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什么是周長,螞蟻散步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課例《什么是周長-螞蟻散步》—泡桐樹小學西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課例《螞蟻散步》—泡桐樹小學西區
附表2
2017年觀摩活動教學反思表
學校 |
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 |
課名 |
螞蟻散步 |
教師 |
梁遠翠 |
學科 |
數學 |
年級 |
三年級 |
1.應用了哪種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
SMART交互式電子白板:
(1)淡入功能:主要是在課中需要適時出現時點擊出現,簡單方便。
(2)頁面記錄功能:使用較多,播放三只螞蟻不同的行走路線,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引起對問題的質疑,從而對“一周”的概念有了深刻的認識,效果很不錯。
(3):畫曲線、書寫功能:在課前利用微課對周長概念進行理解和之前對“一周”的概念深刻認識后,再描小汽車的邊線,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對周長的理解更到位。
(4)拖動功能:在描完小汽車邊線后,運用白板的拖動功能將邊線拖到空白地方,“周長”的概念學生很容易就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不需要死記概念。
(5)聚光燈功能:在討論“所有的物體都有周長?”時,用“聚光燈”功能只顯示某一個圖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效果很好很明顯。
(6)直尺功能:在測量數學書封面周長時用到,通過在白板上移動、旋轉直尺,喚起學生對測量相關知識的回憶。
平板電腦:
(1)、平板截圖發送“互動題板”用“錄屏”功能:錄下學生描邊線的全過程。一對一教學,記錄描的過程以便觀察學生對“一周”的理解,并且學生能在平板上看到其他同學已提交的作品,通過生生交流互動,對概念理解得更到位。
(2)、點贊:使用點贊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專注度,逐步培養質疑或欣賞他人作品。
(3)、投票:在“你想測量下面哪個物體的周長?”的問題上,通過平板發送自己創建的資源“投票”,系統能客觀、準確、快速地統計出學生的選擇。根據學生生成,進行后面環節的教學。
(4)、平板截圖發送“問答題”用“攝相”功能:對于如何得到曲線圍成的圖形的周長,需要動手操作去檢驗自己的想法。通過“攝相”功能記錄下得到樹葉周長的全過程,最后展示學生的作品,學生更容易感悟到“畫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5)、平板截圖發送“互動題板”:在數方格紙中圖形的周長環節,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想法,學生在學生端將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來后提交,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得到豐富。
(6)、隨機對比:隨機選出學生提交的作品,使每個都用公平的展示自己的機會。
|
2.在教學活動應用新媒體新技術的關鍵事件(起止時間(如:5'20''-10'40''),時間3-8分鐘左右,每節課2-3段),引起了那些反思(如教學策略與方法的實施、教學重難點的解決、師生深層次互動,生成性的問題解決等)。 |
(1)、1’46”- 5’08”(4分鐘左右)電子白板的“頁面記錄”功能:觀察3只螞蟻分別在樹葉上爬過的3條路線,觀察思考,找到錯誤的地方并糾錯,感知“一周”。
(2)、5’10”- 11’10”(6分鐘左右)發“互動題 板”用“錄屏”功能,錄下學生描邊線的全過程。一對一教學,記錄描的過程以便觀察學生對“一周”的理解,并且學生能在平板上看到其他同學已提交的作品,通過生生交流互動,對概念理解得更到位。
(3)、17’25”- 25’30”( 8分鐘左右)平板發送“問答題”用“攝相”功能記錄下得到樹葉周長的全過程,最后展示學生的作品,這樣學生更容易感悟到“畫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4)、26’00”- 32’35”(6分鐘左右)在數方格紙中圖形的周長環節,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想法,學生在學生端將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來后提交,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得到豐富。 |
3.新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創新點及效果思考(教學組織創新、教學設計創新等)。 |
本節課是一堂交互式電子白板和電子書包相結合的課。在開課中,以圖形間的對話方式引入,通過使用白板淡入功能,順利引入到今天所學的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在白板上通過頁面記錄、描線、聚光燈等功能,實現課堂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對周長概念的理解更深刻難忘。通過發送問答題、互動題板的方式,給予每個學生展示想法的平臺,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學生的個性。
因此,在本課運用新技術新媒體不單讓學生深刻感悟了周長的概念并能輕松遷移到求生活中其他圖形的周長,扎實有效的學習對后期面積相關知識的學習也有幫助,對后面圓的周長的學習奠定基礎,對所有關于周長的學習給出了一個常態化的教學模版。 |
4.對新技術的教學適用性的思考及對其有關功能改進的建議或意見。 |
本節課運用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和移動終端系統結合進行,整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變更了原有的學習方式,電子書包及時反饋的優點,老師的教學根據學生的生成進行,這樣更有針對性,對學生也更有吸引力,整節課學生都在做思維體操,而不是被動接受。
對有關功能的想法:
老師在Firefox端展示學生作品時,作品呈現的窗口過小,如果該窗口能像白板一樣拉大拉小就更好更方便了。
|
注:此模板可另附紙,字數800-1000字,為教學案例和教學論文的發表奠定基礎。
附表1
2017年觀摩活動教學設計表
一、基本信息
學校 泡桐樹小學西區分校
課名 螞蟻散步 教師姓名 梁遠翠
學科(版本) 數學(北師大) 章節 第5章第1節
學時 第一課時 年級 三年級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結合具體的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出直線圍成圖形和曲線圍成圖形的周長
過程與方法
1、 讓學生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在觀察、描一描、摸一摸等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認識周長。
2、 結合具體情境,小組同學通過觀察、度量物體的周長。
3、 能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積極地參與到認識“周長”的操作活動中,通過自己的感性體驗,來獲得對“周長”的理解與掌握,增強學習的興趣與信心。充分參與活動過程,學會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
三、學習者分析
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已經有了形狀上的認識,對“周長”的概念有一些支離破碎的認識,但不夠系統不夠深刻。因此,需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入手,通過看、描、量、數等系列操作學習活動,讓學生直觀地去體驗和感悟周長的實際意義。學生從周長意義的角度去探索如何得到平面圖形周長的一般方法會更容易。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1、對周長概念的理解:通過平板截圖發送“互動題板”用“錄屏”功能,錄下學生描邊線的全過程。一對一教學,記錄描的過程以便觀察學生對“一周”的理解,并且學生能在平板上看到其他同學已提交的作品,通過生生交流互動,對概念理解得更到位。
2、如何得到樹葉周長(“畫曲為直”的數學思想):。對于如何得到曲線圍成的圖形的周長,需要動手操作去檢驗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通過平板截圖發送“問答題”用“攝相”功能記錄下得到樹葉周長的全過程,最后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更容易感悟到“畫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3、數方格紙中圖形的周長:解決這個問題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想法,通過平板發送“互動題板”,學生在學生端將自己的方法表示出來后提交,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得到豐富。
五、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媒體作用及分析
一、談話引入新課 0’39”- 1’22” 引入新課
揭開課題 “淡入”逐一出示三個圖形的對話。 讀題、思考并回答 淡入:學生逐一讀出三個圖形的對話并回答是在爭論關于什么的問題
二、探討新知
活動一
(對周長概念的理解) 1’46”- 5’08” 感知“一周” 觀察3只螞蟻分別在樹葉上爬過的3條路線 觀察思考,找到錯誤的地方并糾錯 頁面記錄
5’10”- 11’10” 摳出 “一周”的關鍵詞:從起點回到起點、封閉圖形、緊貼物體邊緣 根據學生對“一周”的理解,描出樹葉一周的邊線 在平板上
描一描、
展示、交流、
同學間相互點贊學習 發“互動題 板”用“錄屏”功能,錄下學生描邊線的全過程。一對一教學,記錄描的過程以便觀察學生對“一周”的理解,并且學生能在平板上看到其他同學已提交的作品,通過生生交流互動,對概念理解得更到位。
11’25”- 14’07” 引出“周長的概念” 描出“小汽車”一周的邊線 思考
討論
回答 白板的“畫筆”描線
將描好的邊線“拖動”到頁面空白處以便學生觀察。
14’45”- 16’20” 對周長理解的拓展,列舉生活中的事物 所有圖形都有周長嗎?“聚光燈”下的圖形有周長嗎? 思考
說理由 白板“聚光燈”,突出顯示某一個圖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活動二
(周長的測量) 16’22”- 16’52” 直線圍成的圖形和曲線圍成的圖形分別怎么得到它們的周長? 你想測量下面哪個物體的周長(數學書封面、樹葉)?
通過投票統計出學生的選擇結果 用平板選擇后回傳到教師端 平板發送自己創建的資源“投票”
16’53”- 17’22” 測量直線圍成的圖形的周長(數學書封面)
用白板的“直尺”工具測量數學書封面的長和寬
思考
觀察
白板 “直尺”工具:喚起學生對測量相關知識的回憶;測量過程能讓所有學生看得更清楚;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17’25”- 25’30” 測量曲線圍成的圖形的周長(樹葉)----“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把學生分組將準備好的教具(樹葉和繩子)每組發一份,
再用平板發送“問答題” 學生小組合作,用平板“錄相”功能將小組合作得到樹葉周長的過程錄下來后回傳到教師端
平板發送“問答題”用“攝相”功能記錄下得到樹葉周長的全過程
活動三
(數圖形周長) 26’00”- 32’35” 數方格紙中圖形的周長 平板發送“數圖形周長”的題 學生用平板接收題,做完后回傳到教師端
平板發送“互動題板”
三、全課小結 32’40”-35’04” 理清本節課所學知識。 回憶本課知識,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回顧、分享、交流 無
四、運用和提升 鞏固對周長概念的理解 課后完成 平板發送
注:此模板可另附紙,為教學案例和教學論文的發表奠定基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什么是周長,螞蟻散步”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課例《什么是周長-螞蟻散步》—泡桐樹小學西區”,所屬分類為“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課例《什么是周長-螞蟻散步》—泡桐樹小學西區”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