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方山子傳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方山子傳》江西省優(yōu)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方山子傳》江西省優(yōu)課
《方山子傳》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
(一)通過閱讀分析,學生了解傳主的重要事跡和精神風貌,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和概括能力。 (二)學習文章打破平淡,塑造豐滿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文章打破平淡,塑造豐滿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閱讀分析,學生了解傳主的重要事跡和精神風貌,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和概括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北宋元豐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在黃州四年多,蘇軾在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于是有了青史流芳的“東坡居士”;在黃州,蘇軾泛舟赤壁磯下,于是有了傳誦千古的“兩賦一詞”——《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在黃州,蘇軾碰上了一位故人,這位故人是誰? 明確:方山子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對作者進行簡單回顧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唐宋八大家,蘇門占了三位。
蘇軾二十一歲中進士,神宗時期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四年多曾于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貶惠州、儋州。大赦北還,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郟縣,追謚文忠公。
2.整體朗讀,字詞正音:
閭(lǘ)里 謫(zhé)居
陳慥(zào) 著(zhuï)帽
矍(jué)然 奴婢(bì)
岐(qí)亭 精悍(hàn)
挾二矢( Xié shǐ)
勛(xūn)閥(fá) 庵 (ān)
儻 (tǎng) 見之 陽狂垢污 (gîu)
3.檢查重點詞語
Ø稍壯,折節(jié)讀書 Ø然終不遇 Ø庵居蔬食 Ø方山子亦矍然 Ø適見焉
Ø問余所以至其家 Ø環(huán)堵蕭然
2 / 3
Ø前十有九年 Ø往往陽狂垢污 Ø方山子儻見之歟 明確:
改變以往的志向行為
被賞識
住草房吃素食
吃驚注視
恰好;他
......的原因
清冷,空蕩
通“又”
通“佯”,假裝
通“倘”,或許,可能
(三)問題探究
我們經常說對古人信息的了解至少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點:姓名(包括字號等)、朝代、家庭背景、生平、著作,那么從蘇軾的文章中,我們能了解方山子多少信息?從文中找出相關信息填寫下表。 原名 字 號 號的由來 家庭情況
生平 少時
稍壯 晚年
愛好 明確: 原名 陳慥 字 季常 號 方山子 號的由來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家庭情況 環(huán)堵蕭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世有勛閥,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
生平 少時 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
稍壯 折節(jié)讀書,然終不遇 晚年 遁于光、黃間,曰岐亭
愛好 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
1.方山子是怎樣的一個人?試用一個或兩個字概括。在文本中如何具體體現他的這一特點。
明確:“異”
3 / 3
與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
少時——血氣方剛 一身俠氣 稍壯——折節(jié)讀書 有志用世
晚(年)——終不n 遇 遁于光、黃間
生活態(tài)度的獨特:庵居蔬食,棄車馬、毀冠服, 徒步往來, 所著帽,方屋而高 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 不與世相聞。人莫識也。
大氣灑脫的行為作風: 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世有勛閥,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
田,歲得帛千匹,皆棄不取,獨來窮山 。
2、蘇軾為什么寫方山子這個人?
贊賞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潔品德。“同是天涯淪落人”,一個是懷才不遇的陳慥,另一個是屢遭貶謫的蘇軾,欲馳騁當世,然終不遇,相似的經歷使得二人惺惺相惜。所以,“借他人之酒杯,澆胸中之塊壘”,流露出同為“懷才不遇”的感慨。
(四)、概括主旨
蘇軾寫作本文僅僅是為了記方山子其人嗎?還是另有深意?
(明確:表彰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潔品德,借此流露出同為不遇的感慨。隱約折射,作者結合自己當時被貶的黃州的處境,于文字之外,寓己之情,搜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胸中之塊壘。寫方山子未嘗不是自悲不遇,但方以文為禍,不便直言,于是隱約其辭,語多深婉。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方山子傳》搜蘇軾在黃州的心態(tài)的一種形象的折射。) 五、練習
附:板書設計 方山子傳 少時——一身俠氣
稍壯——-折節(jié)讀書 前俠后隱 淡泊自守 晚-——遁于光、黃間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