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雁歸來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7.《大雁歸來》建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大雁歸來》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體會本文的生動描寫。
2.整體把握文意,理解本文主旨,訓練概括能力。 過程與方法:
1.了解大雁的生活習性,體會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
2.通過體會課文語言濃濃的抒情色彩,來體會讀者筆墨中飽含的深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全文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的主題思想,從而培養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珍愛野生動物意識。 教學重點:
品位語言,理解作者對大雁傾注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幾個難句。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認真預習課文,掌握字詞,結合工具書,查閱資料,搜集有關大雁的知識。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歌曲《南飛的大雁》,欣賞圖片。
同學們,春天來了,外面細雨綿綿,像一首小詩叩開了心門。大家知道春天的使者是什么嗎?(燕子、柳樹、大雁……)今天我們要一起走進美國著名科學家、環境保護者利奧波德的《大雁歸來》,去了解大雁的世界。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優秀的詩篇,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一段詩。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作者及作品:
利奧波德(1887-1948),美國生態學家、自然資源保護論者、現代環境學的奠基者。著有《沙鄉年鑒》。
“沙鄉” 是威斯康星河畔的一個被耕種者遺棄的荒蕪農場,是利奧波德考察與研究自然生態的一個場所。《沙鄉年鑒》是一部被稱為“美國資源保護運動的圣書”,是一部關懷人類在自然家園的命運和萬物在人類社會中的命運的博愛之書。 四、感悟課文,讓我們了解大雁:
大雁是一種什么鳥?(從大雁的飛、食、住、聲等方面考慮)
學生回答:飛行路線直,六只或六的倍數飛行,喜歡住水塘邊、沼澤地 、沙灘上,三月喜歡喧嚷,四月喜歡集會 ,喜歡吃玉米粒······
(過渡:同學們說的真好,你們的介紹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肯學,天天都有收獲。讓我們再來朗讀一首詩,表達自己對大雁的敬意。) 五、品味語言,讓我們親近大雁:
積極思考,選擇語言,體會作者的愛鳥情懷。
(教師提示:從修辭手法,個別用得好的動詞入手。) 學生:
1、一只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沖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到了。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給人們帶來了春天的生機,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悅。) 2、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叫起來,它們濺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歸來的大雁讓香蒲乃至萬物擺脫了冬日的嚴寒,香蒲乃至萬物從此迎來春天,欣欣向榮,生動形象。)
3、在這種每年一度的遷徙中,整個大陸所獲得的是從三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著野性的詩歌。
(春分后大雁回歸,它離開了食品豐足、冬季溫暖的南方,最后來到陽光充足、夏季僻靜的北極,生育小雁。遷徙中的大雁,它的鳴叫,是帶著野性的詩歌,給整個大陸帶來詩意。作者覺得大雁是非常可愛的動物,大雁是人類的朋友,他喜歡大雁。)
(過渡: 前面找到的句子都用暖色來表達一種喜悅、喜歡之情,那么是否有灰色、冷色的句子?)
學生回答:
教師:如此不幸的生存者何止孤雁啊!生活中還有很多事例。(出示動物圖片) 教師:同學們,看了這些圖片,聽到這樣的話,你有何感受? 學生談感悟。
(過渡: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那是在教我們謙虛;一群螞蟻能抬走大骨頭,那是教我們團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那是教我們包容!那么大雁教會我們什么?) 六、探究主旨,讓我們關愛大雁 大雁教會我們什么?
學生1:大雁一旦起飛,就不打算回去,那是教我們要有堅韌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學生2:大雁有聯合觀念,那是教我們要學會團結合作。 學生3:大雁失去親人會感到孤單,那是教我們要重視親情。
學生4:大雁十一月份南飛時,知道有獵槍瞄準它們,見到沙灘決不會停留,那是教我們做事要謹慎。
教師:同學們說的真好,讓我們永遠為大雁祝福,最后讓我們一起朗讀一篇文章,再次感受大雁的世界。
教師:同學們,為了心中的信念,讓我們好好學習! 七、拓展遷移:
請就“珍愛動物”這一主題擬幾句宣傳標語,向人們發出呼吁。 八、作業:
觀察你所喜愛的動物,也介紹一下它的習性,表達自己的感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