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百喻經
所屬欄目:高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文化經典研讀《百喻經》天津市 - 靜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百喻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重點字詞,了解《百喻經》的相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把握文意,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聯系生活經歷,探討寓言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課型】授新
【教學重點】把握文意,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 【教學難點】聯系生活經歷,探討寓言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常見成語配對游戲。
杞人憂天、揠苗助長、畫蛇添足、南轅北轍、買櫝還珠 二、展示學習目標
1、積累重點字詞,了解《百喻經》的相關知識。 2、把握文意,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 3、聯系生活經歷,探討寓言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三、字詞過關 詣市、敕、嗤 四、走進作品
1、《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一部佛教經書,南朝蕭齊時天竺(古印度)僧人求那毗地譯,共四卷。
2、因為佛教的義理玄微,一般人難以理解,所以佛教就通過各種譬喻,將經書中那些艱澀難懂的教義,化做淺顯易懂的故事,
使人容易接受。
3、《百喻經》的譬喻影響很大,很多寓言故事流傳至今,像“盲人摸象”“空中樓閣”“水中撈月”等寓言故事,婦孺皆知。
五、文本探究 (一)愚人食鹽 1、觀看視頻。
注意視頻中出現的關鍵詞。
2、根據關鍵詞,將你所看到的視頻內容概述為一個故事。小組討論后發言。(2分鐘)
發言要求:
①語言表達簡練,準確,流暢。 ②舉止大方,聲音洪亮 。 ③講述時不能拿教材或輔導書。 3、解釋重點字詞、句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4、思考:這個故事與佛教有什么關聯?它譬喻佛教的什么教義?(從原文找答案)
明確:譬彼外道,聞節飲食可以得道,即便斷食, 或經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餓,無益于道。如彼愚人。 以鹽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復爾。 5、總結:這則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凡事恰到好處時才能美妙無比, 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過猶不及)
6、你有沒有“過猶不及”的經歷,請你舉個例子說明。
嗎啡作為麻醉劑使用,有強大的鎮痛作用,對一切疼痛均有效,在戰場上救了很多人。但是,使用嗎啡3天即產生耐藥性,7天就可以上癮,救命藥變毒藥。
(二)渴見水 1、選詞填空
2、思考:你覺得這個人的做法可取嗎?請你評價一下。(結合自身例子)
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人常常有這種心理。有的人覺得做某件事情太難了,就干脆不做,淺嘗輒止。哪知道渴了就應該喝,能喝多少是多少,沒有人要求你全部喝完。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眼前的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我們可以制定長遠的目標,但不能因為目標太遠而放棄一切努力。
(三)入海取沉水 1、復述情節
2、假如你是買炭者,當你知道這是沉香木時,你會不會購買?你會有什么樣心理和神態?請發揮你的想象,描寫當時場景。
3、這則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不隨波逐流、不急于求成、不盲目效仿 4、舉例子說明這個道理。
明確:一出校門就想空手當大官、當老板,不愿意沉下心來付出。可,如果不夯實基礎、沉淀經驗、淬煉自己,夢想又如何輕易實現?所以,急于求成是空想,腳踏實地才是夢想
六、課堂小結
佛教哲學,從本質上講是唯心主義的,是不科學的。但是,含英咀華,棄除糟粕,我們還是能夠從禪語中尋覓到一些人生智
慧。
禪是一把拂塵,拂去心中的塵埃; 禪是一片陽光,照亮心靈的暗角。 七、作業
1、完成導學案上的“小試牛刀”一題。
2、完成《百喻經》上另外三則寓言故事的翻譯,并結合社會現實或人生經歷搜集相關素材,以便下節課課堂交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