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音樂鑒賞,音樂與人生
所屬欄目: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必修《音樂鑒賞》第一節音樂與人生-大連市第四十八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必修《音樂鑒賞》第一節音樂與人生-大連市第四十八中學
教學目標評論
一、知識與技能;
1、對比聆聽兩部音樂作品,在音樂中聯想,聽賞、分析、用筆描述音樂,理解音樂和其他人文藝術或人文藝術之處的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理解音樂與歷史、文化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
2、在欣賞不同風格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的表現手段,逐步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運用音樂要素來聆聽音樂、分析音樂、理解音樂。
二、過程與方法
1、教師是導的身份,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鑒賞和分析音樂。
2、培養學生運用比較、探究、合作等方法深入本課。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用音樂思維的方式感知、體驗、理解、鑒賞音樂,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觀,學會用音樂的認知方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2、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用音樂豐富自己的生活, 用音樂美化自己的人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觀,用音樂來提高生活質量。
2學情分析評論
本單元的學習是學生們進入高中以后的第一節音樂課,要盡快完成初中和高中角色的轉換,這節課既是學生學習音樂鑒賞的出發點,也是孩子們提高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過程,是音樂鑒賞教學活動的“綱”。這個時代的學生們,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組合,一開始就發自內心地喜歡聽教材內容的人不多。雖然第一節內容較多,但由于師生是第一次見面,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所以這些內容是非常必要的。
3重點難點評論
重點:通過《草原放牧》、《第六(悲愴)交響曲》對比欣賞,引導學生思考有哪些音樂要素在發揮作用,發揮怎樣不同的藝術作用。
難點:通過欣賞,引導學生思考作品表現了怎樣的音樂 情緒,產生了哪些聯想與想象,揭示了哪些社會內容。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對比欣賞《草原放牧》、《第六(悲愴)交響曲》,總結音樂有哪些要素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課前交流評論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提出問題:音樂與人生有什么關系?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
3、高中音樂與初中音樂在學習形式與要求上的區別
4、交流后,學生進行總結
活動2【導入】 課堂目標解讀評論
1、初中與高中音樂課學生們的角色轉換
2、學會并掌握音樂術語來描述音樂
3、 音樂潛移默化的影響
活動3【導入】情境導入評論
1、集體讀導言:解釋孔子格言:“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教師補充:“興于詩”,人的修養從學詩歌開始;“立于禮”,自立從學禮儀開始;“成于樂”,完美人生從音樂開始。
2、找同學代表朗誦散文。
教師:追求高質量生活情趣的人,應該用音樂來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許我們不是作曲家、音樂家,但我們可以聽、可以看、可以鑒賞。
活動4【活動】聆聽作品《草原放牧》評論
完整聆聽《草原牧歌》,邊聆聽邊用筆繪畫出對于音樂理解的線條。提問:
1、有哪音樂要素在發生作用?(按小組討論:學生代表總結:節奏……)
2、獨奏樂器是什么?(琵琶)講“琵琶協奏曲”,介紹琵琶
3、音樂情緒怎樣?聯想和想象到了什么?(富有生機和朝氣、天真、活潑;聯想到美麗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4、節奏等形式要素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指導學生參與鑒賞實踐活動
活動5【活動】聆聽作品《第六悲愴交響曲》片段評論
欣賞作品《第六(悲愴)交響曲》的A樂段
1、提出問題:A樂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緒?聽了音樂后能讓你聯想到些什么?
2、欣賞音樂,并用線條的形式繪畫出學生們對這個音樂的理解
3、對于作品的感受與理解哪些要素起到了作用?
4、簡單講授交響樂,并總結主題是交響樂的靈魂,是樂曲發展的基礎,熟記主題可加深對樂曲的理解和感受,同時,又培養了音樂的記憶力。
5、欣賞中依據教材分析,做適當提示,促使完成音 樂語言在內心的釋讀。
活動6【活動】對比哪些要素發揮了不同的藝術作用評論
1、聽賞《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愴)交響曲》(音樂片段),讓學生比較兩首作品的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
2、唱《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的第一主題,畫出旋律線,與《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題進行比較,感受兩段音樂不同的旋律特點。
3、標出《第六(悲愴)交響曲》第四樂章第一、二主題的節奏,拍擊節奏,與《草原放牧》的節奏進行比較,體驗兩段音樂不同的節奏特點。
4、復聽樂曲的第一部分,并讓學生用手指表示出第一、二主題。
通過對比欣賞,使學生更清楚、更方便地認識音樂的形式要素在表達音樂情感時發揮的重要作用。
活動7【講授】經過對比,總結出音樂有哪些要素組成?評論
1、哪些要素促使同學們針對不同的音樂形象繪畫出不同的線條。
2、通過對比、歸納總結音樂中的要素有哪些?
活動8【練習】鞏固練習評論
1、思考、鞏固、完成拓展與探究課后題
2、拓展與探究部分的1,3兩題,讓學生自己把課上分析、討論的結果填入書上相應的表格里。
3、拓展與探究部分的第五題,采用提問的形式完成。學生回答后老師再做適當的補充。
拓展與探究的第一、第三,旨在引導學生完整地感受、體驗、理解音樂作品本身。拓展與探究部分的第五題,旨在引導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基礎上,初步掌握一些欣賞音樂的方法,并且從理論上知道一些欣賞音樂的基本常識。
活動9【作業】課后拓展評論
1、課后聆聽《長江之歌》
2、學會歌曲的旋律
3、下節課要通過所總結出來的要素來分析和欣賞這個作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音樂鑒賞,音樂與人生”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必修《音樂鑒賞》第一節音樂與人生-大連市第四十八中學”,所屬分類為“高中音樂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必修《音樂鑒賞》第一節音樂與人生-大連市第四十八中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