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獅王進行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第6課《獅王進行曲》四川省 - 南充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獅王進行曲》教案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樂曲,培養學生對音樂興趣和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滲透“保護環境,珍愛動物”的人文理念。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音樂作品,學生能對音樂有一定的想像力,采用對比聆聽的方法,區分第一部分與第三部分的不同,同時體會音樂所勾勒出的音樂形象。
3、知識與技能:學生能聽辨出《獅王進行曲》中的樂器,能用“bang”哼唱出樂曲的主題旋律,并能用動作表現威武的獅子。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主題旋律的學習,同旋律不同音樂元素塑造不同音樂形象。 教學難點:同旋律不同音樂元素塑造不同音樂形象。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導入
1、 放《森林狂想曲》學生扮成各種小動物進入教室。 2、 (播放《大象》《大鳥籠》片段,出示圖片選擇)歸納 總結板書:龐大 小巧 重 輕
慢 快 低 高 二、新課教學,樂曲分析
1、初聽音樂,整體感受(放完整音樂) 音樂表現了哪個動物?你聽到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2、分段聆聽 (1)引子
音樂讓我們感覺很緊張還是很輕松?用什么樂器來制造緊張感覺的?
(2)第一段:獅王出場
這是一只怎樣的獅子?獅子的腳步走得很輕還是很重呢? 學習主題旋律并表演 (3)第二段:獅王吼叫
獅王又干了什么?是用什么樂器來演奏的? 獅王的吼聲有什么特點呢?
(聲音是由低到高再到低,力度是由弱到強再到弱,)引入漸強,漸弱。
數獅子吼叫了幾次? (4)第三段:一起狂歡 和獅王出場比較。 (5)介紹樂曲及作曲家 (6)再次整體感受
三、拓展、延伸
同樣的旋律用不同的樂器、不同的音區、不同的速度就會帶給我們不同的音樂形象,這就是音樂特有的美。課后研究樂器身形大小和所發出聲音高低的關系。 四、德育教育
獅王和小動物們在一起和諧相處,那么我們人類應該和動物怎么相處呢?讓我們一起關愛動物。保護美好家園! 五、創編、表現音樂
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和表情盡情表現音樂,走出教室。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