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參觀花圃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參觀花圃》遼寧省 - 丹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參觀花圃》遼寧省 - 丹東
第六單元 除法 參觀花圃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如何進行試商。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讓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的理念,本節課在設計上主要有以下特點: 1.優化新知探究。
教學中,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創設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置身于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主動實踐和積極探索總結出各種試商的方法,從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2.優化課堂總結。
教學結束前,引導學生回憶、整理、歸納本節課的知識,使之條理化、系統化,讓學生把學習知識納入到已有知識結構的過程中,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知識總結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題卡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參觀花圃(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談話激趣。
綠色植物是我們的好朋友,平時看書時間長了,眼睛覺得很累,但只要看看綠色的植物,就能減輕眼睛的疲勞,給人以舒適的感覺。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參觀苗圃,那里種有很多的綠色植物。
2.課件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說一說你從圖中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自由回答獲取的數學信息) 3.引入新課。
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今天我們來參觀花圃,解決花圃中的問題——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新知做了良好的情感鋪墊。 ⊙探究新知
1.根據獲取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課件出示教材69頁情境圖) 根據獲取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1)平均每個小花壇有多少盆牡丹花?(2)月季花可以擺幾個三角形圖案?還剩幾盆?] 2.解決問題(1)。 (1)根據題意列式。
你能列出求“平均每個小花壇有多少盆牡丹花”的算式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54÷22) (2)估算結果。
引導學生進行估算,并說一說是怎么估算的。
(把“22”看作“20”,20×7=140,20×8=160,所以商可能是7) (3)探究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是一位數(沒有余數)的筆算方法。 ①試著筆算,看估算結果是否接近準確結果。
(學生筆算,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筆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②交流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是一位數(沒有余數)的筆算方法。 a.你是如何確定商的位數和商的最高位的?
(引導學生說出:除數22是兩位數,試商時應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前兩位比除數小,再看被除數的前三位,即154除以22的商是一位數,商的最高位是個位) b.你是如何試商,如何書寫的?
(引導學生明確:用“四舍”法把“22”看作“20”來試商比較方便。20×7=140,比較接近150,20×8=160,大于154,可以用7去試商)
③組織學生進行驗算。
怎樣才能知道我們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學生獨立驗算,交流驗算方法) 預設
生1:根據“商×除數=被除數”的方法進行驗算,如果計算所得的結果等于被除數,說明原計算的結果正確,否則原計算的結果錯誤。
生2:用除法來驗算,即用被除數除以商,如果計算所得的結果等于除數,說明原計算的結果正確,否則原計算的結果錯誤。 3.解決問題(2)。 (1)根據題意列式。
你能列出求“月季花可以擺幾個三角形圖案,還剩幾盆”的算式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20÷18) (2)估算結果。
(把“18”看作“20”,20×6=120,所以商可能是6) (3)探究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是一位數(有余數)的筆算方法。
①嘗試筆算。指名板演的同學匯報豎式計算的過程,重點讓學生說試商的過程。
②引導學生在對比中認識和理解把除數18看做10試商不方便,而把除數18看做20試商會更準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