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春望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春望》湖北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春望》湖北省優課
《春望》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春望》選自人教2011課標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詩詞五首》的第二首。此詩為杜甫安史之亂時期,被叛軍所俘,深陷長安時所作。詩人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散,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不禁觸景生情,集中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深沉含蓄,感人至深。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經過初中以來的詩歌閱讀,已經掌握了一些品讀詩歌的方法,分小組自主學習能力初步形成,朗讀詩歌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教學目標:
1、了解詩人和詩歌的寫作背景。
2、從詩歌的意象和詩人的形象入手,感悟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激發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 4、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品讀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有感
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從詩歌的意象和詩人的形象入手,感悟詩人憂國傷時、念
家悲己的情感。
教法學法:誦讀法 合作探究法 遷移閱讀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介紹杜甫
2、出示杜甫詩作《春夜喜雨》: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定居四川成都, 過著較為安定的生活,詩中描繪了春夜雨景,表達了喜悅的心情; 學生帶著喜悅的心情朗讀詩歌。
3、杜甫還有一首寫在春天的詩《春望》,同樣是在春天,詩人又望 到怎樣的景象?又是一番怎樣的心情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品讀 《春望》。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指名學生試讀。 2、感知詩歌內容
①詩題為《春望》,那詩人在春天望到了哪些景物呢? ②哪兩個景物揭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
“烽火”、“國破 ”。指名學生介紹安史之亂。
③在創作這首詩的時候,戰亂中的詩人又有怎樣的個人境遇呢? 指名學生介紹寫作背景。
④詩人在春天舉目四望,哪些詩句又在描寫詩人的形象?試著描繪一下詩人當時的樣子。 三、品讀悟情 1、學生齊讀詩歌
2、在詩中,詩人往往通過景和物來寄寓情感,詩人還通過詩人形象來傳達情感。接下來:小組合作,選取詩中對景、物以及人的描寫,體會其中的情感。 ①小組合作探討,品讀悟情。 ②班級內交流感悟,教師適時點撥。 3、情境朗讀:
面對殘破的國土,他悲痛萬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看到連綿的戰火,他憂國思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經歷國破和家散,他愁苦不堪: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歸納感情:從詩中的國破之景、家書之物以及愁苦之人的描寫,
我們感受到詩人對國家的擔憂,對時局的感傷,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的悲嘆。這就是憂國、傷時、思親、悲己的感情。
四、賽讀創讀
1、教師感情朗讀詩歌。
2、學生小組練讀:同學們帶著感情在小組內練習朗讀,然后在班級展示,可以推薦一名同學讀,也可以小組合作讀。 3、班級賽讀展示。 4、師生合作創讀。 五、類文閱讀
1、聽讀杜甫的詩作《登高》
2、這是詩人晚年漂泊異鄉,在秋天的重陽節登高時所寫。課后同學們試著用同樣的方法,從詩中的景,物以及人的形象中去體會詩人的情感。
3、齊讀《登高》。課堂結束,我們對詩歌的品讀仍將繼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