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余數除法,例5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除法解決問題例5-湖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有余數除法解決問題例5-湖北省優課
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例5)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7頁例5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學會正確解答簡單的有余數問題,能正確的寫出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3、培養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用豎式計算: 43÷7= „„
二、審讀題意,交流理解。 1、理解基本數量關系。
22個學生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他們至少要租多少條船? 問題:
2、你都知道了什么?
3、預設:知道了劃船的人數,還知道了每條船最多坐4人,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條船。
追問:“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坐滿了是4 人,坐5人不行) “至少”是什么意思?(就是最少的意思)。
要想租的船最少每個船坐幾人最合適呢?(應該讓每條船上都坐滿人,
22個學生都上船)。
誰能完整地說一說這道題的意思?
三、討論辨析,理解“進一法”。 1、獨立嘗試
問題:他們至少要租多少條船呢?
提示:可以寫一寫,算一算,畫一畫,然后再列算式。 2、交流想法,體會“進一法”。
找兩個學生板書算式并說說理由,為什么要用22÷4(求要租幾條船,就是求22里有幾個4,用除法解答)。 (1)討論辨析 。
問題:豎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在討論中規范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
(2)體會余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3、預設:
(1)有的同學認為至少需要5條船,還有的同學認為至少需要6條船,你覺得呢?
(2)看來余下的2人是關鍵,應該怎樣安排他們?
檢驗:他們至少需要6條船,解答正確嗎? (教師利用課件安排22個小朋友上船。)
梳理:在研究問題時大家發現,解決問題要注意考慮實際情況,即使坐不滿,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條船,這樣才能滿足讓22個學生都去劃船的要求。
四、結果檢驗,梳理強化。
有22瓶果汁,李老師每次最多能拿6瓶。至少要運多少次才能拿完
這些果汁? 問題:
1. 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能自己解決問題嗎?動筆試一試。
3. 至少要運多少次啊?你是怎么想的? 為什么要“加1”。
五、交流理解,提升認識。 1、審讀題意,獨立嘗試 。 問題:
(1)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 追問:
(2)“最多”是什么意思?
(3)你能自己解決問題嗎?動筆試一試。 2、交流想法,體會“舍余法”。 問題:
(1)最多能買幾個?你是怎么想的? (2)還余下1元呢,應該再加上1個面包嗎? 3、對比感悟,提升認識 。
同時出示“例5” 和“做一做”第2題。
對比分析:這兩道題,我們都是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的問題,但上面這道題余下“2人”就要增加1條船,下面這道題余下“1元”, 卻不增加1個面包 。你發現了一個什么道理?(說明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取舍。) 鞏固練習:用這些錢能買幾個4元的面包? 總結:今天研究的問題你學懂了嗎? 六、課堂作業。
作業:第69頁練習十五,第1~3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