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飲食中的,有機化合物,油脂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第3節(第三課時)飲食中的有機化合物—油脂-甘肅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魯科2003課標版必修2第三章第3節(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飲食中的有機化合物——油脂
一、教材分析
油脂是人類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本節教材緊扣本章關于人
體重要營養物質的主題,從標題上就開門見山地指出了油脂在人體中的功能。本節重點介紹油脂的結構,從結構上介紹了油和脂的區別。在闡述油脂的結構之后,重點介紹了油脂的在人體中的代謝和功能。弱化了油脂工業用途的介紹,突出了本節的主題,更加突出了化學與生活的關系。
教材在指出油脂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的營養物質后,即指出油脂是高級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它屬于酯類。教材還說明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有單甘油酯和混甘油酯兩種,而天然油脂大多為混甘油酯,并介紹油脂的通式。教材以資料卡片的形式簡單地介紹了哪種脂肪的營養價值高、生活中油脂的變質過程,這些知識有利于學生應用到生活中去,懂得油脂對人類健康的意義,形成正確的飲食觀,懂得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
知識層面:在生活中學生對油脂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前一課時的學習中對酯類物質的性質有了簡單的了解,這些知識都為本節課在知識層面作了充分的準備。
情感層面:生活中油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使得學生對油脂充滿著探知欲望。 能力層面:學生已經習慣了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小組的合作學習和課堂交流的能力。 三、設計思路
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從生活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
學習活動中,通過學生學習知識的角度,去拓展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和課堂交流,達到落實本節知識點,拓展學生視野,引導學生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
四、教學流程圖
知識展開
【成果匯報一】第一學習小組介紹: 生活中有哪些食用油脂?
實踐調查
【成果匯報二】第二學習小組介紹: 不同油脂的營養成分及其含量有哪些不同?
【成果匯報三】第三學習小組介紹: 1.油脂在人體內發生了什么變化? 2.油脂在人體內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成果匯報四】第四學習小組介紹: 1.哪些油脂的營養價值高? 2.什么是油脂的酸敗?
【成果匯報五】第五學習小組介紹: 1.油脂的用途有哪些?
2.學生視頻演示油脂制皂探究實驗。
【成果匯報六】第六學習小組介紹: 如何合理攝入油脂保證自身健康?
總結升華:學生學習了油脂的相關知識,樹立了均衡營養的意識,體驗了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知識總結
查閱資料
交流討論
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
情感升華
交流討論
通過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油脂是人類的主要食物之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引出課題《飲食中的有機化合物——油脂》。
情境回憶
知識引入
五、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①使學生掌握油脂的組成、結構、在人體中的代謝及其功能;②分析油脂和酯的結構特點,類比酯類的化學性質,推出油脂在人體中的消化過程,進行分析思維能力的訓練。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引導學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區別,油脂在人體內的功能,讓學生體驗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用結構決定性質這一化學基本思想指導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養成嚴謹治學的品質。
過程與方法:聯系生活,運用知識遷移,引導學生了解油脂的結構,油和脂肪的區別,了解油脂的變質過程,利用自己已學的知識探討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六、教學重點:油脂的組成和結構以及與熔點的關系,油脂在體內的變化及脂肪酸在人體內的功能。
七、教學難點:油脂的組成和結構,油脂在人體內的變化。 八、學法與教法
學法指導:課前引導班級研究性學習小組確定研究對象,每個小組課前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制作詳實的PPT,每個小組的發言人采用匯報、演講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實踐成果。
教法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力求以組織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引導學生探究、歸納共同獲取知識。
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以學生活動解決問題為中心,在教師的支持下歸納總結,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九、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景 引入
【投影】 播放《舌尖上的中國3》預告片。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給我們呈現了一桌桌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而美食的烹飪離不開油脂,油脂是人類的主要食物之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
觀看、聆聽。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體現化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揭示本課教學內容。
養物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人體內的重要營養物質——油脂。 知識 展開(一) 【過渡】我們班的學習小組在課前對這一課題做了充分的研究,今天將有各個小組和大家共同分享他們的成果。首先我們有請第一組的同學代表。
【設問】根據第一組同學的成果分享以及我們的生活知識,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油脂都有哪些物理性質呢?
【教師評價】很不錯! 【補充總結】投影油脂的物理性質。 【第一小組成果匯報】 生活中有哪些食用油脂?
【投影】學生播放資料片:化學大師。
我們日常食用的花生油、菜籽油、豆油、棉子油、動物油等都是油脂…… 【全體同學】用掌聲感謝第一小組的分享并對她們小組的調查情況給予肯定。
【學生1】油脂的密度比水小,粘度比較大。 【學生2】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中。
自助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意識,并運用網絡資源和周邊資源來豐富自己的調查內容,從而在調查的過程中習得新知。
知識 展開(二)
【過渡】接下來我們有請第二組的同學和大家分享他們對油脂的認識。
【歸納總結】 通過第二組同學的成果分享,我們知道了油脂是
油和脂肪的統稱,都是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它的結構我們可以統一的表示為:
【第二小組成果匯報】 不同油脂的營養成分及其含量有哪些不同? 【學生3】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統稱。其中,油是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是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植物油在常溫下一般為液態,稱為油,而動物脂肪在常溫下為固態,稱為脂……
【學生4】花生油、大豆油(色拉油)、豬油、奶油營養成份及含量介紹。 【全體同學】用掌聲感謝第二小組的分享。
認真聆聽 用心體會 學習新知識
知識 展開(三)
【過渡】接下來我們繼續有請第三組的同學和大家分享他們對油脂的認識。
【歸納總結】通過第三組同學的成果分享,我們知道了油脂在人體內發生的變化以及它的主要功能。(講解油脂的水解) 【第三小組成果匯報】 1.油脂在人體內發生了什么變化?
2.油脂在人體內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全體同學】用掌聲感謝第三小組的分享。
聆聽隨教師引導,共同歸納總結。
知識 展開(四) 【過渡】接下來我們繼續有請第四組的同學和大家分享他們對油脂的認識。 【教師評價】第四組同學通過趣味性和科學性相
結合的一種方式給我們介紹了哪種油脂的營養價值高以及油脂的酸敗和保存,非常棒! 【歸納總結】脂肪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其營養價值越高。 【第四小組成果匯報】 1.哪種油脂的營養價值高?
2.油脂的酸敗及保存。 【角色扮演】
【學生5】動物脂肪 【學生6】植物脂肪 分別陳述自己的優點! 【結論】各有優點,應該合理的攝入適量的油脂! 【學生7】酸敗的油 陳述自己的缺點!
【學生8】給同學們講解如何儲存油脂。
【學生9】引導大家做判斷題:你會使用油脂嗎? 【全體同學】積極參與作答判斷題。用掌聲感謝第四小組的分享。
體現化學核心素養: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
知識 展開(五) 【過渡】接下來我們繼續有請第五組的同學和大家分享他們對油脂的認識。
【教師評價】第五組同學不但給我們介紹了油脂的用途,還親自實踐探究
了肥皂的制取過程,非常棒!課后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試一試。 【歸納總結】工業制皂流程簡述
【第五小組成果匯報】 油脂的用途有哪些? 【學生10】食用用途 【學生11】工業用途 【投影】學生播放課前研究性學習成果肥皂的制取錄像。
【全體同學】聆聽學習,用掌聲感謝第五小組的分享。
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意識。
十、板書設計
第三節 飲食中的有機化合物——油脂
一、油脂的組成和結構
結構:
油脂的結構
(R1、R2、R3相同——單甘油酯,R1、R2、R3不同——混甘油酯)
二、油脂在人體內發生了什么變化
知識 展開(六)
【過渡】接下來我們繼續有請第六組的同學和大家分享他們對油脂的認識。
【教師評價】第六組同學給我們詳細介紹了如何合理攝入油脂,這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也讓我們樹立了正確的飲食觀。 【第六小組成果匯報】 如何合理攝入油脂保證自身健康? 【學生12】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但不宜多,一般每人每天攝入25克。 脂肪分好的,壞的和可怕的三種,分別介紹三種脂肪。 【全體同學】聆聽學習,用掌聲感謝第六小組的分享。 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提出合理建議,深刻認識化學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貢獻。 自我 評價
【提問】
1、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什么?
2、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評價】同學們不但學習了油脂的相關知識,還樹立了均衡營養的意識,體驗了化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思考,總結,回答。 重現本節課重點內容,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
作業 布置
【投影】查閱資料,書寫一篇正確選擇食用油的小論文。
聆聽要求
運用化學知識指導生活。
1.油脂的消化過程:
2.脂肪在人體內的存在 3.脂肪酸在人體內的主要功能 (1)重要的供能物質。 (2)人體的備用油箱。
(3)合成其他物質的原料,合成如磷脂、固醇等的主要原料。 (4)承擔多種生理功能。 十一、教學反思
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可促進智育和德育的協同發展,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飲食中的有機化合物——油脂》開門見山地指出了油脂在人體中的功能,突出了化學與生活的關系。本人在授課過程中把化學教學的科學性和思想性聯系起來,在傳授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滲透德育內容,使學生受到熏陶和啟迪。
一、利用課題研究活動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本節課的設計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班級學習小組課前確定研究課題, 采用查閱資料、實踐調查、課堂交流等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即落實了知識目標,又拓展了學生視野,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利用課外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第五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和大家交流油脂用途的同時,深入實驗室親自實踐探究了肥皂的制取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還言傳身教的帶動了其他同學,培養了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三、結合教學實踐,指導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樹立起了正確的飲食觀。
水
高級脂肪酸甘油
水解 酶
高級脂肪酸
甘油
二氧化碳
+
+
+
熱量
課堂開始就以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近觀飲食之美的同時,遠眺中華文化的魂魄。通過第四組同學介紹,學生們懂得了哪種油脂的營養價值高以及油脂的酸敗和保存,學會運用化學知識指導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能夠樹立起正確的飲食觀。
當然,由于時間所限,這堂課還存在有待于完善的地方,在德育方面也有改進和提升的空間,可以指導學生拓展對地溝油的認識,有利于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鼓勵學生將來把所學化學知識造福于人類,避免追求個人享受、個人私利進行食品安全等化學犯罪,以及環境污染等,讓學生對自然事物,達到一種順應,一種敬畏,一種默契的和諧境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