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自由平等的真諦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七課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諦-石河子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第七課尊重自由平等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諦-石河子
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諦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知道自由的含義;2、理解自由與法治的關系;3、掌握平等的含義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
能力目標:1、通過辨析、分析,體會自由的受限制性和相對性。2、理解法治是對自由的保障。3、增強對平等含義的理解,樹立平等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崇尚在法治框架和范圍內的自由。2、增強法治意識,樹立平等觀念。
教學重點:1、法治與自由的關系。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學難點: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2、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含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學生準備:預習新課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教師:上課前,老師想考一考同學們,誰能夠又準確又快速的背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生: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教師:那么同學們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從那幾個層面提出的價值要求呢? 生: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個人層面。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都牢記于心。自由、平等、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也是從社會層面提出的價值要求。那么自由和平等的含義是什么?自由和法治,平等和法治它們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自由和平等的真諦。 (板書課題:第七課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諦) 講授新課
一、 出示學習目標,全班齊讀。
1、通過探究案例,結合教材,知道自由和平等的含義,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理解法治和自由的關系,在生活中能夠做到平等待人和處事。 3、通過學習自由和平等,樹立正確的自由和平等觀,做一個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教師:明確了學習目標,讓我們一起走進本課。)
二、自主學習(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p91-95并找出填空內容)
1、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 ) ,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 ),從而推動社會的繁榮和進步。 2、自由不是( ),它是( ) ,必要的限制是對( )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向自由的反面,導致( )。 3、自由主要是指人們在( )的范圍內,依照 ( )活動的權利。
4、自由與法治( , )。
5、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 )二是( )。 6、( )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 )的基本原則之一。 (教師:了解了本課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就來更深入的探究—)
三、教師: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詩。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 說一說:
從這首詩你可以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感? 生:可以感受到詩人追求自由的決心。
教師:在詩人心中,如果失去了自由,生命和愛情也是沒有意義的了。那么同學們心中的自由是什么樣的呢? 探究活動一:暢想自由 請談一談:
你心目中的自由或者你所向往的自由生活是什么樣的?
(生暢所欲言,如可以無限制的打游戲,不用父母的管教,不用考試的自由等等) 教師:同學們的這些自由可以實現嗎?如果實現了對自己的影響是什么樣的呢) 生:影響自己的學業和人生。 教師: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探究活動二:感悟自由
一只風箏在天上飛,它乞求天空能讓自己掙脫那根線,讓自己不再被束縛。突然一陣狂風襲來,風箏想掙脫線的約束便借風拼命掙扎。線終于斷了,風箏如愿以償,滿心歡喜的準備擁抱藍天,最后……
猜一猜:請你設想一下風箏最后的結局是什么? 生:最后風箏一頭栽倒地上,再也不能飛上天空了 教師:斷了線的風箏,不是自由,而是墜落。 思考問題:
1、掙脫了束縛的風箏為什么再也無法飛了?
線是保證風箏自由順利飛翔必不可少的條件,風箏離開線的約束,也就失去了線的保護,必然會一頭栽到地面,再也無法飛了
2、請你結合“風箏的故事”以及同學們在“暢想自由”環節的回答,談一談如何理解自由應受到必要的限制?
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和傷害。 師:那么網絡中的自由又是受到什么限制呢? 探究活動三: 探究自由
播放視頻: 網絡造謠者被判刑 小組交流討論:
1、公民利用網絡發布信息和言論,是公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應得到法律的保護。為什么視頻中的造謠者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公民利用網絡發布信息和言論,必須遵守基本的道德規范和法律要求,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社會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 公民要嚴格自律,依法規范自己的網上行為。 出示我國對網絡言論的相關法律規定:
☆ 利用信息網絡造謠誹謗他人,同一造謠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可構成誹謗罪。 ☆ 在網絡辱罵恐嚇他人屬于尋釁滋事罪,可被追究刑責。
師小結: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2、請你結合所看視頻并認真閱讀教材p92,歸納出自由的含義,并總結出自由
和法治的關系。
自由的含義:自由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 自由與法治的關系: 相互促進 不可分割 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
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教師:探究了自由的含義以及自由和法治的關系,下面我們來看幾張漫畫以下漫畫共同反映了一個什么主題?
(出示城鄉平等,男女平等表現平等主題的漫畫) 以下漫畫共同反映了一個什么主題?(平等) 探究活動四: 走進平等 • 小組交流:
請說一說你身邊的關于平等的實例并向同學分享自己對平等的認識。 平等具有兩層含義:
一是 同等情況同等對待,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 ;
二是 不同情況差別對待,老弱病殘孕乘坐交通工具時得到優先權和特殊關照。 思考:“同等情況同等對待”與“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 不矛盾。
因為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等屬于弱勢群體,是需要幫助的特殊對象,所以對他們給予“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是對他們人權的尊重、關心和愛護,這也是對憲法精神和原則的體現和尊重。 出示人民的名義圖片:同學們知道這部電視劇嗎,這部電視劇主要講的是什么內容呢?
生:反腐倡廉。
播放《人民的名義》精彩片段
提問:電視劇中,演員侯勇所飾演的角色是一位國家部委的處長,他雖然是國家機關的國家干部,但因為貪污受賄同樣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你從中可以得到到什么結論?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準則。 出示ppt:
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準則。 歸納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
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教師:今天老師在看新聞的時候,被一個新聞標題所吸引,新聞標題是女研究生求職屢被拒,稱公司點名只要男生 。出于好奇心,我就點進去看了新聞的內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女研究生小琳學的是金融學專業,銀行,證券 ,基金都是她意向的工作領域,但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卻發現性別歧視較為突出,她在求職時屢次被拒,就算進入了筆試、面試,同等條件下大多都是男生被錄用,甚至有些公司在崗位招聘表中注明只要男生。提問:這則新聞體現出了社會中存在的什么現象?生答:男女就業不平等。
教師:同學們學過歷史也知道,在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是比男性低的。但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力倡導男女平等,那么我國哪些法律對男女平等做出了哪些規定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繼承法:繼承權男女平等。
勞動法: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 歸納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
二、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財產狀況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的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四、課堂小結
自由平等的真諦: 自由的含義; 自由與法治的關系
平等的含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
六、課堂練習
1、車輪質問方向盤“你為什么總是限制我的自由?”方向盤說:“隨心所欲,是會走上邪路的。”這句話告訴我們( C ) A.要自律就失去了自由
B.自由是不應該受任何限制的 C.不加任何約束的自由是危險的 D.自由和約束是對立的兩個方面
2、“所有和我接觸的人,不管你是政府高官,還是司機同事,我都一視同仁。”這句話體現( A )
A、平等帶人 B、與人為善 C、豁達待人 D、理解和寬容
3、亞茹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她參加全市少兒科技創新大賽,發明的掛衣鉤獲得了一等獎,媽媽幫她申請了專利。上述事例表明( A ) A.我國公民享有平等的權利,未成年人也不除外 B.未成年人在專利權方面享有特殊照顧 C.亞茹發明的掛衣鉤很有經濟價值
D.在我國,未成年人比成年人享有更廣泛的權利 六、收獲與感悟(生談在本節課的收獲與感受)
師小結:這節課我們一起去探究了自由和平等的真諦,希望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都能夠合法去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權利,也能夠做到平等待人處事。
七、板書設計:
第七課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諦:
一、自由 自由的含義; 自由與法治的關系
二、平等 平等的含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