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觀察物體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1課時《觀察物體》建設兵團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立體圖形,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位觀察到的三個小立方體拼成的幾何形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2、過程與方法: 借助用正方體搭立體圖形的活動,經歷觀察、想象及驗證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模型的形狀。
教學難點:根據從不同位置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得到的三視圖,能用正方體進行拼搭。 三、教學準備: 課件、立方體模型、攝像頭、方格紙。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師:當下我們的中國正在飛速發展,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強,自主品牌越來越有競爭力,剛剛在廣州汽車博覽會上就新發布了一款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無論是外形、動力還是空間都獲得好評一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圖片)
2.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款車怎么樣?為什么攝像師對相同的一款車要拍這么多張照片呢? 預設: 生:方便全面觀察
3.師:看來我們要從多角度觀察物體,通常我們從幾個方向觀察物體? 預設: 生:從正面看、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 (教師板書:從正面看、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
4.師:如果給你一個組合的立體圖形,你會觀察嗎?我們就從這三個方向進一步全面的觀察物體,看看大家能夠有什么收獲?(板書題目: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從生活實際的現象引入新課,根據學生已有的數學經驗和生活經驗明確研究主題。激發學生研究興趣的同時,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 1.觀察同一立體圖形
(1)師:請看屏幕這是由四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有三位同學進行了觀察:
你能想象一下這三位同學分別是從哪幾個方向進行觀察的嗎? 預設: 生:小剛從上面看的,小麗從正面看的,小明從左面看的。
(2)師:到底對不對呢?你們的桌子上也有四個小正方體,請你們輕輕搭出這個立體圖形,實際觀察一下。 (3)出示活動建議:
①分別從正面、上面、左面觀察立體圖形。 ②在方格紙上拼擺出你看到的圖形。 ③驗證拼擺的圖形與觀察到的是否一樣。 (4)學生活動,師巡視。
(5)匯報信息:(將學生作品貼黑板上)
(6)集體反饋: 問:誰的觀察結果和他的一樣? 看看,我們剛才的判斷對嗎?
(7)小結:我們分別從正面、上面、左面,觀察了這個立體圖形,通過從不同方向進行的觀察,對于這個觀察結果,你有什么發現嗎?
預設: 生:通過觀察這個立體圖形,我們發現: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設計意圖】觀察與想象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不可缺少的要素。通過全面、有序的觀察活動,使學生對所觀察的物體有了整體的認識,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的同時,培養了空間觀念,提升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觀察不同立體圖形
(1)師: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這個由老師搭成的立體圖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試試? 活動建議:
1) 用4個小正方體搭出一個立體圖形,
2) 想象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狀并在紙上擺出來。 3) 觀察立體圖形,驗證想象的結果。 (強調:只擺一個立體圖形觀察)
(2).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師巡視調樣。 (3).師:哪組愿意把你們的作品到前面來展示?
預設: 第一組展示:
(1)師:他們組擺了一個這樣的立體圖形(黑板貼圖),他們擺的和觀察到的形狀一樣嗎? (2)師:請大家觀察一下,這些從不同方向看得到的形狀有什么特點嗎? 預設: 生:從正面看和從左面看相同。
(3)師:前面我們發現“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4)通過觀察這個立體圖形,你又有什么新想法呀?同學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幫助 預設: 生:從不同的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也可能是相同的。 師:還有哪組愿意展示一下你們的作品?
(1)問:這2組立體圖形,檢驗一下,他們擺的和觀察到的形狀一樣嗎? (2)師:比較一下這兩組的觀察結果,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預設: 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從同一方向進行觀察,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5).師:我們還有很多種拼擺的方式,是不是也會有這種現象呢?我們來看一看。 (展示其他方案,應用觀察方法對比)
【設計意圖】學生的學習只有親歷其中才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學生自主地研究,利用現實生成的素材,可以讓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發現更能夠被普遍接受。 (三)鞏固提高
1.基礎練習:
下面的圖形分別是小強從什么位置看到的?連一連
(1)學生試連線
(2)動手拼擺,驗證想象 2.提高練習: 練一練
3、鞏固練習 P14做一做
這3個物體,從哪面看到的形狀相同?從哪面看到的形狀不同? (1)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2)集體交流結果:
預設:生:這3個物體從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從正面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四)提煉升華
1.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獲嗎?
2.師:宋代大詩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你會背嗎? 預設: 生: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3.師:這首詩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釋一下嗎? 預設: 生: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設計意圖】通過跨學科的知識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凸顯數學的應用。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美、感知美、欣賞美、追求美。 4.師:請看屏幕,看到這張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