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愛蓮說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成都市第57實驗學校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成都市第57實驗學校
成都市第57實驗學校 語文組 卓紅梅

《愛蓮說》教案
教學目標
-
積累文言詞句
-
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襯托的方法表達的高潔志趣一、導入新課
荷花也稱蓮花,它一直是中國畫家們喜愛的繪畫題材,也歷來為文人墨客所稱頌。宋代哲學家周敦頤十分喜愛蓮花,在南康郡做官時,曾親自率領屬下開挖了一塊四十余丈寬的池塘種蓮。面對滿池蓮花,他憑欄放目,觸景生情,寫下了贊美蓮花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二、教學新課目標導學一:了解作者,熟悉文體
1.了解作者。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學家。
2.了解相關文學常識。
“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于論說文的范疇。它往往帶有某些雜文雜感的性質。可以說明或敘述事物,也可以議論和抒發感情。通常借某一事物說明道理。
目標導學二:朗讀課文,分類積累
1.學生自讀課文,勾畫出難讀的字和難理解的詞句。
2.讀準下面的字音。
頤
.(yí) 蕃
.(fán) 淤
.(yū) 濯
.(zhuó) 漣
.(lián) 褻
.(xiè) 鮮
.(xiǎn)
3.請一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指出這名同學朗讀中存在的問題。
4.自主學習,結合工具書和注釋初步疏通文句。
(1)古今異義亭亭凈植.(古義:豎立;今義:種植)
(2)一詞多義之水陸草木之.花(結構助詞,的)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際意義) 遠香遠.益清(遠播)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遠遠地) 清濯清.漣而不妖(形容詞,清澈) 香遠益清.(形容詞,清幽)
(3)詞類活用
①不蔓.不枝.(名詞用作動詞,生藤蔓;生枝莖)
②香遠.益清(形容詞作動詞,遠播)
(4)文言句式
①省略句。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詞“于”)
②判斷句。如: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者也”表判斷)
1
成都市第57實驗學校 語文組 卓紅梅

目標導學三:悟讀課文,領會主旨
1.在作者看來,蓮花有什么可愛之處呢?試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
明確:蓮花的可愛之處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這幾句話從哪幾個方面說蓮花的什么品格?
明確:這個長句,從生長的環境方面,寫出了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 “濯清漣而不妖”的莊重;從體態香氣方面,寫出了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的正直,“香遠益清”的芳香;從風度氣質方面寫出了蓮“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清高。
3.我們知道了作者之所以愛蓮,不僅因為蓮花的姿態美麗,更是因為蓮花的高潔、莊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這樣的品格恰是哪一類人所具備的?明確:蓮,花之君子者也。
4.君子是怎么樣的人?作者將蓮比作君子,意在說明什么?明確:是品德高尚的人。
作者把蓮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見他贊美蓮花的根本目的是贊美具有蓮花一樣高尚品德的人。這種寫法叫作“托物言志”。
5.文題是《愛蓮說》,而文中卻三次提到“菊”“牡丹”,人們對這些花的態度,分別是怎樣的?這有什么作用呢?
明確:襯托。第一次襯托,表現作者自己獨愛蓮花,與眾不同;第二次襯托,顯出蓮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襯托,表現作者對追名逐利的惡濁世風的鄙棄。
目標導學四:拓展延伸,個性表達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你喜愛哪一種?仿照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
我愛,
,
因為它
。
三、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蓮 君子托物言志
2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愛蓮說”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成都市第57實驗學校”,所屬分類為“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成都市第57實驗學校”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