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周長面積,電子書包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數學電子書包實錄《周長面積的應用》華坪小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數學電子書包實錄《周長面積的應用》華坪小學
“周長和面積的應用”教學設計方案
學校: 華坪小學 | 學科:數學 | 教師:陳躍 | 日期: | ||||
課題:周長和面積的應用 | 年級:三年級 | 班級:6班 | 人數:38人 | ||||
一、教學目標 1、能從生活情境中提煉出有關周長和面積的數學問題,體驗周長和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能根據周長和面積的相關知識選擇合適的條件。 3、能根據實際需要對結果進行合理靈活湊整。 二、項目研究目標 1、運用電子書包,提高把握學生學習狀態以及捕捉學生生成資源的效率。 2、 探求電子書包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的切入點, 三、目標設定依據: 教材在三年級上冊安排了面積概念的認識和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本學期主要安排了直邊圍成的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計算、周長概念的認識與計算及周長和面積的關系教學。本節課是周長和面積知識的綜合運用課,想通過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用周長和面積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過程中考察學生對周長和面積概念的理解,以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否能主動聯結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力求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來提高學生主動運用已有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前期,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在認識周長和面積的基礎上了解了生活中哪些問題與周長有關,哪些問題與面積有關,并掌握了長、正方形周長面積計算的方法。在各類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學生經歷了策略與方法的選擇要考慮生活實際性的過程,并具備了一定的反思評價能力。但就周長和面積而言,學生雖然已經積累了一些生活經驗,但是還缺少數學問題與生活問題的自覺聯結;問題解決的過程,學生也缺乏一定的綜合考慮、自覺運用已有知識進行選擇、判斷、調整等能力。本節課,借助具有生活真實的生活情況,努力引導學生在生生互動中自覺聯結數學問題與生活實際,并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
|||||||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技術支撐 | 設計意圖 | |||
一、提煉數學問題。 |
1、 播放動畫,要求學生梳理要解決的問題。 2、 請學生交流需要解決的問題。 3、 請學生進一步提煉成數學問題。 4、小結。 |
1、邊觀看動畫邊梳理問題 2、嘗試用語文表達梳理后的問題。 3、交流問題與哪些數學知識相關。 |
動畫 推送 |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數學問題,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 通過動畫直觀了解“裝石膏線”“鋪地磚”,嘗試與數學知識建立聯接。 |
|||
二、尋找解決路徑 |
1、 大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做哪些事情? (要測量哪些數據?為什么?) 2、播放動畫,要求學生邊看邊記錄數據。 3、請學生交流:量不到頂面的數據怎么辦? 4、小結。 |
1、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形成路徑 (預設:測量——計算——選擇) 2、記錄數據。 2、 交流:量不到頂面數據怎么辦? (預設:1、梯子;2、借助長方體特征思考) |
動畫的推送、以及PAD拍照的功能。 |
通過小組交流梳理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和路徑。 聯系長方體特征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 |
|||
三、嘗試解決問題。 |
(一)石膏線 1、嘗試獨立解決,小組交流。 (注意:石膏線是整米購買) 2、 呈現學生資源,辨析比較,要求學生說明選擇哪種石膏線,為什么? 3、 小結 (二)地磚 1、嘗試獨立解決,課件驗證。 3、 呈現學生資源,辨析比較,要求學生說明: 1) 選擇哪種地磚,為什么? 2) 是選用哪種策略思考的,為什么? |
(一)獨立思考,將思考過程和計算過程寫在學習單上,可以借助電子書包附帶的計算器。小組。 (預設:1、石膏線長度沒有進一。2、比較總價、數量、單價的三種思路) 說明自己的選擇以及理由。 (二)獨立思考,將思考和計算過程寫在學習單上,借助動畫檢驗并調整自己的思路。 |
拍照投影 動畫推送。 |
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體驗進一法的作用,以及解決問題是一定要聯系生活實際。 辨析不同的比較策略,體會解決問題路徑的多樣化。 |
|||
四、課堂總結延伸。 |
1、整節課的小結。 2、同學課堂表現評價投票。 |
投票。 | 對學生課堂表現做簡單評價。 | ||||
課后反思: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