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圓的認識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展示評比”展示課例《圓的認識》參評教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巧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上冊數學第57-58頁。
【學情與教材分析】
六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經過五年多的學習,掌握了不少數學知識、數學技能及數學思想方法,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課堂上播放一段生動活潑的微課視頻給學生自學新知,學生是比較容易理解和接收的。《圓的認識》這個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以及它們的周長、面積計算,也直觀地認識過圓的基礎上,正式學習圓的有關知識 ,也是小學階段最后一個認識的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直線圖形,而圓卻是曲線圖形。從研究直線圖形到研究曲線圖形,對學生而言是一種跨越。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畫圓的過程中,認識圓,掌握圓的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對比、歸納總結,探索出圓的特征及同一個圓內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對比、分析、總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在動手操作中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歸納圓的特征。
【設計理念】
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本課例的教學設計著力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從感受生活中的圓以及怎么樣畫圓,經歷認識圓的特征和畫圓的過程,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的整個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能力。
【課前準備】
微課、課件、圓形實物、硬幣、圓規。
【教學流程】
【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些精美的圖片,請欣賞。
……
學生觀看。
師:在我們剛才欣賞的圖片中,出現最多的是什么圖形?
生:圓。
師:是的。從奇妙的大自然到文明的人類社會,到處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圓。
師:圓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絢麗多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圓。(板書:圓的認識)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自由畫圓。
師:現在我們從畫圓開始來認識圓,請大家用手上的工具在紙上任意畫一個圓。
(1)學生自由畫圓。
(預設:1、學生利用圓規畫圓。2、學生利用圓形的物品畫圓。)
(2)交流方法,說說這些畫圓方法的優點和局限性。在此基礎上突出用圓規畫圓的優越性:可以畫任意大小的圓。
師:老師看到有些同學利用圓形物體來畫圓,有些同些利用圓規來畫圓。兩者都可以畫出一個圓,用哪一樣工具畫圓更靈活呢?
生:用圓規畫圓更靈活,利用它可以畫出大小不一樣的圓,而利用圓物品只能畫出固定大小的圓。
2、認識圓規,并教學畫圓。
(1)出示圓規,介紹圓規各部分的名稱。
師:同學們手上都有一個圓規,那你們知道圓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嗎?請同學拿出圓規。
師:圓規由手柄和兩條腿組成的,手柄是畫圓時手拿的地方,帶針尖的腿用來固定位置,帶著筆芯的那條腿用來畫圓。
(2)師示范畫圓。
師:我們怎么樣正確利用圓規畫圓呢?先畫一個點,然后用針尖固定在這上點上,兩條腿張開一點距離,拿著手柄旋轉一周,這樣就把圓畫出來了。
(3)學生嘗試畫圓。
師:請同學們用圓規在練習本上畫出一個圓。
(4)對學生畫的圓作出評價。
展示學生作品。
師:如果畫完了,給同桌互相欣你畫的圓,如果你的同桌畫的圓比較標準,請伸出你的大母指點給你的同桌點個贊。
師:從老師的檢查以及你們的點贊,相信很多同學已經會畫圓了。
(5)強調畫圓時注意的地方。
師:那么畫圓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師引導學生說出:針尖要固定,兩條腿的長度不能變。
3、自學圓心、半徑、直徑。
師:那么圓里面各部的名稱是什么呢?接下來,請認真觀看一段微課,然后告訴老師圓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
(1)觀看微課《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自學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
(2)學生觀看微課……
(3)讓學生介紹圓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
(4)在圓上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
師:請大家在剛才畫的圓中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請一名學生板書)
對學生的板書作出講價。
(5)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給圓各部分的名稱作定義。
師: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什么是圓心?
學生回答。
師:書本上是這樣定義的,請讀一讀。(用圓規畫圓時,針尖所在的點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
師:誰來說一說什么是半徑?
學生回答。
師:書本上給的定義是,請讀一讀。(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用字母 r表示。)
師:那什么是直徑呢?
學生回答。
出示直徑的概念,請全班同學讀一讀。
【設計意圖】圓心、半徑、直徑是概念教學,讓學生觀看生動活潑的微課自學,動態地讓學生理解圓心、半徑和直徑的概念,直觀形象,易于理解,容易掌握。滲透微課的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新概念掌握的更加牢固。
4、探究同圓內,半徑與直徑的特征和關系。
(1)小組合組,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完成學習卡。
師:大家已經認識了圓心、半徑以及直徑,那么半徑和直徑有什么樣的特征呢?請小組長拿出信封里面的圓和學習卡。四人小組合作,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完成學習卡的內容。
學習卡
在同
圓內 |
方法 |
半徑 |
直徑 |
折、
畫 |
有( )條 |
有( )條 |
量 |
( )厘米 |
( )厘米 |
我們小組發現:在同圓內,半徑有( )條,都( );直徑有( )條,都( )。直徑的長度是半徑長度的( ),半徑長度是直徑的( )。 |
(2)小組匯報,小結在同圓內半徑與直徑的特征和關系,并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探究同圓內,半徑與直徑的特征時,我設計了學習卡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按照學習卡的方法來探究半徑與直徑的特征和關系,讓他們親身經歷新知的形成過程,掌握新知。
5、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并思考圓心與半徑的作用。
師:前面同學們已經學會畫圓,如果我們要畫一個2厘米的圓,你們會畫嗎?
生回答。
師:不急著動手畫,請大家先思考一下怎么樣去畫,請想到方法的同學請舉手。
請個別學生匯報一下方法。
師引學生總結方法,課件動態展示畫圓的過程。
(1)學生仔細觀看教學畫圓的課件。
(2)總結畫指定大小的圓的方法,并板書。
板書:(畫圓的方法:1、定圓心。2、定半徑。3、旋轉一周。)
(3)讓學生分別畫半徑2厘米和3厘米的圓。
師:請大家動手分別畫半徑2厘米和3厘米的圓,邊畫邊思考圓心和半徑有什么作用?
(4)作品展示。
師:對比一下這幾個同學畫的圓,哪個畫的更完整。
學生評價。
(5)引導學生總結圓心和半徑的作用。
師:觀看剛畫好的兩個圓,思考圓心和半徑各有什么作用?
預設:1、同學們可以回答出來。2、回答的不是很準確,就引導學生觀察,得出結論。
板書:圓心定位置,半徑定大小。
【設計意圖】教學畫圓,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怎么樣畫指定大小圓,然后觀看畫圓的課件,課件展示生動、有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學們學起來更認真、更專注。通過觀看課件,結合自己的思考,通過對比,確定了畫圓的三個步驟:1、定圓心。2、定半徑。3、旋轉一周。整個過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讓學生畫出兩個指定大小的圓,要求標出圓心和半徑。既及時鞏固圓的畫法和圓各部分的名稱,又引出學生思考圓心和半徑到底有什么作用,起到承前啟后,一箭雙雕的作用。
三、鞏固練習,拓展深化
1.選一選。
(1)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 )。
A.半徑長度 B.直徑長度
(2)從圓心到( )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
A.圓心 B.圓外 C.圓上
(3)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 )叫直徑。
A.直徑 B.線段 C.射線
【設計意圖】這題主要是讓學生鞏固、加深對本節課所學的新學概念的理解。
2. 辨一辨。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2)畫一個直徑為4厘米的圓,圓規的兩腳之間的距離應為是4厘米。( )
(3)半徑2厘米的圓比半徑 1.5厘米的圓大。( )
3. 填一填。
【設計意圖】這題設計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中,直徑最長。
4.填一填。
【設計意圖】這題主要是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找出圓的半徑和直徑,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評講時,借助多媒體課件,通過強調及線段的移動,生動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半徑和直徑的長度是怎樣來的。
5.能力提升。
你能把它們分別剪成最大的圓形卡片嗎?直徑分別是多少呢?
【設計意圖】這題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到,如果在一個長方形里剪一個圓,只能以短的一邊作為圓的直徑。評講時,借助多媒體課件在卡片上畫圓,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到,第二張長方形紙只能畫出直徑是9厘米的圓,如果想畫直徑14厘米的圓,寬那一邊是不夠長的。正因為有課件的動態展示,學生對這種類型題目的解答方法就會比較深刻。
6.腦筋樂園。
學校要做一個圓形大花壇,你有辦法畫出一個半徑為10米的圓嗎?
【設計意圖】這題主要是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知道遇到畫很大的圓時,圓規是畫不出來的。結合課伊始,學生可能會想到用一條繩子綁著一個物體來畫比較大的圓。這題評講時,我準備真人畫大圓的視頻,讓學生不僅僅是想到方法,還觀看現實生活中畫大圓的情境,加深印象。
四、總結反思,發展能力
師:同學們,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
學生暢談今天的收獲。
五、拓展延伸,你知道嗎?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圓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的墨子作出了圓的概念:“圓—— 一中同長也 ” 。
這個定義比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給圓下定義要早1000多年。
學生聽課件的介紹。
師:我國墨子用簡單的幾個字描述出圓的概念和圓的特征,比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給圓下定義要早1000多年真了不起,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師:“圓—— 一中同長也 ”是什么意思?同學們回去思考一下,下次上課告訴老師。
六、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
】板書設計簡潔清晰,不僅記錄了整節課的教學內容,還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也方便學生記憶與理解。
《圓的認識》教學反思
圓是生活中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學生第一次真正深入研究的第一個曲線圖形。本節課創設寬松、愉悅 、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觀察對比、歸納總結等方法來認識圓。回顧整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激趣導入,事半功倍。
好的開頭,是成功一半。新課導入環節,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圓,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欣賞一些圓形物體的圖片,體會圓讓生活變得如此美好,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知道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明白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分享共贏
新課標提出: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本節課在探究圓的特征時,放手讓學生在小組合組學習中,通過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想一想,議一議,總結出圓的特征,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讓他們親身經歷知識的成形過程,獲收新知。
三、巧用課件,加深理解
課件是文字、圖形、動畫、音頻的集合體,具有直觀、具體、形象、生動、有趣、惟妙惟肖的特征。課件在課堂教學中起輔助教學的作用,拓寬教師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空間觀念。在適當的時候利用課件,生動有趣,易于觀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中的重難點。
本節課在教學圓各部分名稱時,讓學生觀看一段小視頻,自學圓心、半徑和直徑的概念。小視頻時間短,生動形象,能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圓各部分的名稱。
四、巧妙板書,畫龍點眼
板書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教學的內容或重難點知識記錄在黑板上。板書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不可輕視的作用,本節課的板書,簡明扼要,圖文并茂,一目了然,既有教學內容,又突出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梳理整節課的學習內容,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圓的認識”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展示評比”展示課例《圓的認識》參評教學”,所屬分類為“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展示評比”展示課例《圓的認識》參評教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