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伶官傳序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伶官傳序》遼寧省 - 沈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lián)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人教版選修《伶官傳序》遼寧省 - 沈陽
《伶官傳序》教學設計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
課
課前準備內容:制作課件,剪輯視頻資料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積累“原”“本”““跡””“莫”“舉”的文言實詞虛詞和被動句等
特殊句式。
2.了解作者歐陽修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其寫作本文的目的。
過程方法:
1.使學生在已有文言知識基礎上,通過自主與合作、討論與交流等學習方式方法,完成對重要語言點的識記和積累。
2.提要鉤玄,通過朗讀、講授、討論、點播、觀看視頻資料等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探求、理解文本中作者的觀點和主張。
情感態(tài)度
價值觀:
以史為鑒,從李存勖創(chuàng)業(yè)立國到身死國滅的盛衰舊事中,體會“滿招損,
謙受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
困于所溺”的道理;同時體會作者歐陽修的史學觀和憂國愛國情懷。
重點 積累常見文言文實虛詞及重要特殊句式。 難點
理解作者“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的史學觀點,及文本以史鑒今、對比論證的手法。
教
學
過程 教學內容與情景設計 設計意圖 1.導入:微視頻 《慈禧是戲迷》 引起注意,激發(fā)興趣,
導入文本
2.作者簡介:文學地位、主張及史學觀 了解作者及其史學觀 3.明確學習目標:四點 4.解題:“伶官”“序”
5.介紹時代背景,明確“借古諷今”“ 以史鑒今”的文法。 明確手法和作者寫作
意圖 6.提要鉤玄,解讀文本。 (1)“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A.篩選信息,明確內容。 鍛煉學生篩選信息能力
B.小組討論、交流,明確重要語言點:“原”“請”“組”“少牢”及活用、特殊句式等。 合作探究,表達交流
C.朗讀課文,體會文氣
D.結合微視頻《得償父命》,體會莊宗得天下之“盛”。
增強直觀性,拓展文章內容
梳理莊宗當政“時間表”---創(chuàng)業(yè)15年,守業(yè)3年。
過渡:由分析得天下進入分析失天下,進而理解使用對比論證法突出主旨 (2)“與其所以失天下”
A.篩選信息,明確內容。(聯(lián)系“相關連接”)
鍛煉學生篩選信息能力
B.小組討論、交流,明確重要語言點:“逸豫”“衰”“用事”等
合作探究,表達交流 C.朗讀課文,體會文意。 D.討論、交流:“伶人用事”的危害----聯(lián)系“相關連接”,并結合微視頻《身死滅國》,體會莊宗失天下之“衰”。 增強直觀性,拓展文章內容 (3)“抑本其成敗之跡” A.理解作者的認識:“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皆自于人歟”的道理,呼應篇首主旨:“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闡明作者的史學觀點。 鍛煉學生篩選信息能力
B.展示“因沉溺于個人愛好而亡國的君主”典型案例,闡釋“謹嗜好”對于君王的意義,以及對于個人發(fā)展的意義。 拓展文章內容,引發(fā)學生思考 7.小結:
突出重點難點 (1)文本主旨與論證方法。 (2)整理積累重要語言點。
8.布置作業(yè):翻譯文段----唐太宗李世民與房玄齡、魏征論 “創(chuàng)業(yè)與守業(yè)”(印發(fā)題單) 延伸課文內容,考查學生解讀文言文的能
力
板書設計
1.學生書寫重要語言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 2.ppt展示課文分析要點:
課后
反思
(1) 相對而言,安排一課時完成全篇的教學任務,時間還是有點兒緊了,但是如果在基礎知識部分提前給導學案的,會節(jié)省一些時間。本節(jié)課將重要語言點結合課文分析在課上進行處理,也是想體現(xiàn)整體呈現(xiàn)課文教學的設計思路。
(2) 課文分析中插入三段微視頻資料,是想在補充課文信息的同時,增強直觀性,
并適當拓展,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是不是太多了,有沒有必要,也覺有待商榷。
(3)講課中有時語言不夠簡潔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