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兄弟鬩墻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小說欣賞官場現形記《兄弟鬩墻》遼寧省 - 沈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小說欣賞官場現形記《兄弟鬩墻》遼寧省 - 沈陽
《兄弟鬩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梳理小說情節,把握文章結構,學習作者精妙的情節構置手法(誤會法)及其作用。 2.認識晚清封建社會官場的黑暗現實,學習作者夸張、漫畫化的鬧劇手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表演課本劇,分析品味評價人物形象。 2.小組討論,評價《官場現形記》一書的優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對兄弟買賣官丑行的諷刺與揭露,對見利忘情的行為的批評。 2.認清晚晴官場黑暗的社會現實,體會作者對晚清官場的譴責和愛國的情懷。
學情分析
所執教的學生為高一學年學生,孩子們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但是學校體制特殊,學生年齡偏小,本次上課同學整體年齡在14歲左右,對于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會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作品藝術表現力等方面能力需要加強訓練。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實際情況,我實際采用以下教法:①課前同學們通過初讀理解,編排課本劇,課上演繹課本劇,以此關照文本,感受人物形象和性格。②采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過教師設疑提問與學生設疑解疑結合,共同研究作答,解決本文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生表演課本劇,分析品味評價人物形象。
2.體會作者對兄弟買賣官丑行的諷刺與揭露,對見利忘情的行為的批評。
教學難點
1.小組討論,評價《官場現形記》一書的優劣。
2.認清晚晴官場黑暗的社會現實,體會作者對晚清官場的譴責和愛國的情懷。
一、導入
晚晴的小說界,無論是讀者還是作者,大多注目于情場、墳場、文場、戰場這幾個舊有的小說熱點上,有一個人卻脫穎而出,專寫社會生活中另外一個場——官場。大家知道這是誰的什么作品嗎?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本節課我們一同學習本書的選段《兄弟鬩墻》,了解官場背后的那些人、那些事。
二、解題
1.俗話說,題目是打開文章的一把鑰匙,從文章題目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2.原小說的題目本節的題目是藩司賣缺兄弟失和,比較一下,你覺得哪個題目好呢?
三、情節結構分析,學習誤會法 1.結合預習,概括課文情節。
2.用4個字,或者4組詞,或者4個短語來概括課文情節。 3.誤會法的學習。
四、欣賞課本劇,探討人物形象
課前同學們準備了課本劇,我們來一同欣賞表演,看看他們對劇中人物的演繹,稍后我們同學們也做一回導演,給演員們說說戲,結合最精彩的句子,評價演員們演出是否到位。 總結:兄弟二人都是貪婪 虛偽 無恥 狡詐之人,弟弟又多了一份魯莽和蠻橫。
五、主旨探討
兩個人的一吵一打,上演了一場兄弟鬩墻的鬧劇,究竟責任在誰?請同學們自由地組成小組討論一下。
總結:這里有個人的原因,貪欲的無限膨脹,也有社會的原因,制度的原因,歷史遺留的問題,種種原因結合到兄弟二人身上,終于導致他們大打出手,為了金錢,兄弟情誼可以不要,為了金錢,斯文體面也可以不要。作者通過他們兄弟二人的互相揭露,暴露了官場的黑暗。 六、《官場現形記》評價
縱觀整本《官場現形記》,作者筆鋒所及,幾乎囊括了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所有階層,層層官吏,無層不污,無層不朽。這本小說是中國第一部在報紙上連載的小說,一經刊出,立刻引發盛況。(出示影響)
對于本書的評價,確是褒貶不一的,大屏幕中給出了茂苑惜秋生和魯迅的評價,請同學們自由的組成小組,結合評價和文中內容,探討本書的成敗? 總結:
優點:有別于以往諷刺小說的“婉而微諷”式的創作,《官場現形記》著力于詼諧、夸張的鬧劇創作手法,更加辛辣直接的揭露的晚晴官場真實的丑惡嘴臉,把無價值的撕碎給人看,抒發了當時民眾的心聲。
缺點:由于是在報紙上連載,通盤考慮與反復修改不夠。刻畫人物的時候,常常缺少對于人物精神世界的洞察力。情節上,往往流于一些表面事件。文字上,缺少含蓄蘊藉,顯得缺少詩意,有傷其美。
七、結語
當時的中國被貪腐金錢所害,人性異化,制度腐朽,救中國和救眾生是一致的,戲謔只是他的筆法,在戲謔的筆法下是他的一顆嚴肅的心。李寶嘉無疑是有一顆熾熱的愛國心的知識分子,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時至今日,本文依舊有極強的教育意義黨今中國的領導人大刀闊斧,整飭吏治,為官者需心正,心正得心安,心安乃平安,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作為國家未來的你們,要時刻明確求學的目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要處處錐心,方得真心。
八、作業
根據《詩經·常棣》中:“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發揮你的聯想和想象,使用“誤會”的技法,續寫《兄弟鬩墻》,不少于500字。
九、板書
評 價
主
旨
人 物
手
法
十、教學反思
本課備課充分,知識點反復推敲,最終深入文本,引導學生理解精彩的情節構置技巧——誤會法,通過對課本劇的評價,學生們興趣極高地走進了人物,探討分析人物形象充分。主旨生成水到渠成,形式新穎。另外,由于本書是報紙連載刊物,又有特殊的時代背景,探討本書的藝術成就尤為必要。學生們質疑激趣,思考有深度,對小說成功和失敗之處討論的有高度。現場效果極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