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軸對稱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二年級上冊《軸對稱》鮑琴-咸寧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二年級上冊《軸對稱》鮑琴-咸寧市實驗小學
《軸對稱》教學設計咸寧市實驗小學鮑琴指導教師:王小明劉勇華教學背景分析:二年級上冊,學生已經感知了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并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關于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有了感性的認識,認識了對稱軸,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識別軸對稱圖形。四年級上冊學生學習了垂直的概念,掌握了畫垂線和作高的技能。本課是在此基礎上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用“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方格數)相等”進行定量刻畫,進一步研究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并利用這一特征補全軸對稱圖形另一半,從而加深對特征的理解。本課內容,也是七年級研究圖形運動的知識基礎。在教學設計前,我對兩個班的學生分別進行了前測,調查結果分析如下:1、前測中發現,雖然沒學畫對稱軸,但是大多數學生會畫對稱軸,只是不知道要用虛線畫,兩段要出頭。新版教材將畫對稱軸內容從二年級教學目標中移除,而軸對稱圖形特征的研究,都是立足于對稱軸的基礎之上,因此本課在研究軸對稱圖形特征前要讓學生通過觀察,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怎么畫,再讓學生獨立畫對稱軸,為特征的研究做好鋪墊。2、前測中發現,判斷簡單的圖形是否為軸對稱圖形學生都會,但是像平行四邊形、中國國旗這樣圖形,約有38%的學生存在困難。學生
出現的錯誤,在于對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沒有真正理解,需要在本課結合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的定量刻畫讓學生理解。就此分析,學生在新課的學習中可能會對“距離”與“垂直”的理解存在困難,需要在課堂中引發認知沖突,并從中體會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理解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是垂直的特征。3、前測中發現,不學畫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就有74%的學生會畫,但他們都是憑感覺,邊看圖形的一半邊畫線段,所以稍微復雜的圖形就會出錯。在學生的眼光中,看到的是線段,不是點。所以,要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初步感知線段的端點,把學生的視角從線段轉移到端點,讓學生在畫圖時會先找端點,再確定對稱點,最后連線,會有序的思考與操作。4、多數學生只知道平移和旋轉是圖形的運動,并不認為對折(翻轉)是一種圖形的運動。因此,本課要讓學生感知三種圖形的運動,發展學生的想象。學生的空間觀念較弱,尤其是在頭腦中進行想象非常困難,孩子眼中的圖不能動起來,在圖形運動的教學中,要通過操作活動和各種練習,逐步培養學生空間觀念。教學內容: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82、83頁教學目標:1、在觀察、操作、探究等活動中,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對
稱軸,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并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2、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形成數學幾何素養,同時培養審美觀念和學習數學的興趣。3、感受軸對稱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教學重點:探索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性質,會畫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教學難點:深入認識對稱點和對稱軸的關系,理解距離與垂直概念;會有序的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教學準備:課件、作業紙課前談話:欣賞《中式對稱之美》視頻,回憶舊知,談感受。教學過程:一、喚醒舊知,引入新知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當我看到這幅圖的時候,我會做這樣的手勢,大家會這樣做手勢嗎?
出示圖一,用手勢示意一條豎直方向的線,對稱軸的位置。其余圖讓學生用手勢示意各圖中對稱軸的位置。師:大家是否發現他們有相同的地方?然后想到一個詞?揭示課題,引入新課。二|、探究軸對稱圖形的特征1、教學畫對稱軸,引入軸對稱圖形特征的研究。師:剛才的手勢表示什么?對稱軸怎么畫?讓學生在作業紙上嘗試畫對稱軸:先判斷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再畫對稱軸。匯報交流,在與學生交流中得出要檢驗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需要對折看圖形兩邊是否完全重合,不能對折,引入方格紙,進行研究。2、探究軸對稱圖形特征(1)在方格紙中探究檢驗判斷一個圖形是否為軸對稱圖行的方法,將新知的學習扎根于舊知的“完全重合”。師:我們以前用過方格紙觀察與測量圖形,不對折,在方格紙中怎樣判斷松樹是不是軸對稱
圖形?指名一兩名學生說出數格子的方法后,課件出示對稱軸。引導學生思考:你覺得只要數出哪幾個點,就可以確定松樹是軸對稱圖形呢?總結:原來,我們只要找到線段的端點,端點重合了,每條邊就重合了,每條邊重合了,圖形的兩邊就完全重合了。(2)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理解“完全重合”在方格紙中的體現,探究軸對稱圖形特征。看一看、數一數,你有什么發現?跟同桌說一說?學生匯報,在學生匯報中,教學對稱點,讓學生明白它們數的方格數就是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師:你們發現,這些對稱點到對稱軸的方格數都相等,就是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方格數是點到對稱軸的距離嗎?你從哪里看出是距離的?引導學生總結: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對稱點的連線與對稱軸垂直。3、抓特征本質,體會距離與垂直。出示格子紙中的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利用發現的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說說中間的這條線到底是不是對稱軸嗎?從而從表象的對“距離相等”和“垂直”的膚淺認知過渡到理性思考,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理解。
三、探究畫軸對稱圖形另一半的方法,深化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過渡語:同學們,認識了對稱點和軸對稱圖形的特點,還可以幫我們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1、想象圖形的另一半,再獨立嘗試畫圖,并在小組內交流畫法。2、匯報畫法肯定多種畫法,并進行畫法的優化。怎樣畫得又好又快?追問:只要找到哪幾個點,就可以畫出圖形的另一半了?3、引導學生總結畫法我們先找到線段的端點,再找出它的對稱點。連接這些端點就成了一條邊,每條邊就圍成了它的另一半,形成了軸對稱圖形。四、拓展練習,深化理解軸對稱圖形1、開放題: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過渡語:我們研究出畫出軸對稱圖形另一半又好又快的方法,能用這個方法畫出這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嗎?師:要畫出它另一半,最先畫什么呢?(畫對稱軸)師:你想把對稱軸畫在哪里?匯報展示學生各種畫法,引導思考學生未畫出的其他方法,想像
另一半會在哪個位置。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