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名著導讀,西游記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名著導讀《西游記》福建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名著導讀《西游記》福建省優課
《西游記》:精讀和跳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學生在泛讀過程中,對《西游記》這部作品內容的掌握程度,培養學生泛讀速度意識。
過程與方法:學習精讀方法之一:一波三折、反復敘事;感受這一種方法令情節發展波瀾起伏、精彩紛呈的精妙之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深讀名著的思考意識,回歸原著,激發讀整本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精讀與跳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感受用這種方法的精妙之處。 教學難點:用“一波三折、反復敘事”的方法品讀整本書,堅持讀整本原著。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歌曲
剛剛同學們聽到的是電視劇《西游記》的片首曲。這部86版的《西游記》重播了3000多次,觀看人數達60億人次,相當于每個中國人看了4遍,可謂是婦孺皆知,馳名中外。其實這部電視劇是根據我國古代名著《西游記》改編而來的,作者吳承恩。
半期考后,布置同學們看名著《西游記》,現在,誰能用一句話來介紹這部作品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理清概念
我們讀一本書,根據興趣或讀書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別采取精讀或跳讀的方法。那么,什么是“精讀”?什么是“跳讀”? 請同學們翻開課本140頁,找找看。
精讀:細讀——精思——鑒賞 跳讀:有目的,有選擇的跳躍性閱讀。 二、檢查閱讀情況
(下面,我們來做幾道選擇題,熱熱身)
出示一組選擇題,讓學生一顯身手。 三、跳讀 析人物
小組合作討論:你最喜歡以下哪一個人物?請聯系小說內容,談談你的理由。(用幾個詞概括其性格特征,并引用相關故事來印證,最好有些細節) 四、跳讀 識妖怪
《西游記》是一部內容精彩豐富的神魔小說,神佛、凡人與妖怪是作品中的三大群體,其中著墨最多的妖怪這個群體。接下來,我們就用跳讀的方法來識妖怪。
根據妖怪在天庭有無保護傘進行分類
A、有保護傘的妖怪
黃袍怪、青牛精、圣嬰大王紅孩兒、黃眉大王、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大鵬鳥„„
B 、無保護傘的妖怪
白骨精、玉面狐貍、虎力大仙、鹿力大仙、 羊力大仙„„ 這些妖怪最終的下場怎樣,有沒有什么不同呢?
從這些妖怪的下場中,你們讀出了什么?(現實社會的投影)對佛界、天界最高統治者深刻的批判。其中,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是誰呢?——孫悟空!
孫悟空這個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特點和人的思想感情,可謂三位一體,失去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孫悟空也就不存在了。有關它的故事情節,就很適合精讀。
五、精讀 解其味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1、好妖精,按落陰云,在那前山坡下,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一根彎頭竹杖,一步一聲的哭著走來。八戒見了,大驚道:“師父!不好了!那媽媽兒來尋人了!”
這是三打白骨精中的哪一段情節?白骨精第二變。白骨精變成了老婦人,仍然沒有逃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我們雖然肉眼凡胎,但是從吳承恩的描述中,是不是也能找到這位老婦人的破綻呢?這段寫出了什么?
2、唐僧轉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噥噥的道:“我是個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禮!”大圣見他不睬,又使個身外法,把腦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氣,叫“變!”即變了三個行者,連本身四個,四面圍住師父下拜。那長老左右躲不脫,好道也受了一拜。
這一處寫了什么內容?你從中看出了什么?
3、作者為什么要寫三打白骨精,而不是一打就把她給打死呢?
這樣寫是為了突出白骨精的狡猾、貪婪,襯托出孫悟空的機智勇敢、堅定不移。
其實,這也是古典小說常用的寫法,叫“一波三折,反復敘事”,運用這種寫法,可以使故事情節曲折,引人入勝。
4、運用這種寫法的還有哪些呢? 三借芭蕉扇、三打祝家莊、三顧茅廬等。
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1、請兩位同學配音朗讀
2、孫悟空借芭蕉扇為什么會遭到拒絕? 3、孫悟空和羅剎女的語言各有什么特點? 孫悟空:機智善變 羅剎女:潑辣犀利 六、課堂小結
作為經典名著,《西游記》散發著不朽的藝術魅力,同樣也給予我們深刻的閱讀體驗和人生思考。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既有平川坦途,也有無舟之渡、無橋之岸。那么,同學們,你們又將如何應對這些“磨難”呢? 七、布置作業
以《西游歸來》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讀后感。
八、板書設計
《西游記》:精讀和跳讀
一波三折
反復敘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