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蘇武傳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四單元11.《蘇武傳》(第二課時)青海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武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蘇武傳 時間 2019年6月27日 授課班級 高一(6)班
課型
新授
教 學 目 標
1.了解班固以及《漢書》的相關知識。
2.掌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知識,準確把握課文內容。
3.理解主題,感悟蘇武對待苦難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 點 掌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知識,準確把握課文內容。
難 點 理解主題,感悟蘇武對待苦難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設想
在第一課時整體把握文本的基礎上,拓展視野提升能力。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由歌曲《貝加爾湖》引出蘇武牧羊的北海,即貝加爾湖。 二、介紹作者作品
1.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與《史記》齊名,合稱“史漢”,是古代傳記文學名著.其中還收錄了西漢大量的辭賦和散文,有總集的性質。記錄了漢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歷史,共100篇,分為十二帝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 2.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少年時就能作文誦詩賦,長大后博覽群書.后任蘭臺令,經過20多年的努力,寫成《漢書》。和帝永元元年初,班固隨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為中護軍.后來, 班固因竇憲專權受到株連,死于獄中.其作品《漢書》由其妹班昭和同鄉馬續完成。 三、文本思考,認識蘇武
1.仿句練習,仿照例句再造兩個句子,與例句構成排比句。 例句:幽深的貝加爾湖銘記著它的正氣,高聳的烏拉爾山見證了他的忠貞。
多媒體展示《貝加
爾湖》歌詞,讓學生從地理方位上認識蘇
武牧羊的北海,為下一環節討論蘇武的精神做鋪墊。
仿句練習讓學生再次把握文本。
2.蘇武在匈奴堅持民族氣節十九年,靠的是什么? 3. 賞讀高考滿分作文《永遠的蘇武》。 四、歸納主題
《蘇武傳》集中寫了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間的事跡,頌揚了他在敵人面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饑寒壓不倒,私情無所動的浩然正氣,充分肯定了他堅毅忠貞、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 五、藝術手法探究 1.詳略得當。
詳:蘇武寧死不降、臥雪牧羊等
略:蘇武為於(wū)靬(jiān)王賞識及牛羊被盜等 2. 用語言、行動、細節刻畫人物 。 3. 對比和映襯手法的運用。 六、拓展延伸
比較蘇武和海明威《老人與海》的硬漢精神。
【課堂小結】略 【作業設計】
1.整理積累重要的實、虛詞的意義與用法,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固定句。 2.深入探討蘇武的忠義精神。
學生討論蘇武精神,明確如何傳承愛國主義精神。
賞讀優秀作文,感悟蘇武精神,體會文章的立意構思,建立在對文本的熟練把握
以同桌為單位討論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質疑交流
板書設計: 蘇武傳
班固
銘記與遺忘 課后反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