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窗前的氣球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九屆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例二年級語文上冊《窗前的氣球》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九屆交互式電子白板課例《窗前的氣球》
![]() |
||||||||
學校 | 杭州市勝利實驗學校 | |||||||
課名 | 《窗前的氣球》 | 教師姓名 | 董毅妮 | |||||
學科(版本) | 語文(人教版) | 章節 | 二年級上冊課文第22課 | |||||
學時 | 第一課時 | 年級 | 二年級 | |||||
二、教學目標 1.隨文認識“科、亞、拴、呆、始、猜、逗”等7個生字,會寫“病、床”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通過聯系上下文,借助圖畫閱讀、情境表演等方式理解“呆呆地、嘰嘰喳喳、指手畫腳”等詞語; 3.抓住科利亞的心情變化,感受小伙伴們對科利亞的關心,體會同學之間真摯美好的友情,并能朗讀好相關句子。 |
||||||||
三、學習者分析 《窗前的氣球》以科利亞的情感變化為線索,講述了科利亞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學用氣球給科利亞帶去問候的故事。文章語言動人、情節感人,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練習朗讀,進行人文熏陶的好教材。 本課處于二年級上冊教材的中間,識字、寫字和重點詞句的理解仍然是閱讀教學要承擔的重要任務。課文生字雖然不多,但長句子較多,學生朗讀上還存在一定困難。對主人公科利亞的情感變化學生通過讀課文容易理解,但要使學生與科利亞情感產生共鳴,就需要將文本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盡可能采用實物、圖畫、動作或語言描繪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觀察,引導他們思考。同時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興趣盎然的最佳狀態,引導學生感知生活,觀察事物,在愉悅的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在引導品讀課文中進一步體驗。 |
||||||||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1.神奇墨水引導學生運用看拼音、熟字加偏旁等方法自主識字。引導觀察關鍵部件“廠”、“疒”,利用白板副本拖動、HiTeach互動教學系統和ezVision視頻展臺的運用,讓學生會寫“病”這個生字; 2.利用白板隱藏、圖片展示、音頻播放、情景創設等方式讓學生抓住科利亞的心情變化,感受小伙伴們對科利亞的關心,體會同學之間真摯美好的友情,并能朗讀好相關長句子。 |
||||||||
五、教學設計 | ||||||||
教學環節 |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 教學內容 | 學生活動 | 媒體作用及分析 | |||
一、揭示課題,識科利亞 | 00’05”-03’00” |
1.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 2.認識生字“科、亞”,讀好“科利亞” 3.揭示課題,讀好課題 |
1.播放“科利亞”自我介紹錄音,引出“科利亞”,聯系生活教學生字“科、亞” |
1.聯系生活認識“科、亞”,讀好“科利亞” |
【錄音播放,活靈活現】 播放事先錄好的科利亞自我介紹的錄音,一下子將原本沉悶死板的課文插圖變活了,將科利亞帶到了課堂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同時科利亞的自我介紹也是一種范讀,為學生讀好“科利亞”做好鋪墊。 |
|||
2.揭示課題,指導朗讀課題 |
2.讀好課題 |
【拖拽功能,靈活可控】 在介紹課文主人公時,將“科利亞”的名字從人物背后拖出,在揭示課題時,將課題從紅氣球背后拖出,靈活容易操控,也吸引了孩子的目光。 |
||||||
二、初讀課文,讀好難句。 | 03’01”-11’00” |
1.認識并讀好“栓、猜”兩個生字 2.讀好長句和第四自然段,將全文讀通讀順 3.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
1.倒計時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
1.自由朗讀課文,難讀的句子和段落多讀幾遍 |
【啟動倒計時,積極主動】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時啟動倒計時。倒計時可隨時暫停,幫助老師更好把握上課進度,設計非常人性化。同時小朋友們看到倒計時,心里不免會多一份激動和緊迫感。在自由朗讀時,積極性高漲,教室里書聲瑯瑯。 |
|||
2.頁面縮放聚焦第四自然段,利用放大鏡,出示紅氣球實物重點指導“猜、栓”的認識 |
2.聚焦第四自然段,用“加一加”的辦法認識“猜”,通過形聲字規律和動作記憶“栓”。 |
【頁面縮放,快速聚焦】 在學生自由朗讀之后,聚焦難讀的段落第四自然段時,在全文頁面的頁碼處設置了“頁面縮放”的鏈接功能,能夠快速地將課文放大,聚焦到接下來要講解的第四自然段,這樣既可以省去一張頁面的制作,能夠抓住學生的目光快速定位到第四段,同時還能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生成,講解其他段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神奇墨水,輕松放大】 使用神奇墨水功能制作的“放大鏡”,突出了“猜、栓”兩個個難讀字的讀音,讓孩子們個個都睜大眼睛,幫助學生輕松記憶。 |
||||||
3.利用即時書寫停頓符號,引導讀好長句和第四自然段 |
3.發現朗讀的停頓,讀好長句和段落 |
【點擊顯示,恰到好處】 將“拴著氣球的繩子”放入長句中讀時,將其余文字擺放好位置隱藏,待需要練讀長句時點擊顯示,有序呈現,恰到好處。 【鋼筆書寫,及時點撥】 利用紅色鋼筆,在句子中加上停頓符號,及時點撥孩子利用停頓符號進行停頓的朗讀練習。 |
||||||
4.引導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 4.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 |||||||
三、抓住心情變化,感受同學友情 (一)研讀課文,感受“沒意思” |
11’01”-22’35” |
1.找到能體現科利亞“沒意思”的句子 2.通過關鍵詞句的研讀,感受科利亞的“沒意思” 3.通過朗讀,讀出“沒意思” |
1.板書“沒意思”,播放“小博士”音頻,明確要求。 |
1.自由朗讀第一、二自然段,用橫線畫出體現科利亞“沒意思”的句子,并標上序號 |
【畫外音呈現,富有挑戰】 利用小博士的配音代替老師的提問,將問題要求娓娓道來,讓孩子帶著小博士的小任務快樂接受挑戰,尋找答案。 【漸變功能,文字漸顯】 將小博士的要求文字設置為透明,及時調節亮度,文字就緩緩出現在孩子眼前,吸引學生注意力。 【定向移動,人工拉幕】 在文本最上方插入覆蓋了白色方塊,并利用白板限制器功能,設置了只能垂直移動的路徑,待要出現文本時,垂直往下拉,手動完成拉幕逐行出現文字的效果。 |
|||
2.請學生上講臺一同校對 |
2.一學生上講臺邊劃邊讀,全班校對,補充。 |
【一一劃找,即時核對】 請學生上臺自己手握魔筆,隨機利用插入形狀中的直線功能,找到能夠感受到科利亞“沒意思”的句子,并以規范的直線劃出,不僅做出了很好的劃直線的示范,而且還幫助臺下的孩子進行即時核對。 |
||||||
3.聚焦他得的是傳染病,醫院規定,誰也不準來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1)介紹傳染病 (2)引導說:( )不能去看他。 (3)練習說話:他不能( ),他不能( ),他也不能( )。 (4)引讀,指名讀 |
3.聚焦他得的是傳染病,醫院規定,誰也不準來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1)了解傳染病 (2)自由說:( )不能去看他。 (3)練習說話:他不能( ),他不能( ),他也不能( )。 (4)個別讀,齊讀 |
【隱藏功能,有序呈現】 待由“自由說:( )不能去看他。”過渡到 “練習說話:他不能( ),他不能( ),他也不能( )。”時,是對學生提高了難度,此時利用隱藏功能,適時點擊呈現句型提示,就可以降低一定難度,方便孩子的說話練習。 |
||||||
4.聚焦科利亞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著窗戶。 (1)引導想象,認識“呆” (2)隱去“靜靜地、呆呆地”,去詞比較 (3)聚光燈出示學生活動圖片,引讀反襯科利亞的“沒意思”。 |
4.聚焦科利亞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著窗戶。 (1)利用想象,認識“呆” (2)去詞比較,感受“沒意思” (3)欣賞學生活動圖,開火車讀 |
【突出顯示,及時點撥】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用熒光筆和鋼筆突出重點,指導朗讀。 【即時隱藏,去詞比較】 在原句將“靜靜地、呆呆地”兩個重點詞語設置點擊隱藏,當進行“科利亞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著窗戶。”與“科利亞躺在病床上,望著窗戶。”兩句比較,體會“靜靜地、呆呆地”兩詞在此處的重要性時,進行即時點擊隱藏,方便快捷,實現了真正的去詞比較,更加形象、真實。 【聚焦畫框,吸引目光】 利用方形聚光燈的拉拖放大,逐步顯示我們普通小朋友可以在校園內外進行的4張快樂活動照片,信息聚焦,排除無關信息,吸引孩子的目光。體會我們的快樂,反襯科利亞的“沒意思”。 【擲骰篩選,充滿期待】 利用擲骰器開火車朗讀,實現了公平公正,也使學生對電子白板的課堂充滿新鮮感,與此同時也更增加了課堂的實效性。 |
||||||
5.聚焦除了對面的樓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見。 (1)對比我們平常看到的天空,拖出“海闊天空”圖 (2)請一學生上臺指一指“一角天空”在哪里 (3)指導朗讀 |
5.聚焦除了對面的樓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見。 (1)說平常看到的天空 (2)上臺指出“一角天空” (3)練習朗讀,讀出“沒意思” |
【疊層拖動,對比明顯】 利用圖層的覆蓋,將“海闊天空”圖置于“一角天空”圖下方,待要比較時,利用拖拽功能將其拖至左側,與“一角天空”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也是困頓的科利亞與我們普通小朋友自由自在的對比。 【隱藏泡泡,明確位置】 利用插入形狀中的“對話泡泡”和隱藏功能,快速在窗角位置明確點出“一角天空”,讓學生一目了然。 |
||||||
三、抓住心情變化,感受同學友情 (二)情景重現,感受“高興” |
22’36”-27’38” |
1.感受情境變換,找到原因 2.通過演一演,理解“嘰嘰喳喳、指手畫腳” 3.感受科利亞心情變化,找到相關句子 |
1.播放背景音樂,拖動氣球,重現情境。 出示描寫情境變換的文本 |
1.感受情境變換,并在文中找相應的段落 |
【拖拽氣球,情境重演】 利用圖層的覆蓋,將氣球隱藏于窗戶之后,待情節轉變時,我將氣球拖出,隨課文描寫的“搖搖擺擺地飄了上來,在科利亞房間的窗戶前停住了。氣球停了一會兒,開始一上一下地動起來”,將情景重演再現,將孩子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了。 |
|||
2.老師扮演米沙,請學生上臺表演,點撥理解“嘰嘰喳喳、指手畫腳” | 2.幾位學生上臺扮演米沙的其他小伙伴,拉動著氣球,共同去看望科利亞 |
【穿插配樂,營造氛圍】 利用白板中“插入媒體”功能,將配樂直接導入,調動氣氛,為無聊的科利亞突然見到如此逗人的氣球營造活潑歡快的氛圍,恰如其分。 |
||||||
3.點擊科利亞的“哭臉”變為“笑臉”,引導從文中找出科利亞心情的變化句子,板書“高興”。 | 3.觀察科利亞的表情,體會科利亞心情變化,并從文中找到科利亞心情變好的句子 |
【哭笑交替,動態呈現】 通過覆蓋兩張不一樣的臉,隱藏科利亞的“笑臉”,待劇情變換時,點擊科利亞的“哭臉”,顯示了“笑臉”,“愁眉苦臉”頓時變為“燦爛笑臉”,主人公心情的變換馬上表現在了畫面上,真實有效,孩子們也對這突然的變化表示歡欣雀躍。 |
||||||
四、閱讀來信,書寫“病床” |
27’39”-39’41” |
1.通過感謝信的誦讀再次鞏固本課學習的生字 2.認識“疒”,會寫“病、床”兩個字。 |
1.紅氣球捎去感謝信,從信封中拖出放大。回顧生字,指導朗讀。 | 1.自由朗讀感謝信,配樂讀。 |
【顯露器功能,逐步呈現】 使用顯露器功能從上到下顯露紅氣球捎來一封信,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的興趣。 【音頻插入,拍手共誦】 利用白板中“插入媒體”這一功能,將配樂直接導入,省去了切換的麻煩。孩子們在拍手歌的伴奏下歡快地誦讀感謝習。 |
|||
2.田字格中出現“病床”,引導學生發現有什么共同點。師在田字格中邊說筆順邊范寫“床”。 |
2.仔細觀察“病床”二字發現共同點都是左上半包圍結構。 學生書空“床”字。 |
【漸變功能,文字漸顯】 將“病床”設置為透明,及時調節亮度,使文字出現在田字格中,呈現更加多樣性。 |
||||||
3.拖動副本“疒”,教授口訣記住“疒”并寫進田字格,教寫“病”字。 巡視學生練寫情況。 |
3.齊讀口訣,認識“疒”,書空學寫“病”字。 學生練寫“病床”。 |
【拖動副本,突出重點】 學生第一次認識“疒”,利用拖動副本功能,將“病”字中拆出“疒”,將其單獨拖出,讓它與孩子重新見面,突出本次書寫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利用口訣認識“疒”,會寫“疒”,做到有效思考。 |
||||||
4.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兩份學生練習,利用HiTeach互動教學系統和ezVision視頻展臺進行對比評價,找出主要問題,幫助改進。 | 4.對比評價展示的兩份練習,找到寫好兩個生字的關鍵點,改進自己的書寫。 |
【完美結合,對比教學】 利用HiTeach互動教學系統和ezVision視頻展臺的完美結合,將兩個學生的練習快速、實時地同時投影至白板,兩者的對比一目了然,在評價時更能夠將兩者進行對比。同時運用HiTeach的即時書寫功能,將學生的作業進行即時的修改,比普通實物展臺更為方便快捷,對比教學更有針對性。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