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荊軻刺秦王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五課_荊軻刺秦王_湖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五課_荊軻刺秦王_湖南省優課
《荊軻刺秦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把握文言字詞 賞析人物形象 欣賞敘事藝術 教學重難點:
把握文言字詞及賞析人物形象。 教學關鍵:
通過提要鉤玄的閱讀方法,抓住文言關鍵字詞,吃透文義。 通過不同形式的誦讀走進人物內心,賞析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 課堂導入(直接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荊軻刺秦王》的發展部分。 二. 學習行刺準備部分
1.行刺路漫漫,準備信物難上難,項上人頭誰愿予,得來僅憑三寸舌。項上人頭已獲得,荊軻還需要做哪些準備呢?我們齊讀五、六段。 2.字詞疏通:
⑤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坷。
⑥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 3.人物形象分析: 太子:積極作為、盡職盡責
4.欣賞敘事藝術:有詳有略,重點突出 同樣是準備,但是在著墨上卻有不同:
⑤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坷。
⑥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
③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有詳有略,重點突出這一敘事藝術,其實和毛澤東同志“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作戰原則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平時寫作也應做到詳略得當。 三. 學習七、八段
文章至此,荊軻的準備是否充分,我們來看七、八段。 1.字詞疏通:
⑦荊軻有所待..
,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⑧頃之未發,太子遲.
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2.準備不充分:有所待
待何人?一位和荊軻有默契的勇士。 3.賞析人物形象:
既然準備不充分,為何荊軻毅然選擇出發呢? 太子:焦急、不沉穩 荊軻:重義
四. 學習“易水訣別”
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荊軻準備不足毅然前行,這又是一場怎樣的訣別呢?我們齊讀“易水訣別”段。
1.通過誦讀,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怎樣的氛圍? 悲壯 2.字詞疏通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
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3.通過誦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進一步感受這份悲壯。 4.將文本與陳凱歌《荊軻刺秦王》的易水訣別片段進行對比閱讀 電影表達和文本傳達哪個更到位?
“易水訣別”片段,你從哪里感受到這份悲壯?
從送行者的著裝,從荊軻的和歌,從寒之易水蕭蕭秋風中,從送行者的反應,更從荊軻“終已不顧”的背影中感受到這種悲壯。 5.誦讀 五. 小結
從尋制匕首,配備助手到怒斥太子,易水訣別,我們感受到了人物鮮明的個性,也領略到了這千古流傳的記敘散文中能夠指導我們寫作的敘事藝術,更深刻體會到了“易水訣別”的悲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