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壺口瀑布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八下第五單元17課《壺口瀑布》天津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八下第五單元17課《壺口瀑布》天津市優課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把握本篇游記的內容,感知壺口瀑布雄渾壯闊、坦蕩無稽、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特點。 2.賞析精彩語句,領會課文運用多種手法描寫壺口瀑布的妙處,體會梁衡散文描寫美、意境美、哲理美的特點。
3.理解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屈生存的精神,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使命感。 教學重點:
1.理解本文游記的內容,體會梁衡散文描寫美、意境美、哲理美的特點。
2.感知壺口瀑布厚重的外形、精神,理解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屈生存的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梁衡散文描寫美、意境美、哲理美的特點。 教學媒體:電子白板、手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起黃河,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假設當你真的面對黃河時,會如何書寫它呢?
其實,自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吟詠過黃河:李白在《將進酒》中吟唱“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劉禹錫《浪淘沙》中也說“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
而今天,我們跟隨當代作家兼記者的梁衡先生一起走近黃河,走近位于黃河河谷里著名的“壺口瀑布”,去看看這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會給梁衡先生,也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觸呢?
二、賞析文章 (一)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速讀文章,篩選文中相關信息,回答:
①“壺口瀑布”因何得名?初讀后,你對“壺口瀑布”有何印象?
②描寫枯水季節“壺口瀑布”時,作者是站在哪個角度觀察,按照怎樣的順序寫水的? (二)重點賞析 1、描寫美 賞析語言
⑴大家初步感知了內容,理清了作者的游蹤,那么梁衡先生到底寫出了怎樣的一個“壺口瀑布”,又是如何描寫的呢?
記得他自己寫過這樣的座右銘:“采訪勇如初生犢,寫作巧似繡花婦。”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3—5部分,結合文中語句分析作者描寫出了“壺口瀑布”哪些特點,這樣的描寫可不可以稱為“繡花”?
賞析語言可關注:修辭方法,富于表現力的動詞、形容詞、副詞等,句式運用,描寫手法等。 2、大家都知道作者描繪的“壺口瀑布”共有2次,我們只欣賞了第二次枯水季節所看到的。文中還寫到了雨季所見,也就是第2自然段。
大家速讀第二段,思考作者所見雨季“壺口瀑布”有何特點?既然作者沒有真切看到,為什么不刪去不寫呢? 明確:初步勾勒了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和令人驚心動魄的聲響,給后文詳寫第二次觀看作了鋪墊,也留下了懸念。
總之,細膩的描摹、精巧的構思,真不愧為神奇的“繡花婦”啊!
2
(二)意境美 大家在賞析時,是否也被感染,感覺一種磅礴的氣勢激蕩心中呢?請同學們來朗讀一下你喜歡的語句,注意把握重音、語速、語調等。 (三)哲理美
1、看來梁衡先生的描寫真如“繡花”精微巧妙,但他只是寫黃河水本身嗎?法國雕塑家羅丹講過“美麗的風景所以使人感動,不是由于它能給人或多或少舒適的感覺,而是由于它引起了人們的思想”。 莊子說:“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梁衡先生自己也說:“作者靠著自己的渾厚知識基礎和修養功底,摻入了豐富的想象,進行了藝術的加工。自然美已經提煉升華為一種精神的美、理想的美”。
小組合作探究:作者又黃河“壺口瀑布”的描寫聯想到了什么呢?他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聯想?又給你帶來怎樣的聯想?請結合文中語句探究。 (明確:由小小的壺口瀑布概括了黃河博大寬厚的偉大的性格,仿佛人經歷磨難卻柔中有剛、不屈不撓、奮力反抗、勇往直前的偉大個性。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歷經艱難,卻始終百折不撓、無堅不摧、勇往直前的偉大精神寫照) 2、其實,很多人對黃河懷有深深的感情。 比如說毛主席
1936年2月,毛主席率紅軍東渡黃河出征山西。東征前,毛澤東面對白雪皚皚的冰雪世界,寫下了為世人所流傳的不朽詩篇《沁園春•雪》。其中“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就是指黃河。 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到達吳堡縣川口,準備東渡黃河。他面對黃河,思緒萬千,佇立良久說:“這個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藐視,就是不可以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啊!”
1959年,毛主席高度評價黃河,并表明自己的心跡,他說:“黃河是偉大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起源,人說‘不到黃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黃河也不死心。……”
比如說北師大教授康震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聽到一位臺灣籍歌手演唱了《長江黃河》之后,這樣感慨到:“黃河的發源可能不是最早的,但它的生命力是最強的。它綿延至今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驕傲所在。”
總結:因此,可以說梁衡先生“繡花婦”般的寫作,不僅在細膩的語言、精巧的構思,應該還有這精神的思索。 三、拓展延伸
大家回顧課堂初的問題:當你面對黃河的時候會如何書寫它呢?大家當時大多關注了黃河的外在形象特點。現在,經過本節課的洗禮,請拿出你的妙筆,以“啊,黃河 ”這樣的形式寫出你對黃河景、情、理的感觸思考。
啊,黃河你是民族的屏障,多少艱辛困苦,讓你昂首挺胸,多少感人的事跡在你身邊展現! 啊,黃河你是 ; 。 (用手機傳送大屏幕交流) 五、課堂小結
1、文章欣賞至此,同學們有何感觸與收獲呢? 2、教師課堂結語:
今天,在梁衡先生的引領下,我們被黃河壺口瀑布雄渾壯闊、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氣魄所震撼。在嘆服于作者充滿大氣、靈氣的筆觸的同時,也陷入了一種莊嚴的思考:關于歷史、關于人生、關于我們這個歷經磨難而不屈生存的民族。我們也堅信:以這種坦蕩無稽、百折不撓精神屹立的中華民族,也必然繼往開來、勇往直前,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與繁榮。
3
六、布置作業
1、推薦閱讀:余光中《黃河一掬》、李雪峰《傾聽黃河》。為你最喜歡的一篇文章,寫一段評論文字。 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將你曾經的旅游所見所得,整理成300字以上的寫景游記散文。
板書設計:
壺口瀑布
梁衡
觸景生情(理)
由遠及近: 水 人、中華民族
空間順序 聲音響 柔中有剛
顏色濃 不屈不撓 態勢猛 奮力反抗 力量大 勇往直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