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認識時間,電子書包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大賽暨全國創新互動課堂一等獎課例電子書包課堂教學匯報展示課《認識時間》三門峽市實驗小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
一、基本信息 | ||||||||
學校 | 三門峽市實驗小學 | |||||||
課名 | 認識鐘表 | 教師姓名 | 馮莉莎 | |||||
學科(版本) | 人教版 | 章節 | 第7單元 | |||||
學時 | 第一學時 | 年級 | 一年級 | |||||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情境中初步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有細長的分針和粗短的時針,有12個數字和12個大格。 2、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能正確讀寫整時,并能夠用兩種方法表示整時。 3、培養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
||||||||
三、學習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普遍好奇心很重,探索欲望很濃,并且,有一定的自我表現欲,需要被肯定和鼓勵。一年級孩子由于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堅持性和自律性都比較弱,注意力一般能穩定持續15至20分鐘左右(男孩子要差一些),所以很容易受外界影響,表現在紀律上、學習上就是管不住自己,學習不自覺,游戲玩耍仍然是他們的精神食糧。 |
||||||||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1、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自己發現鐘面上有什么,讓學生嘗試說出鐘面上的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大格,加深印象。 2、通過認識豆豆的一天,學會時間文字表示法的寫法并喚起學生生活經驗,嘗試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時間。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從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電子表入手學會電子表表示法并把兩種寫法進行鞏固。 4、通過撥一撥、說一說、寫一寫等活動,調動學生各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 |
||||||||
五、教學設計 | ||||||||
教學環節 | 起止時間(’”- ’”) | 環節目標 | 教學內容 | 學生活動 | 媒體作用及分析 | |||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1-2分 |
0-2 | 1、故事引入鬧鐘,充分調動學生認識鐘表的興趣 | 鬧鈴都響了半天了懶洋洋看著鐘表迷茫的搖了搖頭,又睡覺去了 | 學生聽故事并思考懶洋洋為什么上學總遲到 |
白板出示:懶洋洋 利用媒體插入,播放鬧鈴的聲音。 |
|||
2、出示課題 | 你們認識鐘表嗎?今天就和懶洋洋一起來認識鐘表。 |
感受鐘表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
白板出示:各種鐘表和課題 | |||||
二、探索新知。 3-30分 |
3-7 |
1、認識鐘面。 |
1、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時針又粗又短分針又細又長。 2、共12個數字,并按一定順序排列。 3、鐘面上有12條刻度線把鐘面分成了12大格。 |
學生觀察鐘面并記憶。個別學生上講臺指出分針和時針。 | 白板出示空鐘面學生觀察后依次出現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 | |||
8-9 | 2、觀察時針分針旋轉方向 |
1、分針和時針是兩兄弟,每天都在鐘面上賽跑,時針跑得快些。 2、他們是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的。 |
學生回答問題并在空中演示時針分針旋轉。 | 白板出示:時針分針轉動 | ||||
10-18 |
3、結合生活,初識整時。 |
1、時針和分針是看時間用的。 2、認識鐘面上的時間。會用文字表示法寫出來。 3、說一說豆豆的一天。豆豆早上8時在上課,中午12時在吃飯,下午4時在踢足球。 4、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 |
1、學生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時間。 2、整理總結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3、讓學生在優學派上寫一寫。 4、學生互評。 5、學生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時間并說出來。 |
白板出示:豆豆的一天。讓利用優學派寫出答案。在白板上講評。 | ||||
19-26 |
4、通過游戲會撥整時。 |
學生喊:“老狼老狼幾點了”。白板插入5點,10點的聲音。學生在優學派上撥一撥。 | 在優學派上撥時間。 |
1、白板出示灰太郎圖片。 2、播放插入的聲音。 3、講評優學派錯題。 |
||||
|
27-30 | 5、認識電子表表示法。 |
1、出示電子表。 2、寫出時間。 |
1、說一說。 2、優學派上寫一寫。 |
白板出示:電子表及電子表顯示的寫法。 |
|||
三、練習鞏固,加深理解。 35-40分 |
31-36 |
1、鞏固時間的兩種寫法。 2、加深鐘面的認識。 |
1、出示5時和12時練習時間的兩種寫法。 2、游戲找朋友鞏固鐘面和時間的兩種寫法。 |
1、優學派上寫一寫。 2、優學派上連線。 3、學生互評。 |
1、優學派播放找朋友的音樂。 2、白板鏈接優學派上學生作業并講評。 |
|||
四、回顧整理、反思升。 |
37-39 |
1、總結。 2、明白時間的重要性。 |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懶洋洋認識了鐘表以后再也不會遲到了,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2、通過諺語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讓學生明白時間一去不復返。 |
學生匯報自己的收獲 | ||||
學校 | 三門峽實驗小學 | ||
課名 | 認識鐘表 | 教師 | 馮莉莎 |
學科 | 數學 | 年級 | 一年級 |
1.應用了哪種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 |||
1、依托優學派平臺,把網絡資源適時恰當的融入數學課堂。更好的輔助了教學。 2、利用優學派讓學生撥鐘表打破了普通課堂實物撥鐘表的模式增強了趣味性,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孩子們和老師都可以從白板上直觀清晰的看到所有人的答案,為學生互評提供了條件,更加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利用優學派做練習題做到了快反饋,老師和學生都能夠看到學生的正確率以及學生出錯情況。老師輕點鼠標能做到大面積表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熱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
|||
2.在教學活動應用新媒體新技術的關鍵事件(起止時間(如:5'20''-10'40''),時間3-8分鐘左右,每節課2-3段),引起了那些反思(如教學策略與方法的實施、教學重難點的解決、師生深層次互動,生成性的問題解決等)。 | |||
1、19‘-23‘在優學派上撥時間,變抽象為形象,不僅提高了學生觀察和操作能力,而且節省了課堂時間。為生生互評做好了鋪墊。 2、31‘-35‘在優學派上寫時間。使枯燥的作業變得有趣,極大地豐富了練習題量,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更加頻繁。 |
|||
3.新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創新點及效果思考(教學組織創新、教學設計創新等)。 | |||
1、增強了教學的層次性。使各環節過渡到位。在課堂能及時撲捉學生信息資源,對新知掌握,重難點突破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2、教學中能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固有情況。通過看一看、撥一撥、寫一寫、比一比。給學生創造了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調動了學生的感知,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3、注重課堂生成,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真正實現了互動課堂。 |
|||
4.對新技術的教學適用性的思考及對其有關功能改進的建議或意見。 | |||
由于缺乏對新技術的深入了解,對該工具在課堂上的應用挖掘不夠深入。 |
學校 | 三門峽實驗小學 | ||
課名 | 認識鐘表 | 教師 | 馮莉莎 |
學科 | 數學 | 年級 | 一年級 |
1.應用了哪種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哪些功能,效果如何? | |||
1、依托優學派平臺,把網絡資源適時恰當的融入數學課堂。更好的輔助了教學。 2、利用優學派讓學生撥鐘表打破了普通課堂實物撥鐘表的模式增強了趣味性,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孩子們和老師都可以從白板上直觀清晰的看到所有人的答案,為學生互評提供了條件,更加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利用優學派做練習題做到了快反饋,老師和學生都能夠看到學生的正確率以及學生出錯情況。老師輕點鼠標能做到大面積表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熱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
|||
2.在教學活動應用新媒體新技術的關鍵事件(起止時間(如:5'20''-10'40''),時間3-8分鐘左右,每節課2-3段),引起了那些反思(如教學策略與方法的實施、教學重難點的解決、師生深層次互動,生成性的問題解決等)。 | |||
1、19‘-23‘在優學派上撥時間,變抽象為形象,不僅提高了學生觀察和操作能力,而且節省了課堂時間。為生生互評做好了鋪墊。 2、31‘-35‘在優學派上寫時間。使枯燥的作業變得有趣,極大地豐富了練習題量,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更加頻繁。 |
|||
3.新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創新點及效果思考(教學組織創新、教學設計創新等)。 | |||
1、增強了教學的層次性。使各環節過渡到位。在課堂能及時撲捉學生信息資源,對新知掌握,重難點突破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2、教學中能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固有情況。通過看一看、撥一撥、寫一寫、比一比。給學生創造了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調動了學生的感知,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3、注重課堂生成,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真正實現了互動課堂。 |
|||
4.對新技術的教學適用性的思考及對其有關功能改進的建議或意見。 | |||
由于缺乏對新技術的深入了解,對該工具在課堂上的應用挖掘不夠深入。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