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壺口瀑布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7《壺口瀑布》海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7《壺口瀑布》海南省國興中學
《壺口瀑布》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積累優美的四字短語;
2.朗讀品味,感受文章遣詞造句的特點;
3.學習借景抒情手法,理解作者主張的“三境美”寫法。 教學重點:朗讀品味,理解“三境美”寫法。 教學難點:“三境美”寫法的理解。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要求:
預習課文,理解內容,積累典雅的四字短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壺口瀑布簡介》視頻導入
2.看了這段視頻,對于壺口瀑布,你心動了嗎?的確,正如這個視頻里介紹的一樣,季節不同,壺口瀑布的景致也不同,自然觀感也有區別。著名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梁衡先生就是如此。下面,就讓我們緊隨梁衡先生的步伐一起來再神游壺口瀑布吧。 二、檢查預習
各組同學交流自己所積累的四字短語。 三、概說課文
1.三言兩語概說課文,用“這是一篇 的文章”說話。
提示:內容、結構、語言、表達方式的運用、寫法等等角度。 2.學生活動 3.總結展示: 這是一篇寫景型游記;
這是一篇描述“我” 兩次游覽壺口瀑布的所見所聞所感的游記; 這是一篇生動描繪壺口瀑布既有磅礴氣勢,又有柔和優美特點的文章;
這是一篇借描壺口瀑布之景抒發對歷盡艱辛、壓而不彎、勇往直前民族精神的贊頌之情的文章;
這是一篇結構精巧的文章;
這是一篇既有“形境”,又有“情境”,更有“理境”這三境美的文章;
……
梁衡先生在寫作上有自己的主張,他認為文章,尤其是散文寫作,其美就要具有三個境界美:“形境”美、“情境”美、“理境”美。今天,我們就重點來理解這三境美!
四、選點精讀
1.趣味練習:為圖配“詩”。
從課文中第3、4段中提取描寫壺口瀑布的文字為投影的五張圖片配一段詩意的文字。
① 學生自由活動;
② 師展示預設的文字分角色朗讀
3
A(男)河水排排涌來, 其勢如千軍萬馬, 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碎成堆堆白雪。
(女)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藍,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
B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個無形的大洞吸著,頓然攏成一束,向龍槽里隆隆沖去,先跌在石上,翻個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跌得粉碎,碎成點,碎成霧。
C(男)這邊洪流沿著龍槽邊沿轟然而下,看,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扎,那樣凝重,那樣猛烈。
(女)那邊黃浪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或淌過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哀哀打旋。還有那順壁掛下的,亮晶晶的如絲如縷……
小結:同學們,剛剛咱們所讀文字,生動逼真地再現了壺口瀑布的景象,這就是文章的“形境美”。
2.美點品析
精讀第3、4段,從字詞句、修辭手法、描寫方法、表達方式、寫作手法、寫景角度等方面任選一點作美點品析。 ① 學生活動
小結:這兩段美點多多:用詞準確之美、句式運用之美、修辭手法之美、色彩搭配之美、以靜襯動之美、移步換景之美、穿插用典之美、映襯手法之美、情感抒發之美。
透過語言的品析,我們既讀到了壺口瀑布在枯水季節的特點,
4
又讀到了作者的情感,這情融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就是“情境美”。那體現“理境美”的在哪里呢?讀背最后一段。
五、背誦積累
1.師生合作共讀最后一段。
2.理,就是哲理或者道理。在這段中你讀到了什么“理”? 明確:作者由壺口瀑布剛柔相濟的特點中,感悟到黃河精神,再由物及人,升華至中華民族的精神。這樣一深化,“理境”就水到渠成了。
3.展示變形的文字,讓學生背誦。
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壓而不彎;不平則呼,遇強則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這就是黃河精神! 這就是中華民族之精魂! 六、總結
羅丹說過:美麗的風景之所以使人感動,不是由于它給人或多或少舒適的感覺,而是由于它引起人們的思想。我想,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讀到這樣境界高遠的文章。
七、板書
壺口瀑布 形境 情境 理境
5
八、課后作業
嘗試著運用“三境美”的寫作理念來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題目不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