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伶官傳序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伶官傳序》吉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伶官傳序》吉林省優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發掘作品的思想價值,汲取歷史經驗教訓。
2.鑒賞作品的文學價值,學習本文寫法。
過程與方法:
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在品讀、悟讀中發掘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把握作品的思想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
2.以史為鑒,體悟盛衰興亡之理。
2學情分析
經過前五冊古文的學習,高二的學生基本能夠讀懂淺易的文言文;學生對古文的把握常常停留在文意理解的層面上,缺乏深層的探究和理性的欣賞。
3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
賞析文本,品味語言,發掘作品的思想價值,汲取歷史經驗教訓。
學習難點
鑒賞作品的文學價值,從句式、手法等角度學習本文的寫法。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教學流程
一、導入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今天,我們就以五代史事為鏡,來知興替之道,以后唐莊宗為鏡,來明得失之理。讓我們繼續學習(板書:伶官傳序)
二、復習鞏固:文言知識點檢測
溫故方能知新。首先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來檢查一下同學們對本文重要文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組內共同評價對錯,不能確定的,及時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三、賞析文本
1、齊讀《伶官傳序》,思考:文章為我們描述了怎樣一幅波瀾起伏的歷史畫卷?
追問:你從何處感受到了“波瀾起伏”?
追問:你認為這幅畫卷有怎樣的色調?
2、細讀文本,體會:不同人生階段中你看到了怎樣的莊宗,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莊宗的故事要從晉王的“與爾三矢”開始,那時他還只是李存勖,而沒有成為皇帝……
設想: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中一個“志”字在李存勖的生命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雄心壯志”“胸懷大志”矢志復仇(莊宗受而藏之于廟)
“志在必得”(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
“志得意滿”“躊躇滿志”(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境衰志竭” (“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曾經的雄心壯志為何到了末路窮途?
“玩物喪志”(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小人得志”(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
從同學們的概括中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一個字牽動了莊宗的盛衰經歷: “志”。有志則盛,喪志則衰;志在則興,志亡則亡。(板書:志 盛 衰)
讀書要經歷這樣的過程:先把它讀厚,再把它讀薄。剛才我們親歷了這一過程。大家是不是有一種發現的喜悅呢?也許更深的領悟就在我們的品讀中產生了。讓我們飽含情感地再讀一遍文章。
3、本文是《新五代史》中《伶官傳》的序文,其實它并沒有標題,后人選文時稱其為《伶官傳序》。請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給文章起個標題。
小組討論,每組選出最精彩的一個,一會兒寫到黑板上。重復的不寫。選出喜歡的3個標題,作者解讀。
總結:通過大家擬寫的標題,我感覺到同學們對于本文的主旨已經把握,對歐陽修作為史學家撰寫此文的目的已然明了:借古諷今。可以說,宋朝是一個最風雨飄搖的朝代。歐陽修作此序是為了希望宋朝統治者以史為鑒,告誡執政者要吸取歷史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勵精圖治,不應滿足表面的虛榮,以期引起統治者的警惕。
4、清代沈德潛對本文有如下的之語:抑揚頓挫,得史記神髓,此六一公平生最得意之筆,五代史第一篇文字,后學者當百讀不厭也。(大屏幕)
以文章三、四段為例,賞析本文是如何做到“抑揚頓挫、氣勢旺盛”的。
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自由地誦讀一遍三、四兩段,在讀的過程中注意品味何處該抑,何處該揚。請用升降符號在文中標出。
請一至兩名同學,按著自己的理解給大家解說一下本文是怎樣地“抑揚頓挫”的,并作示范性誦讀。教師給予補充糾正。(根據回答板書 抑揚對比)
文章的“抑揚頓挫、氣勢旺盛”還有賴于句式。老師也想寫一寫莊宗得天下的過程,于是改寫了原文。請同學們感受一下,和原文比,讀起來有什么不同。
總結本文語言特點:長短結合,駢散結合,這樣顯得錯落有致,讀起來顯得抑揚頓挫,更能把作者的愛憎之情充沛地表達出來。(板書:駢散結合)
在描述莊宗意氣之盛時,語氣舒緩沉穩,透著褒揚。而在敘述莊宗衰敗之時,語氣忽轉促急,多用四字句,讀來節奏明快,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流暢中分明透著凝重哀惋,增強了感嘆的氣勢。另外,對偶詞句的運用在文中比比皆是,如盛與衰,得與失,天命與人事,難與易,這些對偶詞句的運用,使文章韻律節奏勻稱,文字簡潔有力,哲理性強。正如前人說:“敘唐莊宗處,倏而英俊,倏而衰颯。憑吊欷歔,雖尺幅短章,有縈回無盡之意。(大屏幕)
5、“讀史使人明智”,作為史論文章,我讀得好的境界是能夠從歷史中汲取教訓,并且生發出對當前、對以后有用的東西。本文實為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明代茅坤稱此文為“千古絕調”。歷代的文學家多視此篇為范文。我們也學一學文學家們,參考本文的行文特點,從對稱句式、對比抑揚手法等方面加以借鑒,寫一段闡發盛衰興亡之理的文字。
這節課我們深入地發掘了文章的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像歐陽修這樣的大家,很有憂患意識,也很有史家淵博學識和犀利獨特的眼光。他們的作品超越了歷史,他們的思想響徹在歷史的天空,永遠地給后世的人們以豐厚的精神的營養。
以五代史事為鏡,可知興替之道;以后唐莊宗為鏡,可明得失之理;以歐翁筆法為鏡,可曉為文之妙。希望同學們以后多讀此類好文章。讓我們汲取前人智慧,開啟智慧人生!
學習重點 | 賞析文本,品味語言,發掘作品的思想價值,汲取歷史經驗教訓。 | ||||
學習難點 | 鑒賞作品的文學價值,學習本文寫法,仿寫議論性語段。 | ||||
教學環節 | 學生活動 | 學習內容 | 我的收獲與疑問 | ||
課前復習 |
自主復習 小組評價 |
文言知識要點 詞類活用: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特殊句式:為天下笑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翻譯句子: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重點虛詞:其 ①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②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③何其衰也 |
|||
課堂賞析 |
板塊一 發掘 思想價值 |
自主 探究 |
通讀 | 文章為我們描述了怎樣一幅波瀾起伏的歷史畫卷? | |
細讀 |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不同人生階段中你看到了怎樣的莊宗。 | ||||
小組 合作 |
悟讀 | 請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給文章起個標題。 | |||
板塊二 鑒賞 文學價值 |
小組 合作 |
品讀 | 賞析本文是如何做到波瀾起伏、氣勢旺盛的。 | ||
自由表達 小組合作 |
表達 | 參考本文的行文特點,從對稱句式、對比抑揚手法等方面加以借鑒,寫一段闡發盛衰興亡之理的文字。 |
拓展閱讀 |
1.關于唐莊宗 唐莊宗姓朱邪,名存勖,本是沙陀族人,他的祖上做唐朝的臣子,被賜姓李。他父親李克用被唐王朝招來鎮壓黃巢農民軍。公元908年,晉王李克用死,李存勖繼承父業。他初有大志,著手整頓紀律敗壞的沙陀兵,組成精銳部隊。913年破幽州,取河北,擊敗對手梁國軍隊。923年在魏州稱帝,國號稱后唐。 【南征北戰】 唐莊宗驍勇善戰,常冒死搏斗。最激烈的、也是決定性的一仗是稱帝后奪取鄆州之戰。梁軍破德勝南城,莊宗棄北城,堅守楊劉城,與號稱十萬之眾的梁軍日夜苦戰,莊宗再占德勝城,梁軍決黃河口用洪水阻唐軍。莊宗聽取謀臣郭崇韜的計策,留兵守楊劉,自率輕騎從鄆州直取汴州,一舉消滅梁國。赫赫戰績,使歐陽修禁不住贊嘆:“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寵幸伶人】 唐莊宗小名亞子,喜演劇,能度曲。伶人能接近他,并漸漸參與政事。莊宗寵幸的伶人周匝為梁所得。莊宗滅梁進入汴州那天,周匝至馬前拜見,莊宗非常高興,并賜以金帛慰勞。周匝說:“我在梁國沒遭殺身之禍,多虧教坊使王俊、內園栽接使儲德源的幫助,請天子好好答謝他二人。”莊宗當場答應封官。郭崇韜竭力勸阻說:“幫陛下取天下的功臣還未封賞,卻先封伶人,是要失去人心的。”莊宗到底不聽,封陳為景州刺史,封儲為憲州刺史。 唐莊宗寵信伶人,讓景進、史彥瓊、郭從謙等優伶掌握實權。景進等專替他探聽宮外消息,回報的情況往往顛倒是非。許多朝官和四方藩鎮都爭著向伶官行賄,以求在莊宗面前說些好話。 【禍起蕭墻】 莊宗身邊近臣中最陰險的是那個演雜劇出身的郭從謙,因有些軍功,被封為掌握親兵的從馬直指揮使。因姓郭,又去親近權臣郭崇韜,并拜其為叔父。崇韜無辜被殺,郭從謙借此機會在營中蠱惑軍心。當時軍士王溫趁夜作亂,事發后被斬。有一次莊宗戲語郭從謙,說:“你的黨朋,忘恩負義,又教王溫造反。你們還想干什么呢?”從謙大為震驚,回來后便進一步煽動兵將道:“快把你們的積蓄拿出來買酒肉吃,不必考慮后事。”大家問為什么,他說:“陛下為王溫的事,等到攻占鄴地,要把你們統統活埋。”從此,這支親兵部隊便萌發了叛亂的念頭。 |
【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公元926年,樞密使崇韜和他的女婿、莊宗異母弟存相繼被殺,加上其他天災人禍,一時謠傳四起,人心浮動。兵士皇甫暉當時奉命戍瓦橋關,戍期已滿,卻被留下守貝州,心懷不滿,便趁機糾眾殺部將楊仁,裹脅裨將趙在禮為亂。這次兵變發生于夜間,故云“夜呼”。莊宗之禍,自皇甫暉一夫夜呼而起。 魏州兵變時,擁有兵權的伶官史彥瓊先拒不發兵,后又單騎逃逸,亂兵因得以很快據有鄴城。莊宗聞變,派宋州節度使元行欽招撫不成,又遣諸軍大集于鄴城而攻城不克,于是命蕃漢總管李嗣源統親軍討伐。李嗣源領軍到鄴城下,軍士大亂,迫嗣源為帝。莊宗只得御駕親征。誰知未與亂兵相接,諸軍先于途中離散奔汴,不得已中道而返。還軍途中,莊宗精神沮喪,流淚責備諸將說:“卿等事余以來,富貴急難,無不共之。今茲危蹙,賴爾籌謀,而竟默默無言,坐觀成敗……”元行欽等百余人都援刀截發,置發于地,以示忠誠。是時,君臣相對悲號。 四月,丁丑朔,伶官郭從謙率所部叛亂,進攻宮城,莊宗為流矢所中,崩于絳霄殿之廡下。坊人善友,將廊下樂器聚簇在莊宗的尸體上,發火焚之。 【身死國滅】 莊宗親征李嗣源敗回,眾叛親離,郭從謙乘危作亂,射殺莊宗。莊宗死,李嗣源正式繼承帝位,是為明宗。李嗣源曾企圖改國號,事雖未行,但李克用嫡親子孫全被誅殺,后唐政權實質上已經覆滅,故曰“身死國滅”。 2.《新五代史》與《伶官傳》 《新五代史》是我國的“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記》,記載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間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這五個朝代的歷史。后人為了把這部書與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詔監修的《五代史》區別開來,就稱為《新五代史》。 《伶官傳》是一篇合傳,除了寫敬新磨善于諷諫外,著重記述了后唐莊宗李存勖寵幸的伶官景進、史彥瓊、郭從謙三人禍國亂政的史實。按照《新五代史》的體例,多數傳文的前面有一段序文,用來評論史事。《伶官傳序》就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作的序文,目的是評述伶官受寵幸而亂政的史實,總結歷史教訓,諷諫當時的北宋統治者。 |
|||
相關資料 | 推薦書目 |
1、金開誠《伶官傳序賞析》 2、關永禮《古文觀止·續古文觀止鑒賞辭典》 3、范長斗 《歐陽修為什么寫〈伶官傳序〉》 |
其他資源 |
相關網絡資源: 四庫全書http://www.uus8.org/4/ 古詩文網http://so.gushiwen.org/type.aspx?p=1&c=%E5%AE%8B%E4%BB%A3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