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項鏈,珠寶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粵教版必修3第三單元10《項鏈》《珠寶》對比閱讀教學_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粵教版必修3第三單元10《項鏈》《珠寶》對比閱讀教學_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項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對比閱讀,體會作者在情節處理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設置 教學重點:把握《項鏈》與《珠寶》由物品的真假問題揭示人情的真假 教學難點:結合時代特征,體會物質與幸福的辯證關系 教學內容: (一)課前導入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可謂是“十九世紀后半葉法國社會一幅全面的風俗畫”,《項鏈》就是其中瑰麗奪目的一幀。還有一篇小說比《項鏈》創作早一年,題目也和首飾相關,二者宛如一對雙生姐妹,那就是我們學案中的《珠寶》。今天,讓我們一起以對比閱讀的形式重讀文本,看一看莫泊桑為什么要寫如此相似的兩篇小說,他想通過文章告訴我們什么?
(二)整體感知、思考探究 1.整體閱讀,點明手法【4min】
同學們都已經提前預習過這兩篇小說。如果你是主人公,以“項鏈”、“珠寶”為關鍵詞,你會怎么敘述這個故事(主要情節)。
PPT顯示人物名字: 《項鏈》:瑪蒂爾德
(參考: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辨項鏈) 《珠寶》:朗丹先生
(參考:厭珠寶-賣珠寶-辨珠寶)
小說中最戲劇化的是哪一處情節?高潮在文章的哪個部分?(生可概括回答并朗讀文本:《項鏈》
是在瑪蒂爾德發現項鏈是假,《珠寶》是朗丹先生發現太太的珠寶為真;在結尾處到達高潮,引起讀者驚嘆)
這就是我們說的歐·亨利筆法(蓄勢藝術),同學們可以對照學案,一齊朗讀一下。
作者常常在文章情節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文章的結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合乎邏輯且令人信服,往往有“象外之境與言外之意”。(生齊讀學案)
2.首飾驗真心
《紅樓夢》中有一句詩,叫“假作真時真亦假”,曾相信的真項鏈實是假,原以為的假珠寶實為真,《項鏈》和《珠寶》最讓讀者吃驚的是首飾真假之謎的最終揭曉。但莫泊桑不僅僅在情節上匠心獨運,他在小說中塑造的人物也很值得品讀。老師為大家梳理了這兩篇文章的幾個重要角色,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的形式討論其中至少一組的人情真假。請在文中找到你判斷的依據。【2-3min討論,5-7min解讀】
PPT顯示:
《項鏈》 檢驗結果 羅瓦塞爾先生 瑪蒂爾德 福雷斯蒂埃太太
① ②
《珠寶》 朗丹太太朗丹先生
(學生發言,5-6個討論后表達)
3.項鏈=幸福?珠寶=幸福? 這兩位太太有何相似,又有何不同?她們擁有了夢寐以求的首飾以后,是真的幸福嗎?作者對她們有怎樣的情感寄托?
4. 課后練筆,任選漫談
人說“世事無常,人情暖涼”。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盡相同。我們此前提出的那個問題:項鏈和珠寶雖能帶給人短暫的快樂,但這些物質并不能保證人長久地感受并擁有幸福。同學們,你們心中的幸福是什么?
談談你心中的“幸福等式”(幸福= + + + ……) 以及實現這個等式需要怎么做?
(三)結語
一串項鏈十年債,蹉跎容顏情更深。 舊日誓言猶在耳,珠寶散盡驗忠貞。 各類誘惑難摒棄,堅守本心方可存。 寫遍人間眾生相, 還予世人自在身。
板書:
對比閱讀
項鏈 珠寶
|| 幸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