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石蠟油的分解,乙烯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第2節石蠟油的分解(第一課時)乙烯-河南省 - 新蔡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第2節石蠟油的分解(第一課時) 乙烯
本課時的內容是化學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節——石蠟油的分解乙烯第一課時。教材在第一課時中主要介紹了一種來自于石油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著重介紹乙烯分子的組成和結構,乙烯的性質和重要的有機反應——加成反應。乙烯的碳碳雙鍵結構是掌握乙烯化學性質的基礎,學生在充分理解乙烯分子中碳碳雙鍵有一個鍵容易斷裂的基礎上,分析掌握乙烯的化學性質,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結構與性質的關系。本課時知識是學生對于不飽和烴學習的基礎,直接對應高二選修課程中的烯烴相關知識,為不飽和烴的引入鋪墊基礎。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學習了解乙烯的分子結構和主要物理、化學性質,了解乙烯加成反應的概念,初步體會碳碳雙鍵結構的基本特點及其對有機物性質的影響。
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通過對乙烯結構的認識,初步建立不飽和碳原子的平面結構模型。
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提高學生分析、類比、遷移以及概括的能力。認識有機化合物的存在—結構—性質—用途的主線。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形成規律性認識的能力,深化學習具體物質的科學方法。通過有機化學中結構決定性質,反應條件決定產物的思想,領悟內外因的辯證關系;結合加成反應強化對化學反應本質的辯證認識。通過乙烯性質實驗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探索創新品質。
乙烯分子的結構,乙烯的加成反應
學生預習本課內容;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課堂中需要使用的實驗和模型基本零件。
【引入】找學生對已準備的兩個香蕉(一個放在袋子里變黑和黃色香蕉)學生會更喜歡吃哪一個,學生:黃色,放在袋子里的香蕉先變黑是什么物質導致的呢?乙烯,乙烯是果實的的催熟劑,放在袋子里的香蕉會產生大量的乙烯加速水果的成熟。現在如果想讓黃色的香蕉更長久保存有什么方法?(學生:冰箱。。。。)教師:在化學上用一種神秘的紙包裹著達到保鮮的效果,同學們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今天老師將帶領大
家一起進入神秘的化學世界學習石蠟油的分解——乙烯,本節課的重點是乙烯的結構和化學性質。
【板書】第二節 石蠟油的分解――乙烯
【講解】我們常說煤是工業的糧食,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從煤和石油不僅可以得到多種常用燃料,而且可以從中獲取大量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就是一種重要的石油化工產品,也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乙烯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乙烯的產量標志著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的發展水平。
【講解】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在化學工業上有著非常重要的用途,那么到底乙烯是怎樣的物質呢? 【講解】乙烯是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不溶于水。
【板書】一、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不溶于水。
【講解】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是-——實驗,接下來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石蠟油分解實驗,觀看實驗視頻時認真將實驗現象記錄在學習指導卡上。
【講解】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石蠟油是碳原子數大于17的烷烴混合物,碎瓷片的作用是催化劑,并且酒精燈加熱的位置是碎瓷片。
【實驗】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石蠟油的分解實驗,將分解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高錳酸鉀溶液,分別觀察現象。
【總結】如上的石蠟油分解實驗的現象可以總結如下表: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1、將氣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2、將氣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溶液褪色 溶液褪色
結論一:石蠟油分解產生了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氣態產物,由此可知產物中含有與烷烴性質(烷烴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同的烴
【提問】以上生成的氣體是僅僅只是烷烴嗎?為什么?
【回答】生成的氣體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為無色,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因為烷烴不具有此性質,因此生成的氣體中不都是烷烴,含有與烷烴性質不同的物質
【講解】研究表明,石蠟油分解的產物中含有烷烴和烯烴,烯烴分子中含有碳碳雙建,乙烯是最簡單的烯烴,也是烯烴的代表物
【實踐活動】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和溴的四氯化碳褪色,燃燒有黑煙我們知道結構決定性質,乙烯的分子式是C2H4,老師手里拿的是我們上節課學的乙烷,然后設想從乙烷的每個碳原子上去掉兩個氫原子后,結構如何?根據所給的資料請同學們組裝除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學生合作】學生根據所給的球棍模型組裝出乙烯的球棍模型
【講解】請同學們對比所給的乙烷的模型與乙烯的球棍模型進行對比。 【板書】二、乙烯的分子組成和結構
分子式:C2H4,電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CH2== CH2
【講解】 乙烯分子里出現了C=C雙鍵,它所結合的氫原子個數比乙烷少了兩個,像這樣碳原子所結合的氫原子數少于飽和鏈烴里的氫原子數的烴,就叫做不飽和烴。乙烯中的C=C可以看成有一個鍵相當于乙烷中的碳碳鍵,另一個碳碳鍵相當于乙烷去氫之后形成的。 【投影】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講解】乙烯分子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在同一個平面上,鍵角大約為1200
,乙烯是平面型結構6個原子共平面。
【講解】由上,C=C的鍵能并不是C—C鍵的二倍,說明C=C雙鍵中有一個鍵不穩定,容易斷裂,而另一個鍵較穩定。
【過渡】乙烯不同于乙烷的結構決定了乙烯有不同于烷的化學性質,其化學反應主要發生在那個易斷裂的共價鍵上。
【板書】三、化學性質 1、燃燒反應
【提問】乙烯燃燒有什么樣的實驗現象呢?產物又是什么呢?反應方程式該如何配平? 【板書】現象:明亮火焰并伴有黑煙。
方程式:
【提問】乙烯燃燒為什么會有黑煙現象呢? 【回答】含碳量高,燃燒不充分;黑煙是碳的顆粒。
【實驗】將乙烯通入到酸性KMnO4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溶液酸性是為了增強氧化性)
【板書】2、氧化反應: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用于鑒別甲烷和乙烯。 【提問】甲烷氣體中混有少量乙烯能否用高錳酸鉀除去?
【講解】但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若想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卻不能這么做,因為乙烯與KMnO4溶液反應后會生成CO2,即除掉了CH4中的乙烯卻引入了CO2雜質。 【板書】3、加成反應
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方程式:
【講解】該反應的實質是C=C斷開一個不穩定的鍵,Br2拆分為 2個Br分別直接與2個不飽和的C結合。 【投影】乙烯與溴反應的機理:動畫展示化學鍵斷裂的方式
【講解】由上述反應可知:乙烯分子雙鍵中的一個鍵易于斷裂,兩個溴原子分別加在兩個價鍵不飽和的碳原子上,生成二溴乙烷。(此反應也可用于鑒別甲烷和乙烯),像這樣的反應叫做加成反應 【板書】加成反應:直接在不飽和原子上連原子或原子團的反應。
【講解】除了單質溴之外,乙烯還可以與水、氫氣、鹵化氫、氯氣等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加成反應。這種加成反應的斷鍵和成鍵方式可以按照如下過程進行:首先乙烯斷開碳碳雙鍵中的一個鍵,兩個碳原子上各帶有一個半鍵(-CH2-CH2-),再將要加成的分子斷鍵為兩部分(類似將HCl拆為H-和Cl-),最后將兩部分分別連接到乙烯的兩個碳原子的半鍵上。根據如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嘗試組裝乙烯與其他物質加成的物質。 【實踐活動】展示成果 【板書】 與氫氣:
與氫化氫:
與水:
與氯氣:
【化學與生活】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關于唐玄宗當年為博楊貴妃一笑命人不遠千里從嶺南運回荔枝,不知累死多少匹馬,從此背上罵名。請同學們幫唐玄宗找到保存荔枝的方法。回到課前用保存香蕉的方法神秘的化學紙里面究竟放的什么化學物質。學生根據本節課可以知道是高錳酸鉀,不用溴(有毒,刺激性氣味) 【知識總結】四、知識回顧
結構:CH2=CH2 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之間是以雙鍵相結合 性質:1.氧化反應(燃燒,KMnO4)2.加成反應(Br2 , HCl) 用途:1. 重要的化工原料2.植物生長的調節劑
【習題】五、1、乙烯發生的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 A.與氫氣反應生成乙烷 B. 與水反應生成乙醇
C.與溴水反應使之褪色 D.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高考鏈接〗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 A.乙烷和氯氣反應 B.乙烯和氯氣反應 C.乙烯和氯化氫反應 D.乙烷和氯化氫反應
【講解】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塑料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它是由什么物質制得呢?我們剛剛學的是乙烯與單一的物質發生加成,如果多個乙烯能不能發生加成呢?請同學們觀看動畫 【投影】 乙烯的聚合反應動畫
【講解】 乙烯的這種加成反應形成了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物質,我們把這種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物質叫作高分子化合物,而像乙烯這樣由相對分子質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結合成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就叫做聚合反應,乙烯的聚合實質上也是一種加成,因此這種反應也叫做加成聚合反應,簡稱加聚反應。
【板書】加聚反應
聚合反應:分子量小的化合物分子(單體)互相結合成分子量大的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 加聚反應:加成聚合反應
【講解】請同學們再一次拿起剛剛組裝出來的乙烯,再來感受乙烯的加聚 【實踐活動】學生共同合作組裝出聚乙烯
【講解】組裝出來的模型只是聚乙烯其中一小部分,由于聚乙烯是碳碳單鍵比較穩定,所以塑料袋難降解,造成一定程度的白色污染。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化學給人來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但同時也給我們的環境造成了污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當我們出去購物時我們盡量能不用塑料袋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用過以后盡量學會循環利用。
【實踐活動】根據乙烯烯發生加聚反應的原理,寫出丙烯 與氫氣加成
的反應方程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