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什么是周長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什么是周長》片段(附課件+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什么是周長》(附課件+教學設計)
《什么是周長》
新湖中心小學 陳明雅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探索認識周長。
2、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長方形、半圓等圖形的周長。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使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實際測量圖形的周長,并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ipad、直尺、軟尺、線、圖形。
二、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感受邊線
1、師: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天氣越來越冷了,樹葉也不斷地從樹上飄落下來,老師搜集到了各種各樣的樹葉圖片,這些樹葉漂亮嗎?
老師選了一片最喜歡的樹葉,你們能不能把它的形狀描下來?
現在請同學們沿著樹葉的邊線一筆描出它的輪廓來。開始吧!
(推送樹葉圖片,學生在ipad操作)
2、師:誰愿意來說說是怎么描的?
(請2名學生上臺邊指邊說)
說清楚是從哪里開始的,又到哪里結束。由x點出發繞一圈,再回到x點。
3、小結:看來,不管從哪里開始,大家都是沿著樹葉的邊線描了一周,這一周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做樹葉的周長。(板書:樹葉一周的長度叫做樹葉的周長。)
4、揭示課題:什么是周長
二、動手操作,體驗周長。
1、理解“一周”,解釋周長的意義。
師:我們知道了樹葉的一周,這張白紙的一周,你知道嗎?誰來指給大家看一看。(請2名學生上臺邊指邊說,強調從起點開始,又要回到起點)
師:白紙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張白紙的周長。
師(撕掉白紙的一角):這時,它的一周你知道嗎?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
2、(ipad推送數學封面圖)師:數學書封面的一周你知道嗎?現在請你把數學書封面的一周描出來。
師:數學書封面的一周我們知道了,它一周的長度又叫什么?
師:樹葉一周的長度叫做樹葉的周長。數學書封面一周的長度叫做數學書封面的周長。(板書:數學書封面一周的長度叫做數學書封面的周長。)
3、找一找
師:同學們表現得真好,誰能像老師這樣在生活中找到物體的一個面,并說一說它的周長?
學生說說。
師:同學們找到了很多,周長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做相框需要周長,就連我們身上也有周長。比如做褲子時,裁縫都要量一量你的腰一周有多長,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腰圍。
4、認識圖形的周長
(1)出示一個三角形,問:它的周長在哪里?生上臺指出。
(2)質疑:如果老師把接頭放開,這個圖形還有周長嗎?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在Ipad上投票。)
(3)請學生說說理由。
(4)小結:開口的圖形沒有周長,只有封閉的圖形才有周長。
6、(在Ipad上操作。)師:看來什么問題都難不住大家,看看誰有一雙機靈的眼睛能判斷下面這些圖形有沒有周長?
三、合作交流,探索周長
1、師:我們會描一描圖形的邊線,又知道物體表面的周長。其實呀,我們還可以知道周長的具體長度了。下面我們來嘗試一下測量周長,在測量之前,請先看看測量要求。(樹葉圖片、長方形、三角形)
(1)看一看。同桌合作,選擇一個圖形,想一想怎樣得到它的周長?你有什么好辦法?
(2)做一做。與同伴合作選擇測量工具和方法,進行實際操作。
并完成記錄。(在Ipad上操作。)
2、師:誰能說說你們測量什么圖形?是用什么工具?測量的結果是多少?
3、師:看來同學們真的很聰明,想出了用直尺量、細繩繞,這么多的方法測量圖形的周長,這和你們的團結合作是分不開的,祝賀你們!我們在實際的測量中根據實際,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方法來測量,這樣會更簡便、快捷。
四、深化練習,應用周長。
書本45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