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飲食中的,有機物糖類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魯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課時飲食中的有機物糖類-河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化學魯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課時飲食中的有機物糖類-河南省 - 洛陽
第 2 頁 共 4 頁
《基本營養物質》(糖類)
(一)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二) 教學背景分析
必修模塊的有機化學內容,是以典型有機物的學習為切入點,讓學生在初中有機物常識的基礎上,
拓寬學生對有機化合物的認識,構建新的認知框架。
本節課涉及的基本營養物質,是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營養物質。它是學生在初中有機常識的基礎上,學習了烷烴、烯烴、乙酸、乙醇之后的有機物,通過本節學習使學生對有機物的初步認識相對完整,同時深化對不同有機物特點的理解,為后續學習做準備。
糖類、油脂、蛋白質是與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三種物質,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并且前兩節已經學習了烷烴、烯烴、乙酸、乙醇等有機物,已經儲備了一定的有機化學知識,掌握了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方法,加之高一新生對化合物性質方面的學習有較高興趣,參與度高。但對糖類、油脂、蛋白質等的概念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糖類油脂及蛋白質的反應不系統。學生的探究能力及知識遷移能力、類比推理能力還有待提高。
從學生認知角度出發設計,學生借助網絡查閱資料,課上借助多媒體及實驗器材,以生活實例激起學生興趣,巧妙設問引發新的認知需求,教師通過問題引領學生思考,學生回憶生活實例、思考討論、初步預測、實驗探究、得出結論,教師引導問題拓展,學生討論,師生總結升華,學生應用。讓學生由生活走進化學,由化學走向社會。
(三)本節課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與技能目標:①掌握糖類特征反應、檢驗方法;③了解糖類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以化學相關的知識提示生活與健康的話題。進一步了解化學學科的特點,加深對物質世界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 ①培養實驗探究能力、觀察實驗能力、歸納及分析能力。②通過采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活動,鍛煉學生整理信息,提煉觀點的能力。③通過問題式教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糖類和蛋白質的特征反應、檢驗方法的教學,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②通過分組進行采集信息資料、展示作品,相互交流、評價,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增強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
(四)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引入基本營養物質的學習
【引入】俗語:“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同學們,你們早餐吃的是什么?。
【提問】大家知道這些美食中包含哪些營養物質嗎? 學生討論回答,通過多媒體上的表格將學生所提出的營養物質歸類,引出糖類、油脂、蛋白質三大基本營養物質。
可能回答:面包、油條、豆漿、青菜類、肉夾饃、煎餅之類。
引入基本營養物質的學習
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的知識就在我們
第 3 頁 共 4 頁
【過渡】糖類、油脂、蛋白質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三大基本營養物質。我們日常生活營養的主要來
源。
身邊,提高學習興趣
糖類的組
成與分類
【投影】生活中常見的含有糖類的物質有哪些(多媒體呈現學生常吃的食物圖片),它們是不是都很甜?【板書】糖類 【展示】學習目標
【自主預習】課本P78-P79 【講解】糖類的組成與分類
【提問】單糖,雙糖,多糖的代表物,分子式,相互
關系
【注意】①糖類不一定有甜味,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②糖類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Cn(H2O)m表示, 但符合Cn(H2O)m的不一定是糖類化合物;③多糖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當堂檢測1】 思考、回答 閱讀 完成導學案預學內容 思考、回答 傾聽、理解 引入本節課
題 了解課堂目標 加強基本概念的理解和
應用
葡萄糖的組成與分類
【展示】葡萄糖的結構式
糖類的組成與分類請根據葡萄糖的結構式寫一寫葡萄糖的分子式,最簡式,結構簡式,找出它的官能團有幾種,是什么?
書寫、回答 提高學生思考、動手能
力。 葡萄糖的化學性質 【交流討論】根據葡萄糖的結構 CH2OH —(CHOH)4 — CHO
分析葡萄糖可能有哪些化學性質? 【講解】(1)羥基的性質 ①與活潑金屬反應產生H2 ②與酸發生酯化反應 (2)醛基的性質
①與新制Cu(OH)2反應
【實驗探究】課本79頁實驗3-5
【實驗視頻】在一試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滴
加5%的CuSO4溶液約5滴,再加入2g葡萄糖,加熱。 【實驗現象】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實驗結論】在加熱條件下,與新制氫氧化銅生成磚紅色沉淀
②與銀氨溶液的反應
【實驗視頻】在一潔凈的試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一邊振蕩試管,一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這時得到的溶液叫銀氨溶液),再加入2g 的葡萄糖,水浴加熱。 【實驗現象】管壁上有光亮如鏡的銀析出
【實驗結論】在堿性加熱條件下,與銀氨溶液反應析出銀
含有—OH、—CHO,能與金屬鈉反應,還能與酸發生酯化
反應
討論并設計實驗方案 及時記錄現
象 討論交流實驗心得
使學生由已學過的知識引入,學會對新物質進行分析
提高學生小組合作能力
提高學生探究及觀察、思考能力。 動手實驗,認真觀察記錄現象
【提問】患有糖尿病的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設想怎樣去檢驗一個病人是否患有糖尿。 【當堂檢測2,3,4】
用新制或銀氨溶液
學以致用
糖類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1)醫療輸液中用到的糖類是葡萄糖
(2)用來生產葡萄糖和酒精的糖類物質是淀粉
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的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總結 【小結】①糖類的組成和分類:
②葡萄糖的分子結構: ③葡萄糖的化學特性: ④糖類的用途:
總結,討論 鞏固所學
課后作業 學習指導P59 - P61
(五)板書設計
基本營養物質——糖類
一、糖類的組成和分類: 二、葡萄糖的分子結構: 三、葡萄糖的化學特性: 1、羥基的性質
①與活潑金屬反應 ②與酸酯化 2、醛基的性質
①與新制Cu(OH)2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 ②與銀氨溶液反應: 生成銀鏡 四、糖類的用途:
(六)課后反思
糖類在生產,生活中有重要應用,本節課以生活中常見糖類引入,整節課內容緊貼生活生產,通過實驗探究現象,由現象入本質,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在這節課上,前半部分沒有什么問題,到后面,時間不是很充分,有一些問題沒有分析到位,需要在課下加以補充或是在下節課再進行講解,如果下次在進行這個課程時,可以在實驗部分減輕講解深度,加強練習,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