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愛蓮說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四川省資陽樂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四川省資陽樂至
《愛蓮說》 教案
一、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了解襯托的手法及其作用。
2.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體味駢散結合的語言之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引導學生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學習重點
指導學生誦讀背記課文,體味駢散結合的語言之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學習過程
一、預習
1.學生熟讀全文
2.找出自己不能翻譯的句子。
3.了解作者周敦頤
三、課堂展示
A.第一階段
1.意境導入
學生根據老師所誦之詩品味出詩中所詠之物:
A.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早梅》張謂 (梅花)
B. 懊恨幽蘭強主張,開花不與我商量。鼻端觸著成消受,著意尋香又不香。 《畫蘭》 李日華 (蘭花)
C.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賞牡丹》劉禹錫 (芍藥)
D. 蠟紅枝上粉紅云,日麗煙濃看不真。浩蕩風光無畔岸,如何鎖得杏春園!缎踊s詩》元好問 (杏花)
梅花,蘭花,芍藥,杏花….五一不是可愛之物,這也正印證了那句“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著甚蕃”.但在我們周先生心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那便是---蓮。
2.走進作者
周敦頤 宋代哲學家。字茂叔。晚年在廬山蓮花峰下建濂溪書堂講學,世稱“濂溪先生”。著《周敦頤集》。周敦頤他在南康郡做官時,曾率屬下開挖了一塊四十余丈寬的池塘種蓮。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了贊美蓮花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3.文體簡介
和上文《陋室銘》的“銘”一樣,“說”也一種古代的文體。
“說”:
古代的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表議論的文體,偏重于議論。后來人們常把說理辨析的文章統稱為論說文。 “愛蓮說” ——談談愛蓮花的道理,說說愛蓮花的道理 。
既然是淺談喜愛蓮花的道理,我們就一起來誦讀課文,走進周敦頤的內心世界吧!
B.第二階段
1.學生初讀,正字正音
蕃fán 褻xiè 淤泥yū 噫yī 濯 zhuó 鮮xiǎn 蔓màn
2.仔細鉆探,譯文譯句
重點字詞: 蕃 (多) 李唐(唐代) 予(我)
之(主謂之間, 消獨不譯) 而(卻,表轉折) 染(被沾染)
濯(洗滌) 清漣(清水) 妖(過分艷麗) 蔓(橫生藤蔓)
枝(旁生枝莖) 遠(遠播) 益(更加) 亭亭(高聳的樣子)
植(豎立) 褻(親近而不莊重) 謂(認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噫(感嘆詞) 之(賓語前置的標志) 鮮(很少) 宜(應該)
全文翻譯: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只喜愛蓮花,蓮從淤積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滌過,卻不顯得妖媚;(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香氣遠播,越發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人很多了。
C.第三階段
1. 環節一 小組探究
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作者分別從哪些方面說明了自己獨愛蓮花的原因?
由小組發言人代表你們小組作出回答
教師總結:
2.環節二 問題秒殺
由同學們看題搶答。作者寫蓮花,用了7個短語,分別體現了蓮花的什么品質?
教師總結:
由此可見,作者其實是想借贊美蓮花來贊美一種氣度,來表達自己的志向,我們把這種寫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就寄托在蓮身上了。
托何物? 蓮
托物何? 蓮的品質
言何志? 要做一個君子
3. 環節三 齊心協力
同學們思考,
為什么作者寫蓮之外還寫到菊和牡丹?
問題剖析:陶淵明為什么獨愛菊花?
1.因為菊花不畏嚴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潔,氣節不凡。
2.菊花又是花中的隱士,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脫俗,這符合陶淵明的處世態度。
寫菊是為了正面襯托蓮的形象。
文中為什么要寫牡丹?
1.因為牡丹雍容華貴,歷來人們把它當成富貴的象征。
2.“世人甚愛牡丹”說明人貪慕富貴,追名逐利。這種世風,這種人生態度是作者否定的。
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寫牡丹實際上是從反面襯托蓮的君子形象。
教師總結:
所以說,本文表面在寫三種花,實際上是借花喻人,菊花代表的是隱逸者,牡丹代表的是富貴者,而蓮代表的是君子?v觀古今,像陶淵明一樣淡泊名利的人,是鮮,是極少的,所以作者對于這種人的態度是——惜;那么對于總是追求權貴富裕的人作者的態度是——厭;而對于身居濁世,仍能潔身自好的君子,作者必然是——愛。
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不言而喻,那便是通過對“蓮”的美好形象和高貴品質的描繪,表達了作者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所以本文的主旨就是:本文托物言志,作者借 的形象表達了: 的生活態度。(蓮 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D.第四階段
實戰訓練
1.填空:
文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傲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儀態莊重、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重點強化:
你能說出本文的主旨嗎?
答:作者借蓮的形象,托物言志,表達了對蓮的喜愛,
寫出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一首《采蓮曲》送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誦讀,結束本堂課的學習!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愛蓮說”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四川省資陽樂至”,所屬分類為“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四川省資陽樂至”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