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角的分類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分類》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分類》陜西省 - 西安
《角的分類》
一、教案背景 師生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好三角板、直尺、硬紙剪的三角形,活動角。 (2)教師準備好課件.
一、教材分析:
《角的分類》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借助兩把折扇的實物素材認識平角和周角,通過觀察、動手實踐、探究掌握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在教材的編排方法上,它充分采用了不完全歸納法,步步設疑,層層推進,引導學生在做中悟理,在看中歸納,在用中深化揭示新知。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教材以直觀操作作為思維的起點,綜合運用了基本的邏輯方法和數學方法,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遷移類推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方面均有較為重要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角的分類》一課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教材第7冊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在學習了直線、射線、角、
角的度量的基礎上學的。所以學習本節內容還是有一定的基礎,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三、教學內容 《角的分類》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四年級上冊 P41頁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從實際出發,通過互動學習,讓學生認識直角、平角、周角、銳角、鈍角這幾種常見的角,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理解角與角之間的關系,并能根據一定標準將角分類。 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讓學生折一折、量一量、畫一畫,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學與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踐活動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幾種常見的角,并引導學生按一種合理的標準對角進行分類。
2、教學難點:會區別周角與射線,平角與直線。認識周角,理解角與角之間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2、課堂上堅持以生為本,創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課堂氛圍。
3、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與技能,使其自覺地思考,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
“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 ,打一生活用品,通過猜謎語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扇子) (二)、新課學習
前面幾節課,我們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來度量,角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就學習角的分類。(板書:角的分類) (三)、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認識直角
(1)、學生動手,拿出自己的三角尺。
提問:指著直角問是什么角?用量角器量一量這個角有多少度? 從而得出:直角是90度。
(2)、你能說出身邊有哪些角是直角嗎?學生匯報(數學課本的角、黑板的四個角、作業本的四個角„„) 3、認識銳角和鈍角
(1)、出示活動角——教師指導學生操作
學生利用自己的活動角先將活動角擺成直角,摁著其中角的一條邊不動然后將角的一條邊向右移動,這時兩邊所夾的角就小于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同樣的方法摁著直角其中的一條邊不動,另一條邊向左移動,這時兩邊所夾的角就大于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過180。
(2)、通過操作觀察,移動角的一條邊后,所得的這些角的度數與90度角相比,我們可以分成幾類? 學生匯報 (一類是小于90度的角;一類是大于90度的角。)
教師指出并板書:小于90度的角叫做銳角;大于90度的角叫鈍角。 教師:生活中有哪些角是銳角或鈍角? 學生匯報:(三角板上有兩個銳角;紅領巾有兩個銳角,中間的角是鈍角„„) 2、認識平角
(1)用活動角展示銳角,直角,鈍角,再將活動角的的一條邊繼續旋轉至平角,讓學生觀察這個角有什么特點?(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此時,這個叫已不再是鈍角,我們把它叫做平角。明確鈍角的度數范圍: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然后板書。
教師:鈍角必須符合哪兩個條件? 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鈍角的概念。 (2)、請你說出這個新的角的邊和頂點各在哪里?(頂點沒有變動,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3)、這個角是多少度?(180度,因為這是由是兩個直角組成的)
(4)、教師指出: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請你們用自己的活動角操作,旋轉一根小木條,使其成為直角,再旋轉成一個平角。
師:你能說說平角與直角有什么關系嗎?(一個平角等于2個直角。) 板書:1平角=2直角 (5)直角與直線的區別 4.認識周角
(1)教師出示圓折扇,把折扇慢慢打開,讓學生觀察扇子把轉動了一周,也就是兩條邊最后重合了。
(2)教師畫圖:讓學生看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畫法。
(3)學生操作。把自己活動角的一條邊,旋轉一周,兩條邊重合了。教師指出:(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看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
讓學生指出周角的頂點和兩條邊,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兩條邊重合了。明確周角是兩條射線重合。
(4)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關系嗎? 學生討論后匯報得出: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書)
(5)你能把學過的幾種角按照角的大小,從小到大順序排列嗎? 學生討論后匯報得出(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四)、課堂游戲環節“盲人摸角”
教師準備好一個大箱子,里面放著多個銳角、直角、鈍角。學生用布蒙著眼睛,伸手摸角并要快說出所摸到角的種類,答對者獲得星。
(五)、當堂檢測 第一關:讓角回家
老師課件出示一些角,學生說出該角的種類。 第二關:“我是小法官”,判斷是非 (1)小于90度的角是銳角。( ) (2)大于90度的角是鈍角。 ( ) (3)平角就是一條直線。( ) (4)周角就是一條射線。( )
第三關: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并說出每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成角的名稱。(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生活實踐)。 (六)、課堂小結,回顧知識
1、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回答)。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角的分類,大家都收獲很多。關于角的知識,同學們課后還可以通過其它書籍或網絡尋找更多的知識。 2、布置作業。 書本P43第1、4題。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中,學生積極參與動手,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成功的關鍵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以生為本,為學生提供了活動的空間和交流的機會。
1、數學必須聯系學生生活,讓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數學是生動的、有趣的。在課堂開始到結束都注重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對激發學生學數學的積極性趣味性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要給學生創設探索動手交流的空間,組織、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同時,以“闖關游戲”的形式來趣味課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