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那達慕之歌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那達慕之歌》遼寧省 - 大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那達慕之歌》遼寧省 - 大連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用明亮的聲音有情感的演唱《那達慕之歌》,感受那達慕大會熱鬧的場面。
2. 不同的力度演唱帶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效果,調動學生的思維,充滿無限的想象。
3. 在各項音樂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對少數民族節日的向往之情,提升學生演唱表演能力,以及合作協調能力,熱愛民族音樂。
2學情分析
《那達慕之歌》是四年級上冊唱歌教學,這首歌曲充滿了節日歡樂的氣氛,針對四年級學生年齡心理特點,教學中我設計一些音樂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音樂活動,在各項音樂活動中感受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指導學生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增加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3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有情感的演唱歌曲,自信的表達情感。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 情境導入
播放《賽馬》音樂進教室
師:我們策馬揚鞭這是來到了哪兒?(蒙古大草原)
師:說起蒙古族你都有哪兒些了解?(…)蒙古族人民有一種非常喜歡的樂器叫做馬頭琴,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因此他們又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有一個著名的節日叫做那達慕大會,下面讓我們一起從歌曲中尋找那達慕大會有什么樣的景象吧!請同學們豎起你的小耳朵聽聽,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活動2【講授】二、 歌曲新授
1、 完整聆聽《那達慕之歌》
(1)初聽音樂(聽到了賽馬、拉琴)
(2)再聽音樂,想象小選手和觀眾的情緒分別是什么樣子的?歌曲的旋律有什么變化呢?(由節奏緊湊到節奏舒緩)
2、 學習一、二樂句
師:我們聽到會場上的小選手正在進行賽馬比賽,大家覺得我們用哪種打擊樂器模仿馬蹄的聲音最像呢?(雙響筒)
跟圖形譜一起感受小選手們緊張的心情吧!(出示圖形譜)
再次感受圖形譜。
加上聲音跟著圖形譜模唱。
觀察歌譜,跟老師的鋼琴一起學唱,一邊唱一邊觀察這段旋律有什么特點?(反復出現)
看老師的指揮,學唱歌詞。
跟伴奏一起站起來演唱。
3、’學習三、四樂句
師:剛才我們感受了賽場上小選手的心情,下面我們一起感受觀眾的情緒是什么樣子的?請同學伸出你的小手跟著圖形譜我們一起畫一畫!
1)感受圖形譜
2)再次感受圖形譜,想一想這段旋律和上一段旋律有什么區別?是什么讓你有了這種感覺?(更舒展。是節奏發生了變化,加上了附點音符)
3)加上聲音“啦”跟著圖形譜模唱。
4)加上歌詞,看看觀眾是怎么表演的,聽老師演唱再跟音樂試唱。
5)完整表演兩段旋律
6)跟音樂伴奏演唱,注意聲音。
7)變換形式演唱,分小組表演。
8)完整帶動作表演。
4、學習結束句
師:同學們歌曲演唱到這結束了嗎?還有哪兒沒有演唱啊?觀察結束句前的小符號,它叫做“反復記號”,我們遇到這個符號要從頭再演唱一遍。
1)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模唱結束句,思考和前面哪一個樂句相似?(第一二樂句)
2)結尾兩個小節與前面樂句不同,一個純八度的跨度,這樣的結尾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想象?同學們一起模唱強結尾、弱結尾、結束句漸強、結束句漸弱分別給你帶了怎養的感覺?(冠軍產生了、比賽結束了…)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是太豐富了。一切音樂藝術都是音樂想象力的產物。每個人的想象力是不一樣的,你們說的都跟好!
3)演唱結束句,分別感受漸強和漸弱給你帶來的感覺。
4)完整的表演歌曲(兩遍)
活動3【活動】三、 拓展
師: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另外兩首蒙古族的歌曲,你覺得這兩首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子的?
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下場表演,介紹歌唱家。
播放《嘎達梅林》,介紹歌唱家。
師: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同學們還知道其他民族的節日嗎?
(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
師:我們國家的很多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都有自己的節日和舞蹈,同學們課后多去搜集其他民族的節日下節課帶來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活動4【活動】四、 完整聆聽音樂、盡情演唱
師:最后讓我們再回到那達慕大會上,帶著你的歌聲、跳起你的舞蹈,讓我們一起表演起來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