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飲食中的,有機物糖類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魯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課時飲食中的有機物糖類-內蒙古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化學魯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課時飲食中的有機物糖類-內蒙古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了解糖類、油脂和蛋白質的組成和簡單結構。 2.了解糖類、油脂和蛋白質的特征反應。 過程與方法:
1.將糖類組成和結構加以解析和比較,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
2.運用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完成糖類特征反應的學習和蔗糖水解的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糖類、油脂和蛋白質的典型性質的探究過程,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2. 體會中國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蘊,了解糖類、油脂和蛋白質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領悟到化學學習的用途和樂趣。 2學情分析 評論
本節主要介紹了糖類、油脂、蛋白質這三種基本營養物質,這些物質與人的生命活動密切相關,學生又有一定的生物知識和生活常識做知識儲備。學生在學習甲烷、乙烯、苯等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和乙醇、乙酸等烴的衍生物的主要特點后,再學習糖類、油脂和蛋白質,使學生對有機物的初步認識相對完整,也可深化對不同有機物特點的理解,為后續學習做準備。
由于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結構復雜,教學應遵循漸進性原則。學生學習只要求從組成和性質加以認識,不宜盲目提高。要從生活經驗和實驗探究出發設計教學內容和過程。學習過程可以通過討論、探究、自學等形式,再加以總結歸納。
3重點難點 評論
本節內容重在介紹基礎知識,使學生初步建立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特點和主要實驗與性質,不要求實驗步驟,重在要求實驗現象和結論,學習過程可以通過討論、演講以及上網查尋資料等形式,再加以總結歸納。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應當讓學生多參與設計和實驗過程,提問的角度和深度應當充分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 所以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糖類、油脂、蛋白質組成的特點;糖類、油脂、蛋白質的主要性質 2.教學難點:蔗糖水解實驗的探究
4教學過程
4.1
4.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基本營養物質 評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說明
新
課
引
入
【視頻】《舌尖上的中國》開篇視頻。 【展示】一張內蒙地區美食,引出主題“糖類、油脂、蛋白質” 學生被開篇視頻和家鄉的美食吸引,為新課的展開做好準備。
學生已經學習了生活中兩種常見的
有機物乙醇和乙酸,本節課將學習餐桌上的營養物質。采用舌尖上的中國的視頻引入,構筑化學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情境,體會舌尖上的化學,以此引出新課題,吸引學生使其快速進入
學習狀態,并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三大營養物質
的
組成
【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食品。【提問】饅頭中富含糖類,為什么饅頭不甜,這些營養物質有哪些聯系和區別呢?
【展示】表3—3糖類、油脂和蛋白質代表物的元素組成,對三大營養物質進行對比說明。
學生結合生活常識
和初中生物知識思考并對比分析圖表,從而解決教師的問題。
學生課下已預習,這部分知識難度較小,但是此處內容關系到教學目標中的知識層面,所以教師應強調此知識的重要性,教師應放慢節奏,引導學生分析表格,充分了解基本營養物質的組成等信息。
【PPT】關于糖的分類
由之前的饅頭延伸到生活中的主食如面條、米飯、糍粑,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分析淀粉在人體的消化吸收過程。教師
引導學生從水解角度對糖進行
分類(單糖、雙糖、多糖)
注:在此處鋪墊蔗糖的水解產物。
【板書】糖的分類
運用已有知識解決
問題。
采用生活-課堂-生活的思維轉換模式,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的課堂一直沒有脫離生活,體會化學與生活聯系的緊密。
糖類
代表物的結構關
系
由糖的分類引出糖類物質的結構疑問【提問】如:為什么葡萄糖與果糖分子式一致但名稱不一樣?引出糖類物質的結構特點。
【展示】葡萄糖與果糖的結構簡式。
【板書】單糖雙糖和多糖的結構特點。
注:只給出醛基但不展開。
觀察葡萄糖與果糖的結構簡式,能夠說出兩者結構的異同,得出同分異構體的結論。
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淀粉與纖維素非同分異構體的原因。
讓學生從直觀結構的分析中自然得
出結論,并在頭腦中強化同分異構體
的知識。鍛煉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質疑
意識,鍛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
維。
葡
萄糖的特征反應 【過渡】生活中糖類應用廣泛且種類繁多。教師提前準備一份葡萄糖溶液一份蔗糖溶液,分別標注1號2號,但是現在無法區分兩溶液。【提問】同學們有什么好辦法? 【展示】銀鏡反應的工業應用圖片,從生活引到課堂
學生討論鑒別方法,在教師給出特征反應的知識后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驗證課堂的新知識,并根據實驗結果解決到底哪個號碼的溶液是葡萄糖。
1、再次利用化學課堂-生活-課堂的
思維轉換式展開教學,緊密的聯系生活,擴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鍛煉學生實驗合作的能力。 3、學生通過實驗,對比1、2號溶液出現的不同現象,得出結論,體驗實驗手段的科學性,并感受解決問題后
【展示】血糖試紙。以葡萄糖的特征反應在生活中的應用來建立課堂新知識的支撐。給出實驗步驟,請學生幫助解決老師的疑惑。【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化學實驗來學習葡萄糖的特征反應。
學生討論為什么蔗糖溶液會出現變黑的現象。 成功的喜悅。
【板書】葡萄糖的兩個特征反應
以及現象。
蔗糖的水解實驗探究
【過渡】蔗糖沒有出現葡萄糖的
特征反應,但是我們已經知道蔗糖可以水解產生葡萄糖,那我們可以用葡萄糖的特征反應來檢驗蔗糖水解的產物。依據課本實驗【演示實驗】蔗糖水解實驗產物的驗證。
注:在教師演示實驗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為什么要用稀硫酸,加氫氧化鈉溶液中和水解液與不中和的區別以及意義 【板書】蔗糖水解的注意事項
學生此時沉靜下來聽老師敘述,慢慢將注意力轉移到蔗糖水解實驗上來。 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本實驗,了解實驗的相關信息,跟隨老師的問題展開討論分析,最終得出結論。
看似簡單的過渡,但是使學生聯想到
課堂前半部分關于蔗糖水解方程式
的回憶,使他們的思維順利地過渡到
此環節的學習中。
由于課堂時間限制和教學任務特點,
本環節采用教師演示實驗,學生在教
師的演示中發現問題,思考討論解決
問題,最終得出結論。在討論中探究
中培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課堂反饋本節課的
學習效果。
學生做出選項。
油
脂蛋白質的學習
教師把講臺留給學生。展開油
脂、蛋白質的學習。
【板書】油脂和蛋白質的主要性
質
【學生講解】油脂、蛋白質的相關知識 學生在在課下已經收集了這兩類物質的信息,教師將他們之中做的較好
的選出作為代表來講解新知識。加之
學生在搜集信息的過程中,對這部分
知識有了相應的了解,所以這部分知
識難度不大,可以采用這種開放式的
課堂形式,這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
學的熱情并且鍛煉他們的自我學習
能力和表達能力。
課堂延伸
介紹自己喜愛的美食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對基本營養物質有了更深的認識
與課堂引入相對應,介紹自己喜歡的美食,使課堂延伸到每個學生的心里。活動2【活動】教學反思 評論
本節內容在設計思路上緊扣“生活”這一主旨。本節課是新授課,教學設計按照教材順序循序漸進地展開,注重利用設疑環節引導學生展開探究、討論,鍛煉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三大營養物質的組成和特征反應,以生活-課堂-生活的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多次在教學環節中與生活實例相聯系,比如斐林試劑的醫學應用和工業制鏡等,使學生體會化學對生活的重要意義。另外課堂設置將基本營養物質與中華美食文化相銜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在油脂蛋白質的知識處理環節,采用了學生開放式自主講解的形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還課堂予學生,使學生充分感受課堂主體的學習體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