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浙江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浙江省級優課
漁家傲
李清照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感受詞的韻律特點。
2、學習運用鋪陳手法來賞析詩詞,體會作者情感。(重) 3、通過本詞,領會古代文人“夢系列”作品的內涵。(難) 一、導入
咱們中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 詩以言志,詞以達情。詞以其長短結合,平仄相諧,音律回旋的形式,傾訴出詞人的悲歡離合與凌云壯志。它可以誦讀,更可以吟唱, 有如流行歌曲一般,風靡宋朝。百花爭秀,其中一株分外奪目,她就是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詞作——《漁家傲》。(板書) 二、新授
這首詞從內容上描寫了作者的一個(夢),咱們來讀讀這個夢 (一)讀夢
1、讀文貴正,音正字準。(請一學生讀,讀之前,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讀音?請你朗讀 不錯 字咬準,音讀正。 (殷、嗟、謾)
2、詞有節奏,具有停頓。(每人對文章的處理不一樣,只要不把句子讀破就可以了 九萬里風鵬正舉 上闕和下闕是同一個曲調 劃分節奏應該是一致的) B 指導:停頓和延音。
停頓:無聲而有氣 延音:有聲而有氣
天∽接|云∽濤|連|曉∽霧 (指導朗讀這個句子) 停頓 延音
3、體會音韻,找出文中押韻的字,加重聲調,聲音延長,聽聽有什么效果?(霧、舞、語、處、暮、句、舉、住、去) 同桌對讀 齊讀 (二)繪夢
作者在夢中夢見了什么?
出示預習單中的優秀作品。
出示最優秀的作品,請該生讀,感謝分享。 通過大家的妙手,咱們仿佛走進了李清照的夢境。 (三)品夢
李清照對詞的造詣特別深,她寫了第一篇系統的詞學專論《詞論》,在《詞論》一文中不僅提出了“別是一家之說”(PPT出示),(嘴上解釋,詞應有別于詩,它應該有自己的獨特品質),還大膽通過對先前各位名家作品的評議系統地闡述優秀詞作的標準,概括地說就是:推尚典雅、莊重的詞風,用鋪敘、用典等手法在有限的詞篇中寄托更豐富的內容與情感。(PPT出示)
她的作品鮮明地體現了她的主張。咱們今天就學習從鋪敘和用典入手來賞析這首詞。
鋪敘,鋪開來敘述。把景、事、人、情展開充分的敘述和描寫。
例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木蘭做好了出征的準備,這樣細致展開可以體現木蘭準備時的匆忙和細致)
《木蘭詩》是一首長篇敘事詩,但是詞的篇幅有限,只能抓住景、事、人的特征展開敘述和描寫,使所寫內容更加豐富,感情抒寫更加婉轉淋漓。這首詞中有景嗎?有事嗎?有人嗎?不僅有人,兩人還進行了對話的描寫 有人說話時的神態嗎?回答的內容嗎?(明確句子 自愿分配任務)
請給詞中的鋪陳做賞析式批注,體會作者情感(作品風格),走進她的內心世界。(賞析——小組交流——匯報)
鋪敘:①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畫卷,接、連 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茫茫無際的境界,詞人在顛簸的船艙中仰望星空,天上的銀河似乎也在轉動一般,海上刮起了大風無數的船在風浪中飛舞前進,意境壯闊!)
②殷勤問我歸何處。“殷勤”情意懇切之意,夢里的天帝慈祥
和藹,對我關切備至。夢是人情感與意識的折射,反襯現實。在現實中的帝王是怎樣的呢? 大家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皇帝?
在現實生活中,詞人看到的是置人民于水火,畏強敵如虎狼,只顧一路逃竄的宋高宗,他與詞中的天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殷勤”含蓄地表達對南宋現實政權的不滿之情(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
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位外表柔弱的女子展現了她性格中剛強的一面。),在幻想中寄寓著美好的理想。
多少事,憑誰訴?若干年來的苦悶生活這次竟然有了訴說的機會。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路長日暮:詞人晚年孤苦無依的痛苦經歷。(導學稿 知人論世) (前期,后期)(國破家亡,夫死無子,一世心血遺失、晚年四處飄零)
學詩謾有驚人句。如何理解“謾” 古代文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為追求,李清照的驚人句(預習單上)
“謾”①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非凡的才華和勤奮,讓她在詞藝上達到空前的高度,但是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卻把她當做異類。她關心國家民族的前途,但身為女子,不能馳騁沙場,也不能上朝議事,空有才華無處施展。
②有社會動亂,文章無用之意。(李賀: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
處哭秋風。楊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表達的是懷才不遇,對現實無能為力的苦悶。
指導朗讀: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讀出無奈、憤懣,似又有不甘)
盡管這樣,她這樣回答天帝歸何處的問題。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用典 請學生背一背 風大嗎?(星河欲轉千帆舞)
“九萬里”化用《莊子·逍遙游》句子,對風進行烘托描繪,境界宏闊。表示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體現了詞人膽氣之豪,境界之高。 三山 借用神話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委婉地表達了作者雖遭磨難,依然尋覓幸福,向往自由、光明、美好。傳說中,劃向三山的船只,靠近三山時就會被風吹散飄遠。這里李清照大呼風兒不要停,她要改變神話故事 讓自己的輕舟駛向三山 也是體現了她的浪漫的情調、豪放的風格
這就是鋪敘手法,景 事 人 內容豐富,抒情酣暢淋漓。 風格體會兼小結:作者在夢中橫渡天河,直入天宮,并大膽地向天帝傾訴自己的不幸,強烈要求擺脫“路長”與“日暮”的困苦境地,然后象鵬鳥一樣,磅礴九天,或者駕一葉扁舟,乘風破浪,駛向理想中的仙境。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詞風豪邁奔放。梁啟超評價“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詞”。 (四)解夢(文人夢) 讀詞,體會詞風、情感的不同。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漱玉詞》
人生天地,生不逢時,國破家亡,學無所用,志無處伸,蹉跎歲月,孤苦伶仃,老之將至。寫了太多太多以愁苦為基調的詩詞后,李清照找到了可以擺脫現實桎梏最好的方式,那就是——夢。現實是殘酷的,但夢是灑脫的,自由的。不僅僅是李清照,古代文人似乎對它情有獨鐘,在夢境中有所寄托。(我讀作者 題目 學生讀詩歌 )
還有我們學過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在夢里 李白盡可以展示自己孤傲的個性;蘇軾可以重見死去多年的妻子,辛棄疾可以重回他魂牽夢縈的戰場,陸游可以實現他的抗金理想 你如何看待他們的夢?
夢使文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了極大地寬慰和滿足,夢是文人自我心靈深處最深最真的存在,讓我們認識到了中國文人的真實胸懷。愿我們每一個人不管經歷多少的磨難,都不要與現實妥協,勇敢追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