示電子書包展示三次投票統計情況,激發學生在此深層思考 | 從文本的感悟,延伸到對生活的思考 |
帶著這個問題,再讀8-13自然段,并完成第三次投票 生談為什么“金奎叔只說了怎樣面對鵝,課文卻還寫了我以后對牛的態度,是不是多余了?” |
運用電子書包系統出示學生第三次投票的結果,直觀的展示出學生思維變化的過程 | |||
學校 | 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 | ||
課名 | 《牛和鵝》 | 教師 | 蔣毅 |
學科 | 語文 | 年級 | 五年級 |
1.應用了哪種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 |||
在本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我使用的新媒體是優學派電子書包作為教學平臺。在整節課的設計中,我使用了以下新技術:1、運用電子書包平臺,完成學生的學習前測,并統計自學成果,訓練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2、運用電子書包平臺的前測系統,梳理了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并提煉出課堂的主問。3、運用電子書包系統,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通過勾畫批注的形式外顯,進行了全班的交流和分享。4、運用電子書包系統的通票功能,進行了思維的交鋒。 | |||
2.在教學活動應用新媒體新技術的關鍵事件(起止時間(如:5'20''-10'40''),時間3-8分鐘左右,每節課2-3段),引起了那些反思(如教學策略與方法的實施、教學重難點的解決、師生深層次互動,生成性的問題解決等)。 | |||
1. (0’0”- 1’20”)運用電子書包系統,出示前測作業,幫助學生了解前測情況,建立概括的基礎。運用電子書包系統,出示前測作業,能直觀清晰得展示作業的完成情況。并幫助學生通過前測的思考,建立概括的基礎。 2. (1’21”- 3’35”)運用電子書包系統出示學生學習前測中的問題梳理情況,并在課堂上進行梳理。這樣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真實客觀的將學生的問題,作為新課的起點。 3. (3’35”- 26’05”)運用電子書包系統出示學生三次投票的結果,直觀的展示出學生思維變化的過程解決了傳統課堂中,無法記錄學生思維過程的問題。 |
|||
3.新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創新點及效果思考(教學組織創新、教學設計創新等)。 | |||
創新點:1、以學定教,基于前測客觀數據和質疑的教學設計。 2、運用電子書包系統的投票功能,改變傳統課堂的講授模式,學生在課堂中完成的是思維的交鋒、矛盾的消解、觀點的融合與統一。 效果很好,真正體現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成長過程。 |
|||
4.對新技術的教學適用性的思考及對其有關功能改進的建議或意見。 | |||
如果技術能支持每個學生個體勾畫批注的流程(將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的思維外顯出來),而不僅僅是最后展示出的結果就更好了。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