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依法履行義務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二框 依法履行義務-北京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二框 依法履行義務-北京優課
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教案
授課學科 思品 授課時間 4.18 任教年級 八年級 課 題
權利義務相統一
課 型
新授課
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知識基礎:
經過前期課程的學習,學生對于公民權利和義務的定義和內容已經有了明確的認識,對于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能夠初步認識到二者密不可分,91%的學生能夠通過生活積累認識到公民既應該享有權利,也應該履行義務。 學生學習知識障礙:
學生只能淺顯認識到權利和義務密不可分的關系,有75%的學生還不能具體分析和解釋權利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學生缺少對于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的關注;對于該如何堅持權利義務相統一,認識仍不全面。 解決措施:
本課從學情出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自己調查,得出結論,思考解決對策,使學生真正利用所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通過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幫助學生由淺遞深逐層分析,深刻剖析權利和義務的關系;通過實踐操作,解決生活中的社會問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解釋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說出受教育和勞動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義務;闡明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應用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方法。
二、能力目標
能夠完成機動車禮讓行人社會現狀的調查,培養社會調查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能夠形成自覺履行義務的觀念,樹立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方法 教學難點 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教學資源 ppt、視頻、學案
教學方法
講授法、案例法、小組合作法、調查法
板書設計
依法履行義務
相統一
權利 義務
不能只享受權利,也要履行義務
道德+法律
講“法”的同時,也要推己及人
相互依存
相互促進
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八年級思品教案
第 2 頁 共 3 頁
教 學 過 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環節一 課前調查·發現身邊的權利與義務
環節二 合作探究·辨析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環節三 情境模擬·落實法定權利與義務
【出示女司機主動讓行老人的視頻】 提問:看了這個視頻,你有什么感受?
過度:同學們看到這個案例很受觸動,從道德層面而言,覺得女司機做了別人做不到的事。但是其實機動車禮讓行人是每個司機都應該履行的義務,每個人行人都享有優先通行權。 【出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條:行人享有優先通行權】
過度:我國各地區已經開始大力監督并出臺措施要求機動車禮讓行人,保障行人的優先通行權。
提問:我們身邊機動車過馬路禮讓行人的現狀是什么樣呢?
【學生根據任務單匯報調查結果】 得出結論:機動車禮讓行人并不普遍。
過度:基于這樣的現狀,我們有必要明確行人與機動車的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才能夠盡己所能,改善現狀。
一、活動:分小組討論行人、司機的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引出: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思考:1、行人、司機權利的實現需要他人付出怎樣的努力?
2、行人、司機履行自己的義務,對自己和他人有什么意義?
引出:公民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與義務如影隨形,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二、辨析:學情調查中的兩個誤區
1、作為公民應該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 2、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權利,就應履行多少義務。
引出:二者是統一的,不分多少、不分先后。 三、思考:我們生活中,哪些既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的義務呢?
引出: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權利也是義務。
過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會涉及權利與義務呢?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了一些同學們的經歷,接下來我們用情景劇的
認真聽課,積極思考,閱讀法條,調查小組匯報前期調查結果。
小組活動,明確行人、司機的權利和義務,回答問題,明確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辨析兩種觀點,發表自己的觀點。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情景劇表演,在觀看
通過選取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社會問題,輔導學生課前對該問題進行研究調查,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發展的意識。
鼓勵學生自我調查、自我探究、自我展示,將課堂交還給學生,鍛煉學生的知識獲取能力。
在行人優先通行權話題的串聯下,更深一步挖掘其中的問題,在明確行人、司機的權利和義務的前提之下,使學生在同一情境中更加深入地思考,培養學生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
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八年級思品教案
第 3 頁 共 3 頁
環節四 鞏固總結·升華憲法與公民意識
形式進行表達,其他同學認真觀看并思考,用權利與義務的知識解釋情境中的問題。 情景一:家庭生活領域
【鄰居養狗影響了他人正常生活】 提問:你如何評價馮某的觀點?
假如你是警察,你會怎么教育馮某? 引出:不能只享受權利,也要履行義務。 情景二:社會生活領域
【行人不履行義務,造成交通堵塞】 提問:造成交通堵塞的原因是什么?
怎樣能夠在保證各自權利實現的同時,改善交通堵塞的現狀?
從這件事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引出:講“法”的同時,也要推己及人。 總結歸納:從法律和道德兩個層面歸納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方法。
過度:通過前期調查,我們發現了社會中道路交通方面存在問題,盡我們所能解決或減少這類問題的出現也是我們作為公民的義務。 提問:我們作為旁觀者,可以做些什么來促進行人優先通行權的落實呢?
希望大家能嘗試這些方法,做一個行使法定權利、履行法定義務的中國公民。
與表演的過程中,思考情境中展示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回答問題,明確公民該如何落實法定權利與義務。
學生思考問題,聯系調查內容,出謀劃策。在課后應用實踐。
通過情景劇表演活動,引發學生的思考,歸納總結落實法定權利和義務的方法,同時鼓勵將學生獲得的觀點落實到行動上,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熱點問題的能力,同時將依法自覺履行義務內化于心。
呼應導入部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家國情懷。
作業
在課后開拓思路,利用各種形式,力圖改善“行人優先通行權”意識淡薄的現狀,并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平臺提交成果或作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