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伶官傳序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伶官傳序》湖南省 - 邵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伶官傳序》湖南省 - 邵陽
《伶官傳序》教案
教學目標 1、分析課文結構,體會古代散文“散而不亂、氣脈貫通”的特點。 2、學習通過正反說理論證中心論點的寫作方法
3、認識“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觀點,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學習通過正反說理論證中心論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 教學方法 質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步驟
導入 上①問侍臣:“創業與守成孰難?” 房玄齡曰:“草昧②之初,與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創業難矣!” 魏征對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失之于安逸,守成難矣!” (選自《資治通鑒·唐紀》)
【注釋】①上:指唐太宗。②草昧;此指開創國家。
一、作者介紹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北宋中葉的文壇領袖,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都是他的學生。他在詩、文、書法、文論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文學: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生查子》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蝶戀花》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玉樓春》 史學:
È 《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記載907年至960年間五代史實,是一部紀傳體史
書,
È 歐陽修認為前人薛居正編纂的《舊五代史》不宜“垂勸誡,示后世”,于是重新編寫
了五代史。故稱之為《新五代史》。
《伶官傳》就是其中一篇。
作品介紹
• 《伶官傳》是一篇合傳,寫了敬新磨、景進、史彥瓊、郭從謙四個伶人。 • 伶:演戲的人。伶官:在宮廷中受有官職的伶人。 •
二、背景介紹
五代【唐宋之間的五個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是我國歷史上戰亂頻仍的動蕩時期。在這短短53年間,先后換了四姓十四個國君,篡位、弒君現象屢見不鮮。
三、反饋矯正 (詞類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禍患常積于忽微
函:名詞活用為動詞,用木匣子裝
夜、東:名詞作狀語 ,在夜里 ,向東 四 :數詞作狀語 , 四方
興、亡:動詞使動用法 ,使„„興盛,使„„滅亡 忽微:形容詞用作名詞,微小的事
A、燕王,吾所立 B、此三者,吾遺恨也 C、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D、盛以錦囊
E、系燕王父子以組
F、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G、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詞短語后置:D E G 被動句:F G 判斷句:A B 省略句:C D
(文句翻譯) 1、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 而皆自于人歟?
難道是得天下難而失天下容易嗎?或者說考察他成功與失敗的跡象,都是由于人為吧?
2、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人生的禍患常常在極細微的事情上累積而成,有勇有謀的人往往被他溺愛的事物所困擾,難道只是(溺愛)伶人才如此嗎?
3、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推究莊宗取得天下,與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這道理了。
4、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恭敬地取出箭來,用絲織的口袋裝著,背著在軍前開路,等打了勝仗回來,就把箭收藏到宗廟。
5、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當他用繩子綁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裝著梁國君臣的頭,走進祖廟,把箭交還到晉王的靈
座前,把報仇成功的消息告訴晉王時。
6、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憂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
四、自讀課文,思考
È 1.本文的論點是什么?(用課文的原話回答。) È 明確: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È 2.作者立論的依據是什么? È 明確:“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È 概括:通過莊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È 3.通過課文大家推知本文運用什么論證方法? È 明確: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
五、再讀課文,思考 È 1.作者是如何來寫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 È 2.在這幾個時間節點上,在莊宗身上發生了什么事?(請同學們用課文中的話概括。)
È
作者認為莊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 È (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 È “盛”——“憂勞可以興國” È “衰”——“逸豫可以亡身” 既然已經強調了“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為什么在第四段中還要加上“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哉?”這一結尾?
談一談
È 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È 請大家從歷史或現實的角度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感想? È È
È 聯系個人實際:
È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許有很多像“伶人”那樣的角色。 È 故曰:
欲成其大事者,必謹小慎微; 欲展其智勇者,必戒其所溺。
六、總結寫作特點: È 1.開宗明義,總攬全文
È 2.精心選材,巧妙安排 È 3.對比論證,觀點鮮明 È 4.抑揚頓挫,情感充沛 È 5駢散結合,錯落有致
七、布置作業
讀下面一則故事,寫一段自己的感受。
一只野狼臥在草上勤奮地磨牙,狐貍看到了就對它說:“天氣這么好,大家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我們隊伍中吧!”野狼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它的牙
齒磨得又尖又利。狐貍奇怪地問道:“森林這么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又沒有任何危險,你何必那么用勁磨牙呢?野狼停下來回答說:“我磨牙并不是為了娛樂,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