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愛蓮說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第二課時)川師大附屬實驗學校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統編)《愛蓮說》(第二課時)川師大附屬實驗學校
四川大學附屬中學西區教學設計 | |||||||||||||||||||||
授課題目 | 《愛蓮說》 | 授課類型 | 閱讀指導課 | ||||||||||||||||||
授課教師 | 晏娉婷 | 授課科目 | 語 文 | ||||||||||||||||||
課 時 | 2課時 | 授課對象 | 七年級學生 | ||||||||||||||||||
教學目標 |
1.通過誦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意,掌握重點字詞。 2.通過品讀愛蓮,掌握襯托手法及其作用,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從而理解作者正直高潔的精神品質。 |
||||||||||||||||||||
教學重點 |
1.通過誦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意,掌握重點字詞。 2.通過品讀愛蓮,掌握襯托手法及其作用,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從而理解作者正直高潔的精神品質。 |
||||||||||||||||||||
教學難點 | 通過品讀愛蓮,掌握襯托手法及其作用,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從而理解作者正直高潔的精神品質。 | ||||||||||||||||||||
教學手段 | 誦讀法、自主思考、小組合作 | ||||||||||||||||||||
教學過程 | 師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一、導入定向 魯迅詩云:“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裝。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墮寒塘!”大概意思是她脫掉了過去濃艷的矯飾,卻換上了如今純樸的淡妝。這正好告慰在天的濂溪先生,她仍然潔凈地挺立生長。永遠保持淡雅絕塵的風采,不隨殘葉墜入冰冷污穢的荷塘。 蓮蓬人 魯迅 芰裳荇帶處仙鄉,風定猶聞碧玉香。 鷺影不來秋瑟瑟,葦花伴宿露瀼瀼。 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裝。 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墮寒塘! 過渡語:那么,濂溪先生是誰呢?蓮蓬為什么要向他表明自己的心志?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一探究竟。 |
學生活動:朗讀詩歌。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走進作者。 |
創設意境,走進課文。 | |||||||||||||||||||
2.文學常識 文體知識: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疇,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3.請一位同學當小老師檢查本課生字。 明確: 蕃( fán ) 頤( yí ) 濯(zhúo) 淤(yū )漣(lián) 蔓( màn) 褻( xiè) 噫( yī ) 鮮(xiǎn)有聞 學生活動:齊讀生字詞+自由朗讀課文。 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情感。 過渡語:通過朗讀,同學們已經初步感知課文了,接下來我們一起梳理文言知識。 4.梳理文言知識,把握文章大意。 重點字詞 蕃: 予: 濯: 噫: 鮮: 宜: 清漣: 植: 全文翻譯:水上,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間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和我一樣的還有誰?對于牡丹的喜愛,當然有很多人了。 過渡語:我們知道這篇文章在寫作者喜愛蓮花,那么,作者為什么喜歡蓮花呢? |
學生活動:學生了解文體知識和作者,檢查生字詞。學生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教師活動:引導、點評。 |
通過小老師講解,掌握基礎知識。通過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追問: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描寫蓮花的? 明確: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 2.作者借蓮的形象來說君子之志,說說他們有哪些相似之處?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高潔、質樸; “中通外直”——正直; “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 “香遠益清”——美名遠揚;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清高。 追問:這是哪種寫作手法? 明確:托物言志。 整理提煉:本文通過對 的描寫與贊美,歌頌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表現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這種寫作手法叫做 。 3.再讀課文,在小組內交流,指出愛菊、愛蓮、愛牡丹的人所代表的人生態度。 明確: 愛菊代表的人生態度是隱居避世; 愛蓮代表的人生態度是追求高潔品格、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愛牡丹代表的人生態度是追求功名利祿。 追問: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反襯。 整理提煉:描寫菊是為了 ;描寫牡丹是為了 。 |
學生活動:通過精讀課文內容,圈點勾畫,找出文中描寫蓮句子,比較作者對三種花的態度,從而得出作者的人生態度。 教師活動:引導點撥,追問評價。 |
作者對三種花的態度代表三種不同人生的態度,通過品讀作者如何愛蓮, 明確文章寫作手法。 | |||||||||||||||||||
明確:“蓮,花之君子者也” 追問:本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明確:作者以“蓮”自喻,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抒寫愛蓮之情,表達了自己潔身自好、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婉曲地批判了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污濁世風。 課堂小結 作者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也不悄于像世俗之人那樣貪慕富貴、追逐名利。希望同學們學習這篇文章后,也能像陶淵明一樣,做一名君子! |
學生活動:合作探究,體會作者的精神品質和人生態度。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借助上一環節對愛蓮的分析,探究文章主旨。 |
從愛蓮切入,學生可以根據作者對蓮的態度來把握作者志向。 | |||||||||||||||||||
要求:100字左右。 參考:梅、蘭、竹、菊、松。 |
學生活動:片段寫作。 教師活動:指導點評。 |
把閱讀和片段寫作結合起來,并在寫作中再次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 |||||||||||||||||||
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 菊 少 隱逸 正襯 托物言志 牡丹 多 富貴 反襯 |
呈現本節課知識要點。 |
||||||||||||||||||||
教學反思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