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47頁例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青海省 - 西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47頁例1《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青海省 - 西寧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三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設計
三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47頁 例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利用方格圖探索算法、明晰算理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總結、歸納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感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類比及分析,概括能力,發展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豎式中,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積的末尾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2 / 9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咱們居住的城市是哪啊? 生:西寧。
師:是啊,西寧又被人們稱為夏都,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美麗的西寧,看一看。 (觀看夏都西寧宣傳片)
師:隨著夏季旅游季節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們都選擇了我們夏都西寧作為避暑圣地。瞧!居住在烏魯木齊的李叔叔也想到我們西寧來,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從題中,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呢?
生:李叔叔乘火車到西寧用了12小時,火車每小時145千米。
師: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生:烏魯木齊到西寧有多少千米?
師:要求烏魯木齊到西寧有多少千米應該怎樣列式呢? 生:145×12。
師:你能解釋一下為什么用乘法嗎?
生:因為火車1小時走145千米,走了12小時,就是求12個145是多少,用乘法。
師:認真觀察這個乘法算式,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學過的都是多位數乘一位數或者兩位數乘兩位數,而這是三位數乘兩位數。
3 / 9
師:你觀察得非常仔細,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探討的內容,三位數乘兩位數。(板書:三位數乘兩位數)
二、探究算法
師:那你認為烏魯木齊距離西寧大約有多少千米呢?現在同學們來估算一下。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跟我們分享一下呢? 生:145估成150,12估成10,150×10=1500(km),所以145×12≈1500(km)。
師:現在我們已經估算出來了,145×12大約是在1500左右,那么如何準確算出145×12的積呢? (出示145格子圖)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多少? 生:145。
師:今天呀,老師把這12個145也帶到課堂上, 出示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你的小研究,將你的想法寫一寫,寫完之后再動筆圈一圈,好,開始吧。
(學生嘗試解決并在小組內交流)
師:好,交流完的同學請坐好,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匯報一下?其他的同學請認真聽并想一想,有什么可以補充,
4 / 9
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問。
(生匯報交流)
生1:第一種是把12拆成10+2。 師:那么145×12就變成了 (板書: 145×(10+2) =145×10+145×2 =1450+290 =1740
先圈10個145,再圈2個145。 生2:第二種是把145拆成100+40+5。 師:那么145×12就變成了 (板書:(100+40+5)×12 =100×12+40×12+5×12 =1200+480+60 =1740
我是按顏色算的,先算紅色的格子,就是12個145,再算綠色的格子,就是12個40,最后算藍色的格子,就是12個5,最后把這些加起來。
生3:12=2×6,所以145×12就變成了 145×2×6 =290×6 =1740
我是先圈2個145,2個為一組,分成了這樣的6組。 還可以將12分成3×4
5 / 9
師:你的發現很有價值,現在我們對比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你發現了什么?
生:都是把145×12拆成幾個數的和和另一個數相乘。 師:怎么乘的?
生:都是用這幾個數分別和另一個因數相乘,再相加。 師:你們的發現非常有價值。同學們,我們在計算乘法的時候,還有什么方法呢? 生:列豎式。
師:那列豎式的方法應怎樣來呢?你們來說,我來寫,好么?
(生說師板書)
生:先算145乘個位的2,表示2個145(格子圖上標注),也就是2×145(標注),用2去乘145的每一位,等于290,再算145乘十位的1。(錯將5和個位的1對齊) 生:錯了,數位對錯了。
生:1在十位上,也就是1個十,用10乘145(標注),表示10個145(格子圖上標注),5要和十位對齊,表示5個十,不能寫在個位上。
2個145 10個145
生:145后面實際省去了1個0,表示145個十。(板書標注) 師:最后,再將兩部分合起來。 生:也就是將兩部分積加起來。
6 / 9
師:你們都懂了嗎? 生:懂了。
師:很好,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在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時候,應注意什么呢?
生: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一位一位地算,要記得進位, 算十位時不要對錯了位。
三、溝通算法
師:你們總結的很到位,通過剛才的研究,你們掌握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其實早在15世紀中葉,意大利數學家帕喬利就在《算術、幾何及比例性質摘要》一書中介紹了一種兩個數的相乘的計算方法,叫做“格子乘法”,介于畫線和算式之間。這種方法傳入中國之后,在明朝數學家程大位的《算法統宗》一書中被稱為“鋪地錦”。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45×12=1740
1 4 5 0 0
0 0 0
1
7 4 0
師: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下去研究一下。
師:不管是古人的方法也好,我們自己研究出來的方法也好,其實都是將數拆開來算的。(板書:拆開)怎么拆的? 生:第一種把12拆成10+2,第二種把145拆成100+40+5,豎式拆成2個145和10個145,古人的方法也是拆成了10
1 2
5
4 1 0
8 2 1
7 / 9
個145和2個145,然后用拆成的這些數與另一個因數分別相乘,再相加。
師:非常好,通過拆數的方法,我們就把一個新的問題轉化成了學過的,可以解決的問題。在今后的學習中,遇到新問題時,我們就要想辦法把它轉化成學過的,容易解決的問題。 那接下來,我們來練一練,請看題。
四、鞏固練習 (1)
1 6 5 × 8 7
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師:要想知道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應該怎么辦呢? 生:驗算。
師:請同學們認真思考,乘積應是幾行呢?
生:三行。第一行是5×87得來的,第二行是60×87得來的,乘積的2和十位對齊,第三行是100×87得來的,乘積的7和百位對齊。
師:你們真聰明。那還可以怎樣算呢?能不能交換一下兩個因數的位置進行計算呢? 生:能。
師:動筆計算一下。結果怎么樣? 生:結果相同。
師:請同學們對比兩個豎式,哪個豎式的計算方法更為簡便呢?
8 / 9
生:第二種。
師:所以我們在筆算乘法時,通常是把數位少的因數放在下方,這樣算起來比較簡便。
(2)
1 2 5 4 × 6 3
生獨立完成,交流算法。
五、收獲小結
師:今天,我們在過去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其實啊,數學知識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認真思考這些聯系,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